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克华去新四军,被“半个老乡”拉住,从此改变命运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37年7月,吴克华从抗大毕业之际,中国已在全面抗战的号角下奋起。尽管红军统一整编为第18集团军,准备开赴抗日前线,但吴克华的名字竟在花名册上不见踪影。

吴克华并非消失,而是被特选,要执行一项卓越的任务:前往上海,点燃民众的抗日热情,组织抗日游击队,深入敌后。他接受了为期20多天的紧急培训后,与抗大同学余立金、彭林一同在教官张爱萍的带领下前往上海。

吴克华曾与张爱萍有过交情,不仅在少总队合作过,还曾是她的部下。如今,他不仅身兼江浙委员,还是这次任务的组长。他们终于在8月来到上海的黄浦江畔。


在上海,吴克华等人积极组织游击队,同时秘密情报收集。然而,随着淞沪会战的失利和日军对上海的控制加强,他们的活动变得困难。因此,吴克华于11月底悄悄离开上海,前往无锡,继续发动抗日。

但无锡已经戒严,城市无法进入,经费也在眨眼间消耗殆尽。幸运的是,张爱萍为他们办了“特别通行证”,使他们得以脱困。接下来,他们前往南京,试图联系当地的八路军办事处。

然而,当他们来到南京时,八路军办事处已经迁至汉口,而距离南京不到百里。吴克华劝说下,决定北上西安,希望能有更好的运气。于是,他们混入逃兵和难民中,挤上了一辆开往北方的列车。


在西安,他们受到了当地办事处的热情接待,随后将情况报告给了延安。上级电示吴克华等前往武汉,找到周公,并由他负责工作安排。

最终,吴克华来到武汉,与老友张爱萍和余立金再次相遇,尽管一路曲折,最终又重逢。

1938年1月,吴克华和余立金跟随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前往湖北黄安的新四军第4支队驻地。然而,他们未能如期担任团长和政委,因为部队的团职干部已满编,只能等待上级指示。

叶剑英联系了第4支队政治部主任萧望东,要他帮助解决吴克华和余立金的工作问题。吴克华暂时住进了萧望东的政治部,并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吴克华渴望重返前线,最终被调回武汉办事处。在周公的指导下,他将前往皖南的新四军军部工作。

然而,一个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吴克华的命运。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高级参谋张经武正在招募人员,计划前往山东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张经武是湖南炎陵县人,与吴克华的老家弋阳相近。他开玩笑说:“跟我去山东,天天能吃到大饼。”

这个玩笑最终改变了吴克华的命运,他同意了前往山东的邀请。他被任命为行军指挥部作战科长兼军事干部组负责人,领着160名干部,穿越山西和河北前往山东。途中,他接手了一支队伍,扮成“土八路”,实际上是正规军。他的旅程始于山西,沿途接管部队,最终抵达山东沂水。


1939年8月,吴克华与山东姑娘张铭喜结婚,这是他与山东结下的不解之缘。

尽管张经武曾以“吃大饼”的玩笑挑逗吴克华,但吴却指出:在山东,他们无法每天享受大饼,因为日本人频繁扫荡,大饼不是每天都有。吴克华的抗日传奇生涯由此开始。

总结:吴克华在全面抗战时期,经历了多次曲折的命运转变,从上海到湖北,最终到达山东,开启了他的抗日传奇之路。他的故事充满了坚韧和决心,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的一个亮点。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抗大   铁粉   无锡   大饼   南京   武汉   山东   上海   老乡   办事处   本文   吴克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