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去拜佛,问方丈:朕要下跪吗?方丈回答8个字救了全寺的人

洪武十年那一天,朱元璋外出寻访时,恰好遇到了一座寺庙。回忆起过去的经历,朱元璋陷入了沉思,默默思索了许久。突然,他突然叫住了众人,要去寺庙还愿。

寺庙的方丈看到来者竟然是皇帝,震惊之余,连忙召集庙内的僧侣,前来迎接当朝圣上。

方丈虔诚地行了一礼,问道:“陛下这次来是为何事呢?”

方丈尚未猜透朱元璋的意图,却意外地被抛出了一个沉重的问题。

“朕需要跪拜佛祖吗?”


老练的方丈深知,朱元璋的问题必然不简单。

他知道答得好,未必能得到丰厚的赏赐,但答不得好,很可能连全寺僧人的性命都要不保。毕竟谁都知道朱元璋那段不愿提及的过去。

方丈在惶恐中,想起了往日的僧录赞宁与宋太祖赵匡胤之间的一番较量。

短短片刻,八个字脱口而出。

朱元璋听后心满意足,随后简单地巡视了寺庙,便与众人一同离去。

于是,“方丈八个字救下全寺僧人”的佳话流传开来,并且流传至今。

那么,方丈所说的那八个字到底是什么,竟然让多疑嗜杀的朱元璋心悦诚服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从小是个贫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本就困难。也许是上天看不惯元朝统治者的行径,在朱元璋成年前(古代男子成年约14岁左右)频繁出现各种天灾,如瘟疫、旱灾、蝗灾等,接连不断。

元朝应该灭亡才对,面对这种情况,元朝统治者们没有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只顾自己的享乐,最终导致灾情恶性循环。

连续的灾难和元朝的不作为,朱元璋一家也遭遇了巨大的困境。他的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逝者已矣,但生者更加困难,面对广袤无垠的旱地,面对无法想象的残酷食物匮乏,一切都堪比人间炼狱。


朱元璋很聪明,他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生存下去只能寄托于宗教信仰。他知道寺庙受人信仰,即使是在灾难年份,寺庙中的和尚也不会受到太大波及,不然人们最后的一线希望也会破灭。

遗憾的是,他找寻了多个寺庙,都被拒之门外,拒绝的原因五花八门,各种借口。然而,有一位寺庙的方丈看到朱元璋后,却收留了他,原因也十分简单,方丈觉得朱元璋给人一种不凡之感,将来会有出息。于是,朱元璋成为了一个和尚,暂时解决了温饱问题。


朱元璋顺利进入了寺庙,并被赋予法号“如净”。然而,在寺庙生活并不轻松。每天一大早,他就被领班大和尚唤醒,去干活。

有时是去打水,有时是去砍柴。完成这些任务后,他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就得匆忙去听早课,听方丈讲解那些晦涩难懂的经文。如果稍稍懈怠,就会遭到严厉的处罚,甚至可能没有饭吃。

在那段时间里,他听方丈说只要虔诚向佛祖祈求,一切心愿都会得到满足。于是,他经常跪在佛像面前,诚心恳求佛祖给他一顿饱饭。


但最终,他不仅没有得到食物,反而再次流离失所。因为寺庙的菜地歉收,无法养活这么多僧人,方丈只好打发僧人出去化缘,朱元璋再次成为无家可归的漂泊者。


离开寺庙后,朱元璋漂泊了三年。在这三年中,他积累了许多经验和见识。当时,元朝的统治即将崩溃,起义军队在中原地区四处涌现。

接到儿时好友的邀请后,他加入了郭子兴的红巾军,从一名普通士兵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历经十多年的征战,他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了九五至尊。


成为皇帝后,朱元璋的身份自然与以前不同,作为真命天子,他有资本傲视万物。

有一次,他去寺庙拜佛,寺庙方丈自然要热情接待。在一阵寒暄之后,朱元璋看着佛像,陷入了矛盾。

因为他已经今非昔比,当他向佛祈求保佑时,他是否应该跪拜佛祖,这使他陷入了困扰。

他凝视着眼前的佛像,陷入了沉思,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既然自己想不明白,他决定向对方求助,于是他问方丈:

“我需要跪拜吗?”

方丈一听到这个问题,后背不禁冒出冷汗,这显然是个陷阱。

按照他们出家人的思维,众生平等,即使是皇帝,也是众生之一,自然需要跪拜。但朱元璋不同,他是皇帝,如果让他跪拜,那就会挑战他的权威。


面对这个难题,方丈思索片刻,脱口而出八个字:“见在佛不拜过去佛。”

这句话的意思是,朱元璋是面对现在的佛像,无需向过去的佛像跪拜。

方丈的回答非常机智,既保证了朱元璋作为皇帝的尊严,又解释了皇帝无需跪拜的原因,可谓一举两得。

朱元璋听完方丈的回答,非常满意。毕竟,方丈给了他身为帝王的面子,同时也没有贬低佛祖的地位,他当然不会得罪寺庙众人。

从成就来看,朱元璋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几位君主之一。


在他三十一年的统治下,朱元璋亲力亲为,处理政务,同时还建立了一系列制度和典章,为明朝近三百年的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即使如此,朱元璋仍然有许多被人们所诟病的地方。

其中,对功臣的态度引发了最多的争议。

据了解,朱元璋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大规模屠杀曾经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其中包括被他称之为“吾之子房”的刘伯温。

正是由于对功臣的屠杀,人们对朱元璋的看法总是褒贬不一。

那么,对于朱元璋的一生,各位看官又有何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方丈   元朝   僧人   佛像   功臣   佛祖   寺庙   和尚   皇帝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