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跨世纪百年恩仇到底是怎么回事?

随着这几天巴以冲突愈演愈烈,这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世界难解之题,又再次占据了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长时间以来,巴以冲突,有数据统计的就已造成数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它的未来会如何我们很难下判断,因为其中牵涉到复杂的宗教、政治和军事等系列因素。在不设立场的前提下,我们有必要以时间为主线,对它的过去做个简单梳理。

简单一句话概括:造成当今复杂局面的根源,正是在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列强殖民行为。

加沙地带区位

1

1917年11月2日,英国时任外交大臣贝尔福写了一封信,给当时英国犹太社区的傀儡领袖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斯柴尔德。这封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翻译成中文就是简单二十几个字“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民的民族家园,并促进实现这一目标”,也就是这二十几个字,给巴勒斯坦埋下了未来延续一个多世纪的动乱祸根。从本质上讲,西方列强向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承诺在一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硬生生再造一个犹太人的国家。

2

1923年英国设立托管地,直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伴随着欧洲纳粹主义的蔓延,英国推动了大规模犹太移民,巴勒斯坦人看着自己国家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大英帝国直接没收他们的土地并移交给犹太定居者,心中即使万般不愿,但又无可奈何。

3

1936年4月,为了抗议英国殖民主义和日益增长的犹太移民,新成立的阿拉伯全国委员会,呼吁巴勒斯坦人发动总罢工、并共同抵制犹太产品。这场为期六个月的罢工,遭到英国人的血腥镇压,殖民者发起了空前的逮捕行动,并用拆除房屋这一恶劣行径进行报复,这一劣行被以色列沿用至今。

1937年底,为抵抗英国军队和殖民主义,第二阶段起义正式开始,由巴勒斯坦农民抵抗运动领导。到1939年下半年,英国殖民者在巴勒斯坦集结了3万名军队,村庄遭到大规模空袭,房屋被摧毁、非法拘留和即决处决等殖民主义野蛮行径处处可见。同时,英国与伊舒夫(犹太定居者社区)合作,组建了武装团体和一支由英国殖民者领导的犹太战士“特别夜间小队”。在定居社区内,秘密进口武器并建立武器工厂,以扩大哈加纳(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后来成为以色列军队核心)。在那三年多的反抗中,巴勒斯坦人死伤及被监禁者人数,预估近50000人。

4

时间来到1947年,犹太人口已激增至巴勒斯坦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但他们只拥有不到10%的土地。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通过第181号决议,呼吁将巴勒斯坦分为阿拉伯国家和犹太国家,但此计划随即被巴勒斯坦人拒绝,因为它将超过半数的巴勒斯坦领土划给了犹太国家,其中包括大部分肥沃的沿海地区,而当时巴勒斯坦人拥有超过90%的领土以及三分之二的人口。

5

1948年4月,超过100名的巴勒斯坦人(包括儿童)在耶路撒冷郊区代尔亚辛村被杀。从1947年到1949年,有超过500个巴勒斯坦村庄、城镇和城市在巴勒斯坦人所说的“灾难日/浩劫日”(Nakba)中被摧毁,期间更是经历了数十起血腥屠杀,预估有15000名巴勒斯坦人被杀害。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也随即占领了巴勒斯坦近80%的领土, 剩下的被划分为当今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被围困的加沙地带,近80万巴勒斯坦人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经过七十多年的时间洗礼,如今他们的后代成了600万难民,生活在巴勒斯坦各地以及约旦、黎巴嫩、埃及和叙利亚等邻国的50多个难民营中,历年来这里产生的各种人道主义危机,几乎被西方视而不见。

6

1948年5月14日,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随即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第一次阿以战争(中东战争)爆发,在以色列与约旦、黎巴嫩、埃及和叙利亚停战后,战斗于1949年1月结束,期间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7

194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第194号决议,确认巴勒斯坦人的返乡权,但此决议以色列直至今日都未被落实。“灾难日/浩劫日”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至少有15万巴勒斯坦人仍留在新成立的以色列国,并在严格控制的军事占领下生活了近20年后,最终获得以色列公民身份。

8

1964年,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成立,一年后,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打响武装反对以色列占领的第一枪,标志着巴解组织进入了武装抵抗以色列的新阶段。

9

1967年6月5日,在针对阿拉伯联军的六日战争(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了历史上巴勒斯坦的其余地区,包括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东耶路撒冷、叙利亚戈兰高地和埃及西奈半岛,这也导致了巴勒斯坦人第二次被迫流离失所。

10

1967年12月,马列主义解放巴勒斯坦民主人民阵线成立。在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这个左翼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袭击事件,引起了世界人民对巴勒斯坦人困境的关注。

11

从1977年开始,以色列加速在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开始修建定居点,并创建了一个两级分化的制度,犹太定居者享有以色列公民的所有权利和特权,而巴勒斯坦人则不得不生活在充满歧视,并禁止参与任何形式的政治或公民表达的军事统治下。

12

1987年12月,一辆以色列卡车与两辆载有巴勒斯坦工人的货车相撞,造成四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第一次巴勒斯坦起义在加沙地带爆发。抗议活动迅速蔓延至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年轻人向以色列军队坦克和士兵投掷石块。时任以色列国防部长的伊扎克·拉宾,其倡导的“打断他们的骨头”政策,很好的诠释了以色列军队的高压反应。据以色列人权组织B’Tselem宣称,在起义期间,共有1070名巴勒斯坦人被以色列军队杀害(包含237名儿童),有超过17.5万名巴勒斯坦人被捕,此次起义还促使整个国际社会寻求解决冲突的办法。

13

1993年,在挪威的撮合下,巴以双方在奥斯陆经过历时数月的14次秘密谈判,最终在美国白宫南草坪正式签署了《临时自治安排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1994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PA)成立,该临时政府在被占领的约旦河西岸和部分加沙地带获得了有限的自治权。在一些反对人士眼里,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只不过是以色列占领下的傀儡,只会镇压针对以色列的政治活动。同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修建隔离墙,全长40英里,切断了巴勒斯坦支离破碎领土间的互动。

14

2000年9月28日,当时利库德集团反对派领导人阿里埃勒·沙龙,在武装警察的护送下走上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对阿克萨清真寺(伊斯兰和犹太教的圣地)进行了挑衅性访问,引发了巴勒斯坦人的愤怒和抗议,抗议者与以色列军队之间发生暴力冲突,两天内造成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200人受伤,这也直接导致了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义的爆发。在此次阿克萨群众起义期间,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经济和基础设施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并加速了在占领区建造隔离墙和定居点的进程,进一步削弱了巴勒斯坦人的领土完整性和生存空间。

15

2004年11月11日,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巴解组织领导人亚西尔·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逝世,巴勒斯坦内部出现了权力真空和派系斗争,导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的合法性和效能下降,也消弱了与以色列的谈判能力。

16

2006年1月,哈马斯在巴立法委选举中,击败主导巴政坛将近半个世纪的法塔赫,赢得了多数席位。由于不可调和的内部矛盾,法塔赫和哈马斯爆发内战,在持续数月的战争中,导致数百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哈马斯也通过与法塔赫的血腥内战,将法塔赫驱逐出了加沙地带。

17

2007年6月,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海陆空封锁,称这是防止哈马斯袭击加沙地带的必要措施,联合国和国际人权组织谴责以色列的封锁,并将加沙描述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监狱”,加沙居民被混凝土墙和铁丝网包围,没有以色列方面的允许,他们不能离开该地区。

18

2008年12月19日,哈马斯与以色列为期半年的停火协议到期,哈马斯拒绝续签,并从24日起,连续三天向以色列南部发射100多枚火箭弹和迫击炮弹,27日,以色列出兵加沙,战争爆发。此外,以色列还于2012年、2014年和2021年对加沙发动了多次持久军事袭击,致使数以千计的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包括大量儿童,各类房屋、学校和办公场所被毁,造成了几十万人流离失所。

19

2017年12月7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启动美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往耶路撒冷的进程,这对“两国方案”造成了颠覆性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巴勒斯坦   以色列   哈马斯   耶路撒冷   叙利亚   约旦河   犹太   英国   恩仇   军队   地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