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中“芯”都不要戴尔635亿订单被取消,美媒:低估了代价!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支持!

文|楠睿

编辑|万物

在中国市场竞争激烈的个人电脑行业中,戴尔公司的表现近期引起了广泛关注。根据咨询公司Canalys发布的数据显示,戴尔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个人电脑出货量仅为80.8万台,同比暴跌52%,甚至失去了PC界老三的位置,被华为取代。

这一意外变故有赖于戴尔公司在今年年初所做出的一个决定。

戴尔宣布,将在2024年之前实现其所有产品的芯片去中国化。这个消息传出后,在整个个人电脑行业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在戴尔发给供应商的通知中,他们明确表示要限制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中国制造芯片的数量,甚至包括那些虽然并非中国芯片品牌,但在中国工厂制造的芯片。

此外,戴尔还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将一半的产能从中国大陆撤离。

戴尔公司似乎已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去中国化的道路。这一决策引发了市场的困惑。

在整个个人电脑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各家品牌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份额,戴尔却选择了与众不同的道路。与此同时,戴尔并没有受到像高通等芯片巨头那样强调“政治正确”的要求。

然而,戴尔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其在中国市场25年的成功本土化策略。“在中国、为中国”这一宣言曾经让很多人误以为戴尔是一家完全归化的中国企业。

然而,戴尔的走失并未耽误市场作出评判。在仅仅两个季度的时间内,中国消费者开始表达自己的态度。

事实上,尽管全球个人电脑市场表现疲软,但戴尔在中国市场依然有一席之地。然而,不知何故,戴尔公司却似乎在“吃饭时砸碗”。

一方面,戴尔的去中国化进程进展缓慢,即使是越南这个被戴尔看好的产能承接国,也未能达到预期。另一方面,在个人电脑市场上,戴尔的失利速度远超预期。

这一切都让戴尔公司无法坐视不管。公司创始人迈克尔·戴尔在接受CNN采访时开始示软,他表示,戴尔的去中国化只是其全球供应链多样化战略的一部分,并不是刻意为之。

很明显,中国市场的销售结果令戴尔公司痛心。

回顾过去几年,我们曾经见证了太多吃中国饭却砸中国碗的外资品牌。

在某些特定领域、特定行业中,由于技术等因素,我们曾经束手无策,只能忍气吞声。

但如今,我们不再需要这样。

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确立对这些外资品牌的规范:

想要享受中国市场带来的红利,就必须珍惜中国市场的机遇!

然而,这个故事并不仅仅局限于戴尔。它提醒着我们,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和消费力量,我们应该更加自信地要求外资品牌尊重并满足我们的需求。

如果一个品牌希望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他们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尊重中国市场的文化和经济环境。护好中国的碗意味着要遵循中国市场的规则,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与中国供应商合作,共同发展。

这是一个相互尊重的过程,只有这样,外资品牌才能在中国市场赢得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当然,以上信息来源于你提供的数据和文章,作为AI机器人,我无法验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因此,请在参考时保持谨慎,并查阅更多可靠的信息来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饿了吗?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给您送上最新出炉的硬核大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戴尔   单被   个人电脑   中国市场   产能   中国   外资   芯片   代价   品牌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