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中等收入陷阱为何困不住中国?权力和金钱勾结,英殖民结果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殖民主义者将侵略之手伸向东南亚一带,缅甸、马六甲海峡、马来群岛先后沦陷。

英国人以强大军事为后盾、以出口贸易为先导,在东南亚各阶层之间挑拨离间、威逼利诱,用金钱和权利交织出一股殖民流毒,毒害东南亚人民几百年之久。

直至现在,令东南亚各国深陷已久的“中等收入陷阱”,追根溯源同样是英国侵略者的“杰作”。

那么,自17世纪至今长达四百年的时间里,英国殖民流毒如何戕害东南亚人民?

一步步逼近“中等收入”临界线的中国,又是否也会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无尽的殖民流毒

公元1678年6月,英国东印度公司军队攻入缅甸尼格莱斯岛。

这是英国人首次武力侵占缅甸,也是英国侵略东南亚的开端。

凭借强大的武力,英国殖民者屡屡挑起缅甸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制造口实,进而派兵进驻缅甸领土。

在英国人一次又一次的蓄意挑衅中,英缅三次爆发战争。

1886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做出吞并缅甸的决定,自此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在东南亚拿到战略支点的英国侵略者,继续将触角伸向更遥远的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

其实,英国早在17世纪就做出了进军马来半岛的决定,但因为大英帝国全球扩张战略的推进、多家殖民者在东南亚的盘踞,英国殖民东南亚的计划一拖再拖。

英缅战争

19世纪上半叶,英国东印度公司成为马来半岛主要殖民力量,并在打败荷兰人之后彻底占领马六甲海峡以北大片区域。

随后英国人故技重施,挑拨离间马来半岛各族、各王国矛盾,最终于1914年吞掉马来半岛最后一个王国。

自此,东南亚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这种情况维持到了二战战后。

接连遭遇两次世界大战战火洗礼的英国人,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跌出世界强国的第一梯队。

太平洋战争打响后,日本人横扫东南亚诸岛,英国人失去大片殖民地。

随着日本的战败、英国的没落,东南亚也迎来翻身之机。

可令当地人民万万没想到的是,英国在此留下的殖民流毒早已“深入东南亚的骨髓”。

东印度公司

其实早在二战盟军反攻亚洲期间,英国人就在筹谋重返东南亚。

试图重建东南亚殖民地的英国人,面临两种备选方案。

一是通过军事控制再次“君临”东南亚,然而英国早已不具备再度掌控如此大面积殖民地的实力,且这一方案与全球独立解放运动大潮流不符。

所以英国只能选择第二种方案:与当地统治阶层、上流社会合作,通过钱权交易扶持亲英政府。

1945年6月,率领盟军攻入东南亚的英军司令官蒙巴顿,开始贯彻与民族主义者的合作,无形中将英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入各国政体。

英国人计划的第二步,是维系“殖民地”的繁荣和稳定,确保这些亲英政权不会走向敌对阵营,这就需要英国大规模经济、基建等方面的大规模援助。

蒙巴顿

在英国的扶持下,东南亚诸国在战后迅速恢复活力,步入稳定发展轨道,而各国付出的代价,却是无形中彻底沦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附庸,这种情况持续到了今天。

现如今困扰东南亚各国的“中等收入陷阱”,归根结底就要追溯到英国的殖民统治,以及二战后的“隐性殖民”流毒。

“中等收入陷阱”,指的是发展中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长期徘徊在该区间,迟迟无法进入高收入行列,甚至陷入收入增长与回落的来回循环。

简而言之,就是国家经济发展上限被“锁死”,无法实现跨越性的上升。

那么,英国殖民流毒到底凭何锁住东南亚的发展?

东南亚如何掉入陷阱?

值得一提的是,“中等收入陷阱”不仅仅发生在东南亚,日本、韩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都曾深陷这一困境。

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韩成为跨越“陷阱”的典范,成功实现由中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

而东南亚诸国却深陷该陷阱长达几十年,个别国家收入水平甚至出现倒退。

以菲律宾为例,1980年其国内人均GDP为671美元,2022年来到3498美元,考虑到近半个世纪的通货膨胀因素,其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历经二三十年反复努力,收入水平仍旧止步不前、反复无常,迟迟无法突破1万美元大关,这是东南亚各国的常态。

至于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东南亚诸国普遍错失发展模式的转换时机,是其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

在其工业水平薄弱的发展初期,国内工业品主要从国外进口,或者说主要来自英国倾销。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毫无工业化经验、且处于英国殖民流毒深刻影响中的东南亚,根本把握不住转换发展模式的时机。

于是在日韩纷纷走向产业转型的同时,东南亚仍旧继续推进工业产品进口战略。

再加上狭小的东南亚市场,使得各国无法形成规模化工业集群,只能长期依赖于英国市场。

在国内工业体系迟迟无法成型的情况下,各国经济毫无向上突破根基可言,又何谈迈入高等收入国家?

其次,东南亚各国普遍面临技术创新瓶颈。

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东南亚国家低成本优势逐渐丧失,低端市场难以与低收入国家竞争,中高端市场则由于研发能力、人力资本的限制,难以与高收入国家抗衡。

在两头压迫的狭小环境中,其经济极易丧失增长动力,从而导致止步不前。

日韩克服这一挑战的方法,往往是加强自主创新和人力资本持续投入,培育新的竞争优势。

可长期依赖英国市场和技术扶持的东南亚,在创新能力与人才培养方面,恰恰是最短板。

再者,体制变革滞后同样是拖累东南亚经济的一大原因。

英国与东南亚当地利益集团的利益牵连,给体制变革打上深深的桎梏和枷锁。

上层利益集团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资本累积,反对社会结构、财富分配等领域的变革行为。

在经济财富过度集中、利益集团势力越做越大的情况下,投机、腐败、钱权交易现象愈发严重,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严重下降,东南亚市场彻底沦为英国资本家和当地商业巨头们敛财的附庸。

除此之外,英国人殖民流毒所造成的东南亚宏观经济政策偏差、发展公平失衡、等问题,同样在限制着东南亚经济的向前突破。

英国人过去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再加上二战后的长期“软殖民”,造就了现如今东南亚经济千疮百孔、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中等收入陷阱”几乎是每个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遇到的情况。

那么现如今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是否也会陷入这一“泥潭”?

按照世界银行标准,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衡量标准是,人均GDP处于4000-12000美元之间。2019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来到10276美元,距离中等收入陷阱临界点愈发迈进。

大多数来到这个水平的经济体,经济增长都容易出现大幅波动,甚至陷入停滞。

近几年我国逐渐放缓的经济增长,似乎正好印证了这一趋势。

但必须明确的是,我国经济放缓并不是源于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错过发展模式转型时机,而是恰恰在于我们正处于数量扩张型增长经济,转向高质量增长经济的转型阶段。

2021年我国人均GDP迈过12000美元大关,来到12551美元,就是中国并未掉入陷阱的最好证明。

那么,困扰东南亚诸国多年的“中等收入陷阱”,为何没有对中国产生影响呢?

中国缘何避开陷阱?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中国成功转型、迈入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根本保证。

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重视,从我国每年科研经费的快速增长便可见一斑。

1992-2018年间,我国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0%,远超同期GDP增速,更将一众欧美国家远远甩在身后,现如今中国是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研经费投入大国。

而在如此大手笔的财政投入之下,中国各行业科技创新屡屡取得瞩目成就。

载人航天、国防重工、高铁网络、数字经济、深海探测,中国的科技创新在各领域、全行业全面开花,科技创新正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乃至下一轮跃升的重要引擎。

再者,相较于东南亚国家,我国有着素质更高的劳动力群体。

劳动力素质是助力经济转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基本保障。

东南亚国家迟迟无法突破中等收入桎梏,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缺乏人才、缺少足够数量的高质量劳动力支撑。

近几十年,中国的教育质量在不断提高,东南亚的教育水平却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

目前东南亚很多国家尚未普及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入学率普及率也不高,且存在严重公共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情况。

这些情况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工业发展与教育严重脱节、整体人才素质水平上不去。

而中国却恰恰相反,早在2000年我们就已经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现如今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来到57.8%,仅在读规模就超过4000万,高居世界第一。

截止2021年,中国科研人才数量超过600万人,连续8年稳居世界第一。

庞大的高质量劳动人群,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保障。

最后,中国超大规模的人口优势,能够为经济增长持续诸如动力。

东南亚各国人口规模较小,与中国相比完全不在一个量级,拉美、非洲等地区陷入中等收入的国家,在人口规模上也无法与中国相媲美。

所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学定论未必适用于中国。

我国中高等教育入学率

过去,庞大的人口基数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累赘,但这仅仅是在劳动岗位匮乏、经济水平有限的情况下。

一旦社会发展跟上人口增长速度,人口基数就会转化为经济优势。

因为人口规模向来与经济增长紧密结合,庞大的人口规模,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

随着国内消费不断升级、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中国市场也会愈发成熟、稳定。

以中国目前的人口优势来看,足以再支撑我们享受几十年的人口红利。

正如一些经济学者所言:“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来说根本不存在。”

我们具备人才、市场天然优势,并在步入中等收入行列后实现快速转型,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对我国来说完全是一个伪命题。

结语

英国人对东南亚长达几百年的殖民,造就了现如今各国深陷“中等收入陷阱”的惨状,殖民流毒无穷无尽,在东南亚诸国身上彰显的淋漓尽致。

历史上,中国也曾饱受西方殖民侵略,但与东南亚不同的是,我们具备天然的人口和市场优势,并在二战后走上一条正确的自主化发展道路。

中等收入陷阱,或许根本不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

现如今我国人均GDP连年突破12000美元大关,且依旧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就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好证明。

参考资料

  1. 张彬.东南亚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32(01):1-6.
  2. 姜文辉.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东亚和东南亚经济体的经验与教训[J].亚太经济,2016(06):92-98.
  3. 何跃.试析英国在东南亚的早期殖民扩张[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01):117-12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东南亚   马来半岛   中国   缅甸   陷阱   收入   流毒   英国   英国人   权力   金钱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