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个人自由与空间,又要老人带孩子?权利与义务应对等

互联网把一切拉近了、变快了,“中国姥姥”在国际上火了,不少“老外”都听说了:中国的老年父母们,早上帮子女带孩子、白天忙家务、晚上照顾全家,比上班还辛苦,而且免费,甚至用自己的养老金补贴儿女。

有人在网上晒出了老年父母、公婆的日常作息:早上6时起,在儿、女、媳、婿这辈人都还在熟睡时,老人就起床去菜市场买最新鲜的蔬菜。然后准备早餐、给孙辈换尿片、喂孙辈吃奶、招呼儿女媳婿这辈人起床后吃早餐。成年人们上班后,老人并没有停歇,整个上午都在忙碌,把屋里打扫整洁,其间还要照顾孙辈几次喂食、把屎把尿。

接近中午,老人接茬做午餐,有些晚辈中午回家用餐(京、沪、穗、深等一线大都市,几乎没有回家午餐可能),其后稍能休息一下,因为孙辈要午休。个把小时后,孙辈醒来,又是换尿片、喂奶,然后带到楼下小区花园玩耍、晒太阳。回来后,老人接着做晚饭,然后是儿女媳婿这辈人回家,晚餐,再洗锅洗碗,照顾孩子睡觉……

真是从早忙到晚,远超劳动法所规定的,以及家政行业每天班次的8小时。

这样的劳作,甚至还发生矛盾:朋友圈里,有儿子添丁进口的,父母来京帮着照看,还雇请了保姆,但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他儿子晚上10点半回家算早的,老两口经常晚上12点多还睡不了觉。老人给7口人做三顿饭,儿媳要求每餐都要用开水烫碗筷消毒,由于生活习惯不同,老人有时会忘记,因此常闹得不愉快,他老伴说,“要不咱俩偷偷跑家了吧”。

朋友从英国回来探亲,带着她的洋老公和洋婆婆到中国旅游。她的洋婆婆刚开始不敢来,生怕当“中国姥姥”。来了以后,看到社区几乎全是老年人带孩子,蛮认真地说,“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不负责任”。

洋婆婆的理论是:一、孩子由自己的父母带大,更利于其成长,增进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二、隔代教育,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因为老人世界是过去的几十年,与孩子那未来几十年差距太大,培养出来的孩子,在性格方面弱点不少。三、老人自己的生活、空间、权利在哪里?

这位洋老太太还说:外国老人都有晚年计划,她还要周游世界、参加社区活动、修剪花园里的玫瑰、写回忆录(我们会奇怪:平头百姓写啥回忆录?)。她认为中国老人内心很空虚,从退休前被工作推着走,变成背后没有“推”动力、没有方向感的落叶,于是只好在自己子女身上找存在感,甚至介入孙辈生活,就像殉教者般辛苦付出,将自己生命的价值寄托在子女、孙辈等年轻人对自己的依赖、尊重、感恩之上。

这位老太太还认为:儿女18周岁以后就应该自立,上大学应该去住校,工作就应该自己租房,有自己的男女朋友,若不幸失业应该去申请失业救济……怎么能到30多岁,还以孙辈的理由,用父母的养老金,把父母当奴工?

西方人的生活模式、社会环境、思维方式等等,都与我们差异很大。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观点和生活方式都正确、先进,权且把逆耳之言当做域外之音听听,有些观点可以引起反思。

西方人挂在嘴上的“权利”,在咱这儿其实也有对应:老年人帮你照顾孩子,是情分,而不是义务。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社会伦理上、亲情感情方面都是这个道理。

我们东方文化,以家庭聚落、血缘关系为纽带,编织自己的生活氛围。所以讲究“父慈子孝”的交织、纠缠,相互亏欠、亲情回报、感恩的心……用儒家文化谓之“亲亲”,在东亚其他地方也有称为“义理”的。

百多年以来的“西风东渐”推动的亚太社会近/现代变革,使东亚社会在“亲亲”文化基础上,也越来越重视现代社会的个体权利,尽可能简化、弱化亲朋之间相互纠缠与亏欠的社会关系。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追逐近似西方化的个体权利、个体发展、个体实现。最近几十年,东亚社会的薪资增长速度,快于西方社会,就是这种发展的印证。

但是,只要西方文化的“个体主义”,却不要其“权利与义务对等”观念;既要西方文化“自我实现”的好处,又要东方文化“亲亲”的好处,占父母的便宜,却不愿承担任何责任,譬如前文那位儿子,玩到晚上十点半回家(所谓应酬、交际),这就太不地道了。

由于生活习惯原因,我们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生活模式。但是,明确老人、自己、儿孙的权利界限,不要一辈子占父母便宜,至少不能把父母当不用付钱的长工,甚至一面当长工用,一面“啃老”掏老年父母的钱包,应该成为社会的基本共识。

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子女端,另一方面是老年父母端。经常听到老年人说:子女工作太忙、太辛苦,能帮就帮一把。这种思维就是:孩子永远长不大。所培养出来的子女,也乐意在父母怀抱中躺到五六十岁。

西方社会的老人,帮不帮子女带孙辈呢?

答案是肯定的,美国《人口与发展评论》统计:有近1/3的美国老人,曾帮助照顾家人。美国人每周照顾家人的时间总计达12亿小时,相当于3050万个“保姆”职位。20%美国老人说,曾在孩子爸妈不在的情况下,自己带着孙辈去度假。

统计显示:美国人照顾小孩最多的是30多岁的母亲,其次才是60岁左右的“爷爷和奶奶”,而60-79岁的老人较少帮助照顾孙辈,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年美国男性,最不愿意照看小宝宝。

79%的英国老人表示:他们觉得与孙辈共度时光,有助于保持年轻。但只有不到1/3的英国老人认为自己“教会了孙儿们更多”。

英国老人照看孩子的方式:为孙辈们准备茶点或晚餐,在其父母因工作无法赶到时,在孩子放学后帮着监护几个小时,与孩子们玩纸牌游戏,以及教孩子们如何变得勇敢。英国祖父母们自豪地说:通常每周都要和孙辈们共处近10个小时。

可见,总体上,欧美社会老人帮子女是有限度的,老人对儿孙的爱也更节制。

平均每天相处1.5小时,按照我们的标准,这哪儿是在照顾孩子,不过是带孩子玩一会罢了。但按英国老人的观点:按“中国姥姥”标准,哪儿是在照顾孩子,明明是把俺们当奴工,还掏俺的钱包嘛。

其实,老年人看看自己子女的生活:工作忙是不假,但子女很多时间在外面玩,回家也玩,刷短视频一刷就是几个小时。“中国姥姥”们做不到英国姥姥那样当甩手掌柜,但适当放放手、(把子女)扶上马送几年但别十八相送一辈子。这对于自己儿、女、媳、婿及孙辈的人格成长、担负人生责任,都是有益的。

老年父母和儿女们都应该明白:老人帮着照顾孩子是情分,而不是义务。即便情分深,也应该适可而止。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美逸君

责编 陈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孙辈   老人   英国   对等   姥姥   中国   子女   老年   义务   权利   父母   孩子   自由   社会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