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多次申请加入苏联,为何一直被拒之门外?苏联:当好缓冲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历史上的波澜壮阔,往往被一些难以想象的决策、交易和策略所驱动。1945年,一个大国的土地,心碎的碎片几乎穿刺我们的历史书,那就是外蒙地区。

你会很难相信,这片接近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曾多次请求加入苏联,但却被反复拒绝。历史长河中,我们都知道苏联对领土的渴望,那为何在蒙古这里,他们却突然变得如此“矜持”

一、蒙古国的历史背景

我们都知道,蒙古国的前身是蒙古帝国,成立于13世纪初,由成吉思汗统一了蒙古各部落,并开始了大规模的征服战争。

蒙古帝国在其鼎盛时期,版图横跨欧亚大陆,从东亚到中东,从俄罗斯到印度,几乎无人能敌。

当时的蒙古帝国,在各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文化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被称为“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帝国之一”。

但是,蒙古帝国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压力,蒙古帝国在14世纪后期开始衰落和分裂。

其中一个分支是元朝,由忽必烈建立,统治了中国和周边地区。元朝在14世纪末被明朝推翻后,退回了蒙古高原,并与明朝对峙。

这个时期的蒙古被称为北元。

北元在15世纪后期被明朝击败后,进一步分裂为多个部落和汗国。其中最强大的是鞑靼汗国(也称为达延汗国),这是由阿勒坦汗建立,统治了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鞑靼汗国期间,曾与明朝和清朝交战多次,但也与之通商和结盟。不过,鞑靼汗国在17世纪初被清朝所灭后,就并被划分为外蒙古和内蒙古。

通常来讲,外蒙古是指今天的蒙古国境内的地区,内蒙古是指今天属于中国的地区。在建国前,外蒙古在清朝统治下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也要向清朝朝贡和服从。

外蒙古自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了民族觉醒和反清运动,试图摆脱清朝的控制。1911年,清朝发生了辛亥革命,随后宣布了共和制。外蒙古趁机宣布独立,并成立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二、蒙古国与苏联的关系

但是,外蒙古的独立并没有得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承认。中国仍然认为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断派兵进攻外蒙古。外蒙古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了苏联(当时还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帮助。

苏联在1919年派遣了红军进入外蒙古,并驱逐了中国军队。1921年,苏联支持了外蒙古的革命党人发动了人民革命,并建立了新的政权——蒙古人民共和国。

苏联对外蒙古的支持并不是无偿的,苏联要求外蒙古与苏联签订了一系列的条约和协定,规定了外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要听从苏联的指导和控制。

苏联还在外蒙古驻扎了大量的军队和顾问,实际上把外蒙古变成了苏联的附庸国和保护国。苏联还利用外蒙古作为自己在亚洲的一个重要的战略前沿,与中国和日本进行对抗和斡旋。

不过,外蒙古虽然失去了很多主权,但也得到了苏联的保护和援助。比如:苏联帮助外蒙古建立了现代化的国家机构和社会制度,推行了土地改革和工业化,提高了人民的教育和文化水平等。

苏联还在国际上为外蒙古争取了承认和地位,使外蒙古成为了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

所以,外蒙古对苏联的感激和依赖,使得外蒙古对苏联产生了强烈的亲近和效忠。为此,外蒙古多次申请加入苏联,希望能够成为苏联的一个共和国,享受更多的福利和权利。

最重要的是,如果苏联“收纳”蒙古,那么对苏联来说同样是利大于弊。为什么这样说?

我们要先明白,苏联对蒙古国的利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地缘政治方面,二是资源开发方面。

地缘政治方面,苏联把蒙古国视为自己在亚洲地区的一个缓冲地带。由于蒙古国位于中俄两大国之间,如果蒙古国成为苏联的一部分,那么就会使得中俄之间的边界线大大延长,增加了两国之间的摩擦和冲突的可能性。

而如果蒙古国保持独立状态,那么就可以起到一个中立和平衡的作用,避免中俄之间直接对峙。同时,苏联也可以通过在蒙古国驻扎大量军队,来维护自己在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利益。

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就利用了在蒙古国的军事优势,击败了日本关东军,并在战后占领了日本在东北亚地区的领土。

资源开发方面而言,据统计,蒙古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80多种,其中铜、煤、铁、金、铀等都有较大的储量和开发价值。

苏联通过与蒙古国签订各种合作协议和贸易协定,获取了对这些资源的开采权和优惠条件,并将这些资源运输到自己的工业基地进行加工和利用。


例如,在1950年代至1980年代期间,苏联从蒙古国进口了大量的铜、煤、钼、钨等矿产,并向蒙古国出口了机械设备、化肥、消费品等工业品。

那么,既然苏联对蒙古国有这么多的利益,为什么不干脆把它吞并呢?这里面,有几个原因:


一是国际政治方面。苏联在20世纪初期,正处于建立自己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对抗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关键时期。苏联需要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和同盟,而不是激化国际矛盾和敌对。

这种情况下,如果苏联强行吞并蒙古国,那么就会引起中国、美国等国家的强烈反对和谴责,甚至可能导致战争的爆发。

而如果苏联尊重蒙古国的独立和主权,那么就可以赢得蒙古国的忠诚和友好,也可以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和平与正义的形象。

例如,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苏联就承诺在战后尊重蒙古国人民关于是否维持独立或加入中国的自由选择,并在1946年支持了蒙古国与中国签订了《中蒙友好条约》,在条约中,中国承认了蒙古国的独立,并放弃了对其领土主权的要求。

二是经济发展方面。苏联虽然从蒙古国获取了大量的资源,但也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苏联为了维持蒙古国的独立和稳定,向其提供了大量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包括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农业机械、培训人才、免除债务等。

这些援助占据了苏联在亚洲地区的大部分投资额度,也给苏联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而且,由于蒙古国经济落后、市场小、交通不便等原因,苏联也很难从蒙古国获取更多的经济回报。

因此,苏联并没有把蒙古国视为自己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而是把它作为一个战略缓冲地带来维护。

三是民族文化方面。

众所周知,未解体的苏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俄罗斯人占据了主导地位。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既要尊重各民族的特色和权利,又要维护俄罗斯人的优势和统一。

如果苏联接纳蒙古国作为一个加盟共和国,那么就会增加一个非俄罗斯族裔的成员,这可能会引起其他加盟共和国的不满和不安,也可能会削弱俄罗斯人在苏联内部的地位和影响力。

而且,蒙古族与俄罗斯族在语言、宗教、风俗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很难实现真正的融合和共荣。因此,苏联更倾向于保持与蒙古国一定的距离和差异,而不是完全同化和并入。

如果说蒙古是苏联的“弃婴”,那么唐努乌梁海就是“宠儿”。

在二战之后,当欧洲的版图被重新划分,其中,蒙古与唐努乌梁海的命运,成为了这场战后秩序重塑中的重要案例。它们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

前文提到,蒙古国这片曾经的草原帝国,历史上屡次展现出其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但到了20世纪初,它的命运变得扑朔迷离。

经过与清朝的分裂,独立的蒙古国曾试图在多个大国之间寻找支持,确保其独立与主权。其间,它曾多次向苏联提出加入的请求,期望借助苏联的力量对抗潜在的外部威胁。

但苏联对待蒙古的策略是复杂的。一方面,蒙古的战略位置和资源确实吸引了苏联;但另一方面,蒙古作为一个缓冲地带,可以阻隔其他大国对苏联的直接影响。

因此,尽管蒙古多次提出请求,苏联却选择了保持其独立地位,使其成为自己的卫星国,而不是直接的一部分。

与蒙古国不同,唐努乌梁海地区在二战后被苏联直接纳入。按道理讲,唐努乌梁海地区的位置并没有蒙古优越,为什么没有选择一个更好的地方?

在当时,唐努乌梁海地区这片曾是清朝的领土,因为一系列历史事件和条约变化,成为了日本和苏联争夺的焦点。

战争结束后,苏联利用其军事优势,成功地将这片领土纳入其版图。

对苏联来说,纳入唐努乌梁海不仅是对日本的战略制衡,还是其东北亚地缘战略的重要一步。相对于蒙古国,这片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使其成为苏联眼中的宝贵财富。

当我们看到蒙古国与唐努乌梁海的不同命运时,其实我们正在观察一个大国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做出选择。

这些选择并不仅仅基于领土或资源,更多的是基于战略考量。对于苏联来说,保持蒙古的独立地位与纳入唐努乌梁海都是其东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

我们可以看出,苏联对蒙古国的态度和策略,是基于自己利益考虑的,而不是出于对蒙古国的真诚和友好。

实际上,苏联并不想把蒙古国作为自己的一部分,而是想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工具和棋子,来实现自己在亚洲地区的霸权和利益

同时,蒙古国也试图与中国、美国等国家建立更加平等和合作的关系,以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安全保障。蒙古国的未来,还有很多的挑战和困难,需要它自己努力奋斗,也需要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苏联   明朝   蒙古   蒙古国   帝国   领土   清朝   中国   独立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