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20年,“一孩”和“二孩”家庭的差距就出来了,很真实

多年以来,计划生育塑造了中国人的独特面貌,每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

但随着2016年二孩政策的实施,户籍结构出现了变化,许多家里迎来了新的成员。

这一改变,虽然带来了新的生活体验,但由于实行时间相对较短,公众对于“一孩”和“二孩”家庭的差异性了解还非常有限。

长远看来,“一孩”和“二孩”家庭未来会有什么差距呢?咨询了一些过来人,他们提到了3个点,特真实!

首先,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生活压力的差异。

虽然很多人会讲,不管是“一孩”还是“二孩”,“穷养富养,一碗水端平”就好了。

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没有这么简单。

毕竟,每个父母都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孩子提供最好的一切。

如果生二胎的前提,是老大要做出较大牺牲,那很多父母也不愿意。

但问题在于,不少家庭低估了二胎的开销,以为就是“1+1”的问题,他们忘了,随着孩子的成长,更多烦恼和阻碍会应运而生。

以我身边朋友为例,当初仅有大宝时,他们觉得生活尚可,便有了生二宝的念头。

然而,当两个孩子都进入学龄阶段,问题便出现了。

由于小区附近学校一般,他们只能选择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就高达数十万元。

如果只有一个孩子,这笔开销还可以接受。但现在,2个孩子的支出,成了家庭的沉重重负。

除了教育成本,孩子的照料同样是个大问题。

原本四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现在却要照顾两个,无疑加大了压力。

感觉私人时间完全抽空了,一点喘息之机都没有。

无奈的是,这种压力并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减退,毕竟,有了孩子,你就要对他负责一辈子。

其次,则是成长环境不同。

独生子女在家中无疑是众星捧月的,获得了父母全部的关爱和资源。

但有句话也说得好,“独木不成林”。独生子女在享受全家的宠爱时,往往也承受着更多的孤独。

记得有一天,孩子就突然问我:“爸爸,为什么别人都有弟弟妹妹,而我没有呢?我也想有人陪我一起玩。”

当时,我是愧疚的。

毕竟,孩子们天生就爱社交,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有伙伴。

虽然父母可以组织孩子与邻居或同学玩耍,但这终究不能替代兄弟姐妹间的亲密关系。

况且,当涉及到别人家的孩子时,总是要多加小心,防止出现矛盾和冲突,这使得孩子们的社交活动,受到了更多的限制。

因此,不难看出,独生子女相比多孩家庭,会更加孤独。

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单独活动,比如玩平板、看电视,因为除此之外,他们实在没有太多的选择。

这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环境造成的结果。

另一方面,由于从小就独占所有的资源和关爱,独生子女在性格形成上,可能会更加自我。

这在他们步入社会、与人合作时,往往会变成一种劣势。

相比之下,来自多孩家庭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与人分享,学会了团结协作。

这无疑会在他们日后的人生道路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最后,则是养老生活不同。

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养老支持上,更出现在情感交流上。

首先,从陪伴与照顾的角度来看,独生子女家庭的压力很大,因为只有一个孩子。

他/她需要肩负起父母日常中,所有的实际照顾和健康护理。

而在多子女家庭中,这些责任可以分摊给各个子女,减轻了每个人的负担。

并且由于每个子女,都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照顾,这也能丰富父母的生活体验。

其次,经济支持不能忽视。

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无论医疗费用还是日常开销,都由唯一的子女承担。

这可能会对他们的家庭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延伸到下一代的成长。

然而,在多子女家庭中,经济重担可以分散到每个孩子身上,使得家庭资源得到更均衡的分配。

再者,情感支持也不同。

独生子女虽然也能满足父母的情感需求,但是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当他们自己有了家庭和孩子后。

而多子女家庭的父母,能够从各个孩子那里,得到不同形式的情感交流和心灵慰藉。

这使得他们在情感层面上,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满足和幸福。

总而言之,生二胎或只生一个孩子,都有利有弊。

具体怎么选择,就看我们自己了。

你家是什么情况?有考虑生二胎吗?如果不考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欢迎大家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女家   家庭   独生子女   开销   子女   差距   父母   压力   真实   孩子   时间   更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