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马事件前后英国南海政策的调整:争端的激化,西方各作何表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51年的《旧金山和约》并未解决西沙及南沙群岛的归属权问题。1956年菲律宾人托马斯·克洛马将南沙群岛视为“无主地”并加以占领,史称克洛马事件。这一事件加剧南海周边国家间的领土纠纷,使南海局势迅速升温

英国作为在南海地区有重要利益的国家,也对此事件保持高度关注。英国外交部借此机会重新评估南海诸岛的价值及自身主权声明的效力。经过综合考虑,英国决定对其南海政策进行调整,不再直接介入南海岛屿的争夺,仅仅扮演“中立”的观察家角色。

克洛马事件与南海争端的激化

旧金山和会后,随着东亚冷战的推进,南海地区形势产生新的变化。50年代中后期,随着法国逐渐从印度支那撤退,以菲律宾及南越为首的新兴东南亚独立国家开始在南海地区扮演重要角色

这些国家在域外大国的暗中支持下,多次公开发表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与主权诉求,并试图派遣军队强占南海部分岛礁。与此同时,美国代替法国在中南半岛承担起防御共产主义势力扩张的任务,成为影响南海局势的关键势力

法国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便将南海岛屿视为囊中之物。1954年法国在奠边府遭到惨败后并不甘愿就此从南海地区撤离。他担心越南北部的沦陷将打开中国与越南间的海上通道。为此,法国希望在西沙群岛附近设立情报站以获取中国及北越的信息。

法国远东舰队指挥官建议,占领并开发南沙群岛中的南威岛及太平岛。这些岛屿出产丰富的海鸟粪资源,此前日本曾在岛上建设港口,并设置气象观测站。由此可见,这些岛屿蕴含的巨大价值

1955年5月,法国派罗伯特·吉拉德司令号军舰前往南沙群岛进行考察。同年11月,法方又计划派部队前往西沙永兴岛,调查令中国军队是否在此驻扎

然而,法国在西沙及南沙海域的新活动无法改变其即将退出南海的态势。由于阿尔及利亚游击战争的爆发,法国不得不将海军集中于地中海,他已无力继续在亚洲的金兰湾维持大规模部队。

1955年9月,美国飞机再一次公然侵入西沙群岛领空。1956年美第七舰队司令英格索尔建议国防部公开宣称美方将采取行动阻止中共占领南海岛屿。

从50年代开始,南越也成为岛屿争端的当事国。早在1951年的旧金山和会上,南越代表陈文友曾发表对南海岛屿的主权声明,他在声明中提到:“我们必须果断地利用一切机会来制止争端的萌发,我们确定拥有历来就属于越南的长沙和黄沙群岛的各种权益。”

南越方面的声明,由于中方代表的缺席而未在会议上遭到驳斥。1954年《日内瓦协定》签订后,法国从印度支那撤军,而南越政府可以继承法属越南的权利为由,继续与中国争夺西沙和南沙的主权。

1956年4月,南越当局派军队前往西沙永乐环礁替换驻守的法国军队。“此后,南越也曾多次对台湾当局在南沙的活动表示抗议。50年代中期,菲律宾成为南海舞台上较为活跃的国家,妄图将靠近其本土的南沙群岛纳为己有

事实上,菲律宾自1946年独立后便担心敌对国家将南沙群岛作为入侵菲律宾的基地,希望对南沙提出主权要求。菲方认为以政府名义对南沙提出正式主权要求将会遭遇麻烦,便通过私人活动对南沙进行探查,寻找吞并岛屿的契机。

1956年3月,菲律宾马尼拉航海学校校长克洛马率领探险队前往南沙群岛,先后登陆南威岛、中业岛、太平岛等多个主要岛屿。根据英国驻马尼拉使馆提供的信息,克洛马于5月中旬声称“发现和占领”这些“无主地”,将其命名为“自由之地”

麦格赛赛亦试图向国民党政府说明,克洛马的行为仅代表其个人,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然而,克洛马不打算停止其占有南沙岛屿的行为,当年7月,他又在马尼拉妄称将在南沙群岛中的太平岛东北约50海里的中业岛设立“政府,并将其置于菲律宾的保护之下。

综上所述,自50年代中期以来,南海岛屿争端的性质变得更为复杂。首先,它是殖民主义的遗留物.欧洲殖民者从东南亚撤退后人为划分东南亚国家的领土,引起地区领土争端频发,南海岛屿争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其次,50年代以来冷战局面的加剧使地区内各方相互对立。随着美国染指东南亚地区,南海岛屿争端因东西方的对立面不甚明朗

1956年克洛马事件的爆发,使得地区各方在南海岛屿争端问题上的矛盾迅速激化,南海复杂的环境对于英国而言也是巨大挑战。英国为维持其在南海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必须对其南海政策进行适时的调整。

保持中立:英国南海政策的调整

在1951年旧金山和会上,英国与美国合作炮制南海岛屿主权未定理论,意在阻止新中国维护领土与主权完整的行动。50年代中期以来,南海岛屿争端进一步复杂化

英国逐渐意识到插手岛屿争端并非明智之举。随着在远东势力日渐势微,英国便决定在争端中保持中立态度,只选择性地参与美国在南海地区主导的反华活动。

正如萨瑟兰所言,南沙群岛接近菲律宾、马来西亚及越南本土,可能对这些国家的安全产生影响。基于此,这一地区存在爆发争端的可能性

萨瑟兰论断的正确性似乎得到验证,1956年克洛马事件使南沙岛屿之争迅速升温。英国对此冲突保持密切关注,试图根据南海局势的变化对自身南海政策进行调整。

在这个过程中,英国外交部官员收集历史上南海问题相关记录,并同殖民部及海军部交换意见,期望尽快就英国在克洛马事件中的策略做出决断

驻东南亚专员的意图较为明显,他希望寻找英属婆罗洲渔民在南沙群岛生产生活的证据,以此为英国对南威岛及安波沙洲的主权声明提供历史性证据

这封信件很快引起伦敦官员的注意,外交部就此问题进行调研。6月2日,外交部远东司的官员西蒙在一份备忘录中梳理各国历史上对南沙群岛提出的主权声明,并对当前南海局势进行了分析。

西蒙的备忘录体现出其三个主要观点:首先,在英方看来,南沙群岛主权归属较为复杂,历史上许多国家曾对其进行开发。其次,英国是最早对南威岛及安波沙洲提出主权要求的国家,且目前并不打算放弃对岛屿的主权声明

最后,南沙群岛的争端不容易引起较大的冲突。由此可见,依据西蒙的判断,正是由于岛屿主权的模糊性及其自身价值的有限性,英国参与岛屿争端并不会影响地区局势稳定。

与战略价值相比,南沙群岛的经济价值似乎更为重要,其周边海域似乎埋藏丰富的化石资源。外交部研究人员认为,当时南海岛屿最大的经济价值在于其拥有丰富的海鸟粪资源,其储量达到约100万吨

早在1955年7月,一家位于香港的婆罗洲太平洋有限公司曾试图获得英国授权,以便对南沙群岛进行开拓,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获取岛上的鸟粪资源。

英国外交部建议公司不要提出正式的申请,因为“授予许可证意味着声张英国的主权诉求,而拒绝授予则将被视作英国放弃对岛屿主权的声索”。从该表态中可以看出,英国允许其公司在南沙群岛进行勘谈活动,但拒绝采取任何可能被视为主权宣示的行动。

与旧金山和会时的立场不同,在东沙及西沙群岛问题上,英国流露出支持中国主权声明的意向。其主要原因一是英国发现自身的航海文献存在大量支持中国的证据,二是英国在东沙及西沙群岛并不存在直接利益

由于美国控制南海地区的制海权,英国相信其船队在南海的航行安全能够得到保障。因此,英国南海政策的基本原则便是避免任何冲突扩大化,从而使地区局势紧张

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南海   英国   南沙群岛   南越   争端   南沙   菲律宾   法国   岛屿   主权   事件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