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绝壁上发现一个黄金洞,科考队冒死进入,揭开一个千年秘密

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为方便与您分享,可以点个“关注”哦~

千百年来,许多游客都被长江三峡两岸的秀美风光所吸引。

当他们乘船从江面上经过时,就看见瞿塘峡夔门的峭壁中央,有一个奇洞。

传闻里面藏有无数珍宝,以及大量的黄金。

因此,这洞被称为“黄金洞”。

它的位置非常凶险,上面是垂直的峭壁,下面是汹涌的长江水。

从下往上算,距离水面大约有三百米高。

历史上看,许多英雄豪杰都为它停住脚步,想进洞一探究竟。

不仅是洞口位置凶险,而且仔细看还能发现这个洞口还有些人工开凿的痕迹。

这个洞穴中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历史上多人曾想进洞

1939年,军阀冯玉向带兵出川抗日时,路过此地。

在此写下:“踏出夔巫、打走倭寇”八个大字,并让手下将这些字刻在夔门崖壁上。

他早就听此处有个黄金洞,里面藏着无数珍宝,就派出身手敏捷的士兵,想进洞一探究竟。

那时候的探险技术还不发达,只能在士兵身上多捆一些绳索,在岩石上攀爬。

可是因为黄金洞的位置太险峻了,只能无功而返。

冯玉祥这次想要进洞的事情,在历史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

但是人民对此洞的探索并没停止,在20年后,有一位农民无意间进入山洞。

并从山洞中带出了几件“宝贝”,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958年,家住奉节县的村民杨文平上山采药时,发现了位于悬崖峭壁的“黄金洞”。

他远远地就看到山洞中有鸟群飞出,心想着洞中肯定有“燕儿肥”。

“燕儿肥”是当地村民对鸟粪的俗称,是天然的肥料。

于是杨文平从山顶上绑好草绳,背着背篓,借助草绳的力量,进入了“黄金洞”。

山顶离洞口有一百多米,他费尽全身力气,终于抵达洞口。

但他进入山洞时,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大跳。

里面并不是他脑海中想象鸟粪遍地的样子,而是摆放着很多棺材。

棺材旁边散落着一些青铜器和青铜剑。

杨文平很气愤,自己费劲好不容易进入山洞,竟然没捡到“燕儿肥”。

但是他也不敢深入洞内,只捡了一些青铜器和青铜剑,打算出去卖掉。

于是,他又借助草绳的外力,回到山顶,之后,杨文平就带着捡到的东西回家了。

他在洞中捡到宝贝的事情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他带回来的青铜剑也引来许多村民来参观

这东西在杨文平眼里只是普通的铜器,任由村民们观赏触摸。

这件事情引起了考古的专家的注意,于是立马找到杨文平,想要看看他手中的青铜剑。

当他们看到青铜剑时,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典型的古代巴人使用的柳叶剑。

专家又询问他是如何发现这把宝剑的,杨文平将自己的经历全都告诉了他们。

专家推测,难道这里面埋葬着是最后一批巴人吗?

史料中记载,周武王讨伐殷商时,巴人能歌善舞,是打败商朝的关键。

汉高祖刘邦,更是看中了巴人的优点,借助他们称帝。

所以巴人不仅英勇善战,还受到了皇帝的重用,他们的权利和社会地位都很高。

专家们也想进入山洞深入挖掘,但由于当时考古技术有限,无法深入山洞。

杨文平发现的青铜宝剑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保存在白帝城博物馆内。

有些作家,根据杨文平带出来的宝剑,创作了小说和电影。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古峡迷雾》。

它讲述的是巴人被灭国后,逃进山洞,最后消失在大众视野的故事。

这本书出版后,畅销全国各地,成为当时的名著。

因此,在1994年到1997年之间,我国和英法俄组建探险队,想要进入黄金洞寻宝。

由于洞口的位置太过陡峭,只有1997年中英俄三国联手组建的探险队,进入山洞内部。

但由于当时并没有携带考古设备,因此这次进洞探险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而且当时进洞的四人中,只有一位是我国专家,因此“黄金洞”的秘密,还没被发现。

深入山洞内

20年后,随着我国科学的快速发展,在考古方面,我们已经有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丰富的探险人员。

2017年,由我国央视台的领导下,成立了一支经验丰富且全都是中国人的探险队伍。

他们在探险仪器和拍摄团队方面,都做了十足的准备,对于解开山洞中的秘密势在必行。

他们乘船顺江而下,环绕了四次之后,才选定进洞的路线。

根据随队学者赵贵林老先生讲述,黄金洞距离当时的水面有250米左右。

这还是因为当时三峡水库蓄水,所以当时距离洞口的距离才缩短一些。

但即使缩短了,探险队员们也不可能直接从船上向上攀岩200多米进入山洞。

最终他们决定采用最可靠,也是最原始的方法,在山顶设置安全的绳索,通过绳索进入山洞。

确得了进洞的方法后,探险队找来一位当地经常到山上采药的村民做向导。

这位村民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他们想通过绳索入冬,可从一条小道进入山顶的“小平台。”

这颗小平台是距离山洞最近的地方,也可以方便他们进入山洞。

在向导的带领下,探险队员们很快间看见了小路。

这条小路的宽度最多有50厘米,仅容纳一人通过。

虽然路途曲折险阻,但这些都没能磨灭探险队员们的信心。

他们相互鼓励,在大家依次缓慢通过后,他们到达了向导口中的“小平台”。

其实这个“小平台”并不算大,只有2米宽,但他们可以在此处整理设备。

就在他们准备通过绳索进入山洞时,却又遇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他们所处的位置前方是茂密的植物,加上崖壁非常凶险,他们根本看不清洞口的位置。

他们又将这个情况通知到山顶的无人机团队,山顶队员在接到消息后立马通过无人机查看情况。

确定了洞口的位置,随后探险行动正式开始。

探险队员们通过绳索,向洞口的方向一点点摸索。

整个行动过程十分凶险,身下就是万丈深渊,因此他们必须得非常小心。

随着队员们一步步的靠近,“黄金洞”的秘密也将公之于众。

洞里的秘密

进入山洞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堆乱石堆砌的石台,是用来放置棺材的。

但上面的棺材早已不见了,石台也有些塌陷。

他们继续小心翼翼地往前走,随后发现了一个矮小的人字形洞口。

洞口非常拥挤,只能轮流通过。

探险队员长带领着队员们弯着腰深入山洞,在手电的照射下,他们看到了满地的白骨。

考古队队长提醒他们:不要踩到别人的骨头!

他们弯着腰走了30米左右,就到了路的尽头,但并没有发现传说中的宝藏。

但是,墙壁上刻着许多他们不认识的图案。

考古队员们仔细研究后,推测这是当时巴人记录他们被追杀的经历。

当时并没有文字,他们只能在墙壁上刻画图案。

并且这些图案还有规则,按照规则还能组成一个字,考古学家们认为这是巴人特有的文字。

在黄金洞内,不仅有巴蜀形象图语,角落里还散落着青铜兵器。

但当时的巴人用的是木头制造的兵器,并没有制造青铜器的技术。

为了解开这一谜底,专家们又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专家们推测,历史上秦国军队确实将巴人围困在此处。

但是之后逃亡到此处的公孙述,发现了巴人已经死在洞内。

于是在自己兵败时,将自己的金银财宝藏到了此处,利用巴人墓穴来迷惑老百姓。

结语

虽然“黄金洞”内并没有藏有无数珍宝,但是它的挖掘对我国考古巴人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

何况里面的“图语”,正是巴人留给我们一道道远古的文化信息,这也是一笔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黄金   发现   绝壁   凶险   绳索   洞口   山洞   山顶   村民   千年   位置   秘密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