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 大老虎 排行榜(上)-贤臣子产很善于行贿

#古籍里的历史#

第七名:乐王鲋

公元前552年,晋国首相士匄驱逐了下军佐栾盈(士匄外孙),并因羊舌虎属于栾盈一党而将其处死。叔向(羊舌肸)因是羊舌虎之兄,受此事牵连,被逮捕入狱。

乐王鲋是晋国足智多谋的大夫,与晋平公和士匄的关系都很密切。他去看望叔向,对叔向说:“我去为您求情吧。”叔向没有搭话,乐王鲋走时,叔向也没有表示感谢。

乐王鲋素性贪财,向叔向示好,本来是索贿之意,见叔向并不搭茬,于是在晋平公问到叔向是否有罪时,便答复道:“他一向不抛弃自己的亲人,很可能一起参与了叛乱。”

幸亏已退休的祁奚不顾年迈,从封邑赶到国都,先是说服了士匄,后又与士匄一道说服了晋平公,才挽救了叔向和伯华(羊舌赤)兄弟俩。

*******

公元前541年,晋、楚、齐、鲁、宋、卫、郑、陈、蔡、曹、许等国在虢地会盟。期间鲁国的季孙宿突袭莒国,占领了郓邑。楚国令尹熊围对晋国首相赵武说:“续盟尚未结束,鲁国就进攻莒国,亵渎盟约,请处死鲁国使者叔孙豹!”

乐王鲋做为赵武的助手,参加了这次盟会。他知道赵武非常欣赏叔孙豹,一定会保护他,于是私下向叔孙豹索要玉带,声称可以帮他向晋、楚两国求情。

叔孙豹视死如归,毫无怨尤,本来想拒绝乐王鲋,不过考虑再三,知道乐王鲋喜爱财货,不给他,这事就不会完结。于是召见乐王鲋的使者,将外裳的帛撕下一块给了他,并说:“带子或许太窄了。”

赵武明白叔孙豹对鲁国和晋国都没有二心,立身行事又坚守忠、信、贞、义,于是跟熊围努力周旋,力保叔孙豹。楚、晋两国在第二次弭兵之盟之后,正处于相安无事阶段,谁也不愿先撕破脸,熊围就不为己甚,放过了叔孙豹。

乐王鲋聪明多智,结交甚广,但贪于财物,先后敲诈春秋时期两大贤臣,青史留污,排名第七。


第六名:羊舌鲋

羊舌鲋字叔鱼,是伯华(羊舌赤)和叔向(羊舌肸)的弟弟。他与叔向的高风亮节大相径庭,可谓贪墨成性。

公元前529年,晋国在卫国的平丘(今河南新乡封丘县南平街)会盟诸侯,晋军四千乘战车驻扎在卫国。羊舌鲋代理中军司马,他为了向卫国索要财货,放纵手下砍柴草的士卒胡作非为。

卫国不堪其扰,便派屠伯送给叔向羹汤和一箧锦缎,诉苦道:“诸侯服侍晋国,不敢怀有贰心,况且在国君的屋檐下,哪里敢有别的念头?砍柴的士卒跟过去不大一样,谨敢请您劝止他们。”

叔向接受了羹汤,退回了锦缎,嘱咐屠伯道:“晋国有一个羊舌鲋,贪图财货没有满足,快要惹来灾祸了。至于这次的事情,您如果以贵君的名义赐给他锦缎,估计便能了结。”屠伯依嘱而行,人还没有离开叔向营帐,羊舌鲋便下令禁止了那些士卒的过分行为。

*******

次年,士弥牟出访楚国,羊舌鲋代理他的法官职务。首相韩起命令羊舌鲋审理旧案,羊舌鲋就有意从中渔利。

晋国的邢侯与雍子争夺土地,调解了很久都没有结果,罪过明显在雍子一方。但是雍子把他的女儿嫁给了羊舌鲋,羊舌鲋就以代理法官的身份,判定邢侯有罪。邢侯大怒,便在朝堂上刺杀了羊舌鲋和雍子。

羊舌鲋贪财好利,无法无天,欺凌小国,枉法乱判,终于被人仇杀。自取其咎,不得善终,排名第六。


第五名:中行寅

荀息是晋献公的谋主,是晋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相国。他的两个孙子荀林父和荀首,各自开辟了一个姓氏,荀林父的后代称中行氏,荀首的后代则称智氏。

荀林父做过四年中军将,他的儿子荀庚最高做到中军佐。荀庚之子世称中行偃,做过六年中军将,他的儿子中行吴也是最高做到中军佐。

中行寅是中行吴之子,公元前506年,他时任晋国的上军佐。这一年,蔡昭公不堪楚国的欺凌与勒索,投向晋国,并以公子元与上大夫之子做人质,请求晋国进攻楚国。

晋国召集十八个诸侯国会盟于召陵,谋划伐楚。蔡昭公本来以为就此能够报仇雪耻,谁知一蟹不如一蟹,中行寅也像楚国令尹子常一样,私下向他勒索财物。蔡国积贫积弱,无力行贿,蔡昭公就婉拒了中行寅。

中行寅敲诈没能得逞,便对中军将士鞅说:“现在国家正处于危急时刻,诸侯对我国也都有了二心,这时进攻与我们势均力敌的楚国,不是很难成功吗?如今阴雨连绵,疟疾流行,鲜虞人又不顺从,弃盟取怨,无损于楚,却会丧失鲜虞,不如拒绝蔡国的请求。自从方城一战,我们一直没能在楚国那里满足过心愿,如今倘若贸然进攻,也只能是白白地劳民伤财。”

士鞅觉得中行寅言之有理,于是代表晋国拒绝了蔡昭公的请求,这一次召陵会盟就无果而散。蔡昭公羞愤之余,转求吴国,以公子元与上大夫之子为质于吴。

吴国经过阖闾、伍子胥、孙武、伯嚭等人的多年准备,已经具备大举进攻楚国的条件。于是趁机联合蔡国、唐国,兴兵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险些灭掉楚国。晋国这个老牌盟主,在吴国的辉煌之下黯然失色。

中行寅身为六卿之一,贪财索贿,谋求私利,致使晋国丧失了拉住蔡国的机会,间接导致中原诸侯纷纷叛离晋国,因私废公,排名第五。


第四名:韩起

韩起是名臣韩厥的儿子,父子两人都做过晋国的中军将。韩起创纪录地担任正卿长达26年,连权臣赵盾都望尘莫及,因此使韩氏的势力根深蒂固。正是从韩起执政开始,晋国公室逐渐走向了卑弱。

公元前539年,郑简公出访晋国,七穆中丰氏的公孙段担任助手。公孙段一反平时骄傲蛮横的习惯,态度十分恭敬谦卑,礼仪上也没有任何违反之处。韩起于是建议晋平公,追念公孙段之父子丰对晋国的功劳,把州县的土地赏赐给了公孙段。

原来丰氏族人去晋国时,其实都住在韩氏家里,两家过从甚密,很有默契。韩起帮助公孙段请求州县,为的是有朝一日丰氏把州县还给晋国,他就有机会获得这块土地。

公元前535年,公孙段去世,其子丰施继承了卿位。郑国副首相子产出访晋国,果然替丰施把州县的土地还给了韩起。

子产的说辞是:“先前贵君觉得那公孙段是可以继承其父志的,就赐给他州县的土地,如今他无福早逝,不能长久地享有贵君恩德。他的儿子不敢继续占有,也不敢把此事禀告贵君,故而私下送给您。

韩起假意拒绝,子产劝道:“丰施担忧不能继承其父的福禄,何敢承当大国的恩赐?就算是您执政而能够延续,后人倘若碰巧有了关于田界的闲话,不仅敝邑获罪,丰施也将受到征讨。您取回州田,这是避免敝邑的过错,而又扶持了丰家。斗胆以此作为请求!

韩起不再拒绝,并把此事报告给晋平公。晋平公见这种情况,只能做个顺水人情,把州田赐给了韩起。

州县原是栾豹的封邑,栾氏灭亡后,士匄(时任中军将)、赵武(时任上军将)和韩起(时任上军佐)都想得到这块土地。三人起了一点争竞,最终均不好意思,就都明确表态放弃了。士匄死后,赵武继任中军将,他仍能坚决抵制住诱惑,未曾染指州县。

赵武去世后,韩起接任中军将。如今他拐弯抹角,长期迂回,终于得到了州田。想起先前说过的话,毕竟有些不安心,就用州田换取了乐大心的原县。

韩起身为一国首相,谋求私利,虽然迂回曲折,极力掩饰,终于带坏了晋国的风气,促使晋国六卿愈加各谋其私,为害深远,排名第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晋国   楚国   公孙   之子   中军   臣子   中行   公元前   首相   诸侯   老虎   善于   土地   春秋时期   排行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