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又称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太原市五一路 276 号,占地面积约 6600 平方米。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建于 1919 年 6 月,整个校园占地面积 20 万平方米,学校开办不久,这里就成为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的坚强阵地,成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的活动基地之一。1924 年国师学生梁其昌(梁卜五)、韦思恭、纪秀川(纪子中)等就秘密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1925 年山西党组织又在国师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国师支部。1926 年设立了中共太原地委北部委。徐向前、程子华、王世英、李雪峰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土地革命时期,国师的革命活动仍在秘密地进行着,他们以“九一八”读书会、“山西互济会”“社会科学家联盟”“红军之友社”等党团外围组织播种着革命火种。1934 年由“互济会”党团书记李雪峰和“山西红军之友社”负责人刘耀夫直接组织和领导,在全市中等以上学校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反会考斗争,并成立了“太原市中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同学会”,发动全市学生举行游行、请愿。通过这次斗争,国师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团员。1936 年学校被迫停办。

1936 年冬到 1937 年秋,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薄一波等同志组成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接办牺盟会,举办“军政训练班”“民训干部教练团”“牺盟会特派员训练班”以及由第 2 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办的“游击干部训练班”等许多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培养了来自全国 20 多个省、市及海外华侨中的进步知识青年 4500 余人,其中包括一个由 180 名女学员组成的女兵连。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彭雪枫等领导也先后到过这里,为培训班讲授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在这个革命大熔炉里,一批批进步青年秘密加入共产党的组织,一批批地下党员被公开派到各地开展工作,为山西的抗日救亡运动培养了大批干部,也为建立山西新军创造了有利条件。1937 年 8 月1 日,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在这里宣告成立,不久发展为 4个决死纵队。到 1939 年山西新军已发展到 9 个师旅级单位,50 个 团。1940 年 晋 西 事 变 后山西新军编入八路军战斗序列。山西新军虽然名义上隶属于阎锡山当局的军事建制,但实质上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掌握和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资料显示,国师诞生的牺盟会和决死队中,走出了共和国 80位将军、20 余位省部级领导。1940 年由牺盟会会员傅东岱和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共同创作的抗日救亡歌曲《牺盟大合唱》,艺术再现了牺盟会的光辉历史。

主要建筑坐北朝南,前有西洋式大门,中有加固维修后的歇山卷棚式陈列廊。整个建筑古朴典雅,是民国初年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相结合的典范。

1984 年山西国民师范革命活动纪念馆着手筹建,1991年 9 月 18 日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主楼为 2 层“券廊式”建筑,前檐带廊,青砖墙体,黑色立柱。馆内陈列以“育才学府革命摇篮”为主题,分 5 个展厅展出国师历史、国师学生爱国运动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国师等内容。1997年由彭真题词的“山西建团纪念碑”在馆内落成。2000 年增挂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的牌子。2009 年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开始重修,展馆面积由原来的 500 平方米扩大到 1500 平方米。

1996 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 年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 年、2016 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3 年被山西省委党史办公室命名为省党史教育基地。

牺盟会与红五月

在革命年代,五月又被称为“红五月”,因其汇集了众多红色纪念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三“济南惨案”纪念日、五四运动纪念日、五五马克思诞辰纪念日、五七国耻日、五二一马日事变纪念日、五卅惨案纪念日等。牺牲救国同盟会是山西乃至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

1937 年 5 月,牺盟会借助纪念“红五月”有力地宣传抗日救亡。在五月开始的头三天,牺盟会就举行了“祭五月救亡游艺宣传大会”。“救国工人剧社”“民训剧团”“军政剧团”“国防剧团”“新生剧团”“东北同学会”以及说书队、说唱社的艺人们都纷纷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宣传活动到五月三十日那天发展到高潮,各界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有两万多人。这一天,牺盟会还组织会员 1万人大检阅。其中有工人、学生、军警、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汉,也有乳毛未脱的儿童。他们在会场上异口同声地发出了牺盟会的入会誓词:“我是中华民族的好儿女,我加入牺牲救国同盟会,誓死不做亡国奴,要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斗争到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土地革命   山西   同盟会   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   国师   训练班   新军   剧团   旧址   纪念日   国民   师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