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享城市:留坝,柿子红了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曲雪松

  留坝不仅柿子柿饼出名,历史上,它是重要的南北通衢之地,素有“秦汉咽喉”的美誉,山水之间有着许多名人故事。

  一说起陕西,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幅画面或许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漫天风沙卷尘颜”,然而,在陕西南部的秦岭腹地,一座叫留坝的小县城,却能颠覆这种印象。这里犹如江南一样气候温和,景色唯美而富有诗意,随处可见的炫目秋景,已经让它名扬四方。

  留坝县位于陕西汉中市的北部,距离西安市三百多公里,一路开车行驶在公路上,能欣赏到最美的山间景色。曾经有人把它评选为在中国最被忽略的美丽县城之一,这与它处于秦岭深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也与秦地朴实深沉不善张扬的民风有关。不过,当地人却从不会错过这里的秋色。公路两旁长满高大的水杉、梧桐、银杏,交相掩映,远远望去,像被打翻的调色盘一样五彩斑斓,一缕缕阳光透过,显现出丁达尔效应,有种神秘的氛围,美极了。

  我是跟西安的朋友一起来的,朋友介绍说,他们每年都会在秋天来这里度假,大山里空气好,是天然的大氧吧,可以露营、野餐,或者把车停在路边,随便走走,心情就特别舒畅。而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随处可见的柿子树。

  我们在一处朋友常来的民宿驻足,老板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大叔,热情地招呼我们,把小饭桌摆到院子里,铺上老花布,端上热茶和一大盘洗净的橘黄色柿子。大山里的阳光明亮却不灼人,照得人暖洋洋的,照在眼前的柿子上,发出宝石一样亮闪闪的光泽,咬一口,甘甜如蜜,润喉润心。再看院子里,和不远处的山坡上,树上的柿子如火红的灯笼挂满枝头,与终南山的苍翠形成鲜明对比,在山雾朦胧之中,就像一幅幅意境悠远又妙趣横生的水墨画。

  留坝不仅柿子柿饼出名,历史上,它是重要的南北通衢之地,素有“秦汉咽喉”的美誉,山水之间有着许多名人故事。张良,这位汉初三杰之一,就在留坝的山林间修炼身心,悟道成圣。他的故地张良庙,是来此地的游客必打卡的胜地。庙宇始建于东汉末年,张良助刘邦开国立业功成身退之后在此隐居。整个庙宇依山而建,各个院落错落有致,红墙黑瓦的建筑掩映在苍松翠柏的林木之中,古意清幽,尽显浑厚神秘之感。

  留坝老街也很值得逛一逛。青石板路已经磨出岁月的痕迹,路旁有闲聊的老人、嬉戏的孩童,房屋多是清代秦蜀民居风格,土窑烧制的老瓦盖顶,配以雕花的木质门窗,红漆门板是每家店铺的标配,让人能远离城市的喧嚣,找到休憩的秘境。与老屋古色古香的外貌形成反差的,是里面的现代营生,酒吧、书吧、茶吧,衣着时尚的年轻人流连其中,偶尔,也有几位大叔侃山说海,把酒叙旧。

  华灯初上,家家门口点亮了红灯笼,微风之中摇曳自得,与木质结构的老屋相衬相融,跟白天大山里的柿子灯笼不同,在深邃的夜空下,更显静谧与雅致。同行的朋友举起相机拍个不停,那些被定格的唯美图像,也成了日后我们对留坝最深的记忆。

  此时,秦岭深处,这个远离喧嚣的小城,古拙之中有暖意,柿子红了,秋色正盛。

  生活里有诗,但没有所谓

  的远方,因为它就在眼前,

  我用笔用心记录的每一个

  瞬间。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9月下旬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留坝   柿子   秦岭   柿饼   通衢   陕西   秋色   秦汉   小康   中国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