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比伦之囚到第二圣殿被毁:惨遭希腊和罗马蹂躏的犹太人

文/万物君

公元前586年,犹大王国的最后一个王西底家看着儿子们在他眼前被杀,随后被弄瞎双眼带到巴比伦。耶路撒冷遭焚毁,城墙被夷平。许多高级将领被杀,剩下的被掳走,犹大国彻底灭亡。这就是所谓的巴比伦之囚。

公元前562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去世。新巴比伦王国很快就陷入政局动荡,国力大降。

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居鲁士大帝率领的波斯军队轻松消灭,巴比伦文明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公元前538年,居鲁士大帝下令在新设立的波斯犹地亚省重建犹大地人的社群和膜拜。流亡者获准在约雅斤(犹太王国倒数第二位国王)之子设巴萨王子的带领下返回故土。

1.流散社群

约雅斤早在公元前597年就被流放到巴比伦,尼布甲尼撒去世后,约雅斤被释放。随着波斯帝国的崛起,许多在巴比伦的犹大地人也飞黄腾达,跻身为波斯宫廷权贵。当波斯人允许他们回归故土时,这类人已经没有动力返回新设立的波斯犹地亚省,而是自愿留在国外。

同样的事还发生在埃及。在埃及,至少有两个犹太人的社群。

在没有国家的情况下,流散社群的犹太人是如何维持犹太身份的?

答案是,靠一本书。

这本书被称为《圣经》,由三部分组成:

《托拉》:讲述了古以色列人的故事,从亚伯拉罕迁居迦南地讲到摩西去世。

《先知书》: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从摩西之子约书亚带领族人进入迦南地开始,讲到公元前587年丧失主权。第二部分内容是以色列众先知的言论。

《圣录》:也叫《圣文集》,主要是一些宗教诗歌、情诗、挽歌和箴言集。

巴比伦的犹太长老,利用王国时期的古老文件,编纂出一部正式的民族史、以及法律、习俗和宗教实践的汇编,从而能够以宗教行为为基础重组民族认同,并在某种程度上把这种民族认同转化成宗教。

2.波斯时期的犹地亚

在波斯皇帝的授权下,设巴萨率领返乡的人民,在犹地亚重建被毁的圣殿。

公元前515年,第二圣殿建成,其规模比不上宏伟的所罗门圣殿,也没赢得住在撒玛利亚的耶和华信徒的效忠。

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的某个时刻,一位犹太官员以斯拉从巴比伦来到犹地亚,波斯皇帝委托他把《托拉》立为该地区的法律。

《圣经》的《尼希米记》和《以斯拉记》里保存的亚兰语文书中就有对以斯拉的委托书,还包含对一场动人庆典的描述。在这场庆典上,《托拉》在波斯皇帝的授权下第一次被正式公开诵读,并被作为犹地亚省的法律而颁布。这是犹太史上的一个关键时刻。

在波斯时期剩余的岁月里,犹地亚的历史一片黑暗,只知道犹地亚由大祭司和波斯任命的省长共同治理。

3.希腊时期的犹地亚

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首次进攻波斯帝国。11年后,他英年早逝,此时,他已征服波斯全境,包括犹地亚和埃及。

亚历山大一去世,他的帝国就被手下将领瓜分,流散的犹太人分布在两个辖区:

巴比伦流散社群生活在塞琉古王朝;

埃及境内的犹太人流散社群生活在托勒密王朝。

此时,包括犹地亚省在内的地中海东岸领土名为克伊勒-叙利亚,夹在两大强权间,是兵家必争之地。

埃及一开始占得上风,从公元前301年起控制这里。埃及人统治了一个世纪,没有干涉犹太事务。

在这个世纪里,埃及犹太社群迅速发展,尤其是新建的亚历山大城很快成为犹太人生活的中心。到公元前3世纪末,在流散地生活的犹太人可能比居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还多。

公元前198年,塞琉古王朝统治者安条克三世将托勒密王朝赶出亚洲,夺得巴勒斯坦。安条克三世允许犹地亚继续作为半自治州存在。但在他的第二位继任者安条克四世统治期间(公元前175—前163年),犹地亚和希腊统治者的关系破裂。

安条克四世渴望用希腊文化统一臣民。犹地亚有位祭司,叫耶孙,他向安条克四世行贿,要求获得大祭司一职,并许诺将犹地亚希腊化。

耶孙把体育馆引入耶路撒冷。这是典型的希腊设施,里面向异教神祇致敬的各种赛事都需要裸体参加。这些赛事带有宗教色彩,大大冒犯了耶和华信徒。

随后,耶孙的大祭司职位由梅涅劳斯接任。耶孙还只是行贿,梅涅劳斯居然卖掉圣殿中的礼器,还协助安条克四世在公元前169年洗劫圣殿,甚至将圣殿外墙上的金叶剥走。

于是,民众开始激烈反抗希腊文化的拥护者和塞琉古的统治。

为了镇压反抗者,安条克四世摧毁部分耶路撒冷,处决一批民众,并把城墙拆除。《托拉》经书被毁,割礼、安息日和犹太节日等典型的犹太宗教制度全面遭禁。异教祭坛遍地皆是,民众还被强迫吃猪肉,以此证明他们服从新法律和新膜拜。

公元前167年12月,圣殿本身正式改作异教神祠,猪肉被献上祭坛。安条克四世又下令,让民众把他当成神崇拜。

安条克四世的举措引发了一场叛乱,使他在该地区的控制力逐渐削弱。

叛乱由一个保守的乡村祭司家族发起,领导人叫玛他提亚。他和五个儿子开展游击战,袭扰塞琉古部队,捣毁异教祭坛。玛他提亚的三子名为犹大,人称犹大·马卡比(“马卡比”为绰号,意为“锤子”),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领导犹太人起义的犹大

公元前164年12月,犹大攻进耶路撒冷,让古老的仪式在圣殿中重新举行,并恢复了耶和华崇拜。

公元前162年,安条克四世的继任者正式废除他的政策,将《托拉》恢复为犹地亚的法律,又任命阿耳基慕为新的大祭司。但是,犹大反对对阿耳基慕的任命,认为他在安条克四世实施迫害期间的行为,已构成宗教上的污点。于是,他再次进军,这次不是针对异教徒,而是针对犹地亚人中阿尔基慕的支持者。

公元前161年,犹大再次获胜,他进入耶路撒冷,成为这一地区的主人。

4.哈斯摩尼王朝(马加比王朝)

塞琉古王国日益衰败,犹大转而投靠罗马,罗马元老院批准犹地亚享有政治自由。自公元前587年巴比伦人征服犹大王国以来,犹地亚人第一次获得承认,可以独立。

公元前160年,犹大被杀,他的弟弟约拿单成为家族首领。8年后,塞琉古王国的篡位者任命他为大祭司,以回报他派兵支持自己篡位。

公元前140年,约拿单的哥哥兼继承人西缅在一次全民集会中宣告成为大祭司,兼任族长,由此创立一个王朝。这个王朝一直延续到公元前37年,史称哈斯摩尼王朝。

哈斯摩尼王朝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约翰·许尔堪(公元前134—前104年在位)扩张领土,向北占领加利利地区,摧毁撒玛利亚人的圣殿,向南占领以土买,强迫当地人犹太化。

亚利多布一世(公元前104—前103年在位)在传统的大祭司头衔之外,又接受了国王的头衔;

亚历山大·雅拿(公元前103—前76年在位)完成对沿海地带的征服,还将领土扩张到外约旦。

在此过程中,这个统治家族的性质彻底改变:从致力于推翻希腊化统治阶级的反抗者,演变成希腊化的专制君主。

一些人对这种发展变化做出反应,他们宣布和圣殿膜拜断绝关系,因为他们认为哈斯摩尼大祭司的行为亵渎了圣殿。

此类宗教社群出现在这一地区的好些地方,最有名的是爱色尼派的社群,这个半隐修的组织位于死海边的荒野。大部分学者认为,1947年发现的死海古卷就来自这个社群的图书馆。

法利赛派是另一个不时反对哈斯摩尼王朝的团体。他们似乎源自非祭司阶层,渴望恪守仪式的纯洁和宗教的正直,因此有时会和当局起冲突。约翰·许尔堪和亚历山大·雅拿有时会用暴力手段镇压法利赛派,但是雅拿的遗孀兼继任者撒罗米·亚历山德拉王后(公元前76—前67年在位)似乎受到法利赛派的影响,在她执政期间,他们甚至可能握有相当权力。一些学者认为,今天犹太教的主导形式,即拉比犹太教,就是以法利赛派的教导为核心而最终发展起来的。

5.罗马控制下的希律王朝

从犹大·马卡比时代开始,罗马人成为犹地亚政局的幕后推手;撒罗米王后去世后,朝纲混乱,罗马人便直接插手。庞培大举进攻整个近东,占领耶路撒冷,将犹地亚变成罗马的属国,剥夺许尔堪二世(公元前63—前40年在位)的国王头衔(但仍然让他当大祭司),又削减他的领地。

公元前37年,罗马人干脆废黜哈斯摩尼王朝,转而立希律(公元前37—前4年在位)为犹地亚王。

希律的统治标志着犹地亚历史一个有趣的转折,因为他连犹地亚人后裔都不是。他的祖先是以土买人,本居住在犹地亚以南的土地上,约翰·许尔堪后来征服和同化了以土买。希律的父亲在哈斯摩尼王朝供职,后被尤利乌斯·凯撒任命为犹地亚摄政官。

希律有外族血统,不能担任大祭司;大多数法利赛派从不承认他是合法统治者,双方关系一直紧张。他渴望赢得臣民的支持,为此摆出尊重犹地亚的文化和宗教的姿态,但实则完全效忠于罗马人的利益,热衷于希腊文化。

他能够上位,是因为一批批罗马将军和皇帝都发现,他是冷酷无情的操纵者、才华横溢的外交家和顾全大局的人,这些品质可堪大用。

凯撒,希律王的保护人

希律和他的王国一起飞黄腾达。他采取措施扩大灌溉、镇压匪盗,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他兴建引水渠、剧场和其他公共建筑,用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项目改善国家形象。

他最著名的工程是重修圣殿,在大规模拓宽原址的基础上,宏伟的宗教建筑群拔地而起,彻底替代之前已历经四百多年的朴素建筑。这种对民族宗教的敬意,就连希律的诋毁者也点头称道。

希律王宫

希律是整个犹太史上成就最大、最丰富多彩的人物之一,完全配得上他的俗称:希律大帝。

希律大帝死后,他的王国被罗马人分割成几部分。

公元6年,犹地亚被重组为罗马行省,由多位异域出生的总督先后执掌。他们大多腐败无能,从而激化了犹太人民和罗马当局的紧张关系。其中本丢·彼拉多最有名,他在任期内(26—36年)将耶稣钉上十字架。

罗马卡利古拉皇帝在位期间(37—41年),怨恨差点酿成叛乱,卡利古拉要求人们把他当作神崇拜,并下令在耶路撒冷圣殿中竖立他的金像。幸亏他很快一命呜呼,动乱才得以平息。

在卡利古拉的继任者克劳狄治下,情况暂时好转,他扶植希律大帝的孙子希律·阿格里帕,让他担任这一地区北部的统治者,后来又让他当上犹地亚王(41—44年)。

犹地亚本土仍归罗马总督治理,他们让罗马统治越来越不得人心,形势日趋严峻。匕首党现身城市街头,用匕首刺杀涉嫌勾结罗马统治的人。

公元66年,群众起义爆发,很快演变成罗马史上著名的“犹太战争”。

战争持续了四年,部分是因为罗马人猝不及防,部分是因为罗马将领韦斯巴芗在公元68年尼禄皇帝死后为了争夺帝位而离开战场。

公元69年,韦斯巴芗皇位坐稳后,派儿子提图斯完成对犹地亚的征服。罗马军队在公元70年攻破耶路撒冷,焚毁希律大帝建的圣殿(第二圣殿被毁)。匕首党被围困在马萨达要塞内,为避免落入罗马人手中,他们于公元73或74年集体自杀。

罗马人摧毁圣殿,但没有彻底毁掉犹地亚,也没有从耶路撒冷驱逐犹太人,不过,他们的手段确实严酷。不少犹太人被捕,另一些人逃离。犹地亚正式变成罗马一个行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巴比伦   希腊   罗马   耶路撒冷   犹太   波斯   王朝   王国   犹大   犹太人   公元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