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里,走出不一般的钢琴教师

近日,湖南长沙,“让爱传出去”孙午梦想音乐会举行。这是一场公益音乐会,如今已是一名专业钢琴教师的她,为一群和自己一样的孤残儿童,弹奏起爱的音符。

让爱传出去,是这场音乐会的主题,也是孙午给自己的人生课题。她说,从在台下孩子们专注的眼光里,好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被爱照亮的人,终成为了照亮别人的光。

蹭钢琴课的女孩

和她“遥不可及”的梦

舞台上,一道追光亮起,孙午挺直背脊、深深呼吸,旋即,她双手高高抬起,只见黑白琴键上手指翻飞,乐音如溪流潺潺绵延不绝,动人的音符里,流淌出的不止是对音乐的沉浸与挚爱,更有对命运的不屈与执着。

观众席里,有人悄悄落泪,有人欢呼鼓掌。

在观众席悄悄抹泪又倍感自豪的,有孙午的“嗯妈”(长沙话“妈妈”)——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党委委员、工会主席叶彩霞。一路见证孙午的成长,在她看来:“孙午的梦想不单是她一个人的梦想,更让其他孤残儿童看到了希望和曙光。”

患有先天性双脚马蹄内翻加马弓足的孙午,从小在福利院长大。

她不知道父母的模样,也不知道成长路上自己摔了多少跤,面对了多少异样的眼光……经历5次大手术、2次小手术,通过漫长艰辛的康复训练后,孙午才告别轮椅,可以靠拐杖走动。

职高毕业后,孙午梦想着独立自主的生活。路遥曾在作品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幸运的是,孙午走出了改变人生的关键几步。

2012年的一天,孙午看到福利院小伙伴学琴,跳跃的黑白琴键、动听的旋律令她如痴如醉。自此,每当小伙伴学琴,她都默默在一旁“蹭课”,然后回去偷偷练习。

那时,她觉得,这个梦遥不可及。

孙午没想到,义工林老师资助了她第一期的学琴费用!

那一年,她24岁,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三年半拿下钢琴专业十级证书

“奇迹”背后的汗水与爱

没有音乐基础,更错过了学习钢琴的最佳时间,但孙午却铆足了所有力气学习:

没有独立练习的钢琴,她每天清晨6时起床,用福利院的公共钢琴“抢”着练习;

她的手比较小,脚踩踏板也非常辛苦,她就花更多的时间反复练习,一遍不行,就练习十遍、二十遍,甚至百遍千遍。

“虽然在福利院长大,但我的生命中从不缺少爱。”这句话孙午常常说起。

这些“爱”,其中很重要的一份,来自90后志愿者陈红丽。

孙午如此概括她和陈红丽的关系:上课时,她是老师;算年龄,她是妹妹;生活中,她是闺蜜、是亲人。

原来,爱心人士资助的一学期钢琴课程结束后,每次100元的上课费用让孙午犯了难。

2014年,陈红丽来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做志愿服务,偶然得知孙午学钢琴的愿望,从事艺术本职工作的陈红丽自告奋勇,免费当起了孙午的老师,从那时起,每周四她都风雨无阻地到福利院教孙午弹琴。

从此,每周四成了孙午最盼望的日子,每次上课前,腿脚不便的孙午总要早早来到一楼大门口等待陈红丽,这也让陈红丽在感动之余下定决心:“一定要教好她。”

从一周一堂课,到两堂、三堂,陈红丽不断给孙午“加餐”,每逢钢琴考级的前夕,甚至天天上课。孙午也没有辜负陈红丽的指导,进步飞速,“一般学生考完专业十级至少需要5年,她只花了3年多。”

眼看孙午的钢琴越练越好,陈红丽又劝她从事钢琴教学。从周末兼职培训到专业老师,短短1年多,孙午就成功完成从钢琴学习到钢琴教学的转型。

因为钢琴,因为这一路邂逅的爱心,孙午终于实现了当初的梦想——走出福利院,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

陈红丽第一次见到孙午时,她说话的时候都不敢抬头看。如今,她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小午老师”,教过的学生已经超过100名,学生里,既有四五岁的孩童,也有年过五旬的市民。

孙午说:“现在我可以很骄傲地说,我不仅会弹钢琴,还是一名钢琴老师。真的,我的这一生就因为钢琴再次反转了,我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来努力赚钱养活自己!”

“钢琴家海顿曾经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陈红丽说,这一点,她在孙午的身上看到了,也在她和孙午一起帮助的那些孩子身上看到。

“让爱传出去”

被爱照亮的人成为别人的光

这是时隔5年,孙午第二次走上钢琴独奏舞台。她的人生梦想有了新的目标:“我的人生因钢琴而反转,希望我的经历能鼓励更多孤残群体,在勇敢追梦路上掌握一技之长,用奋斗改变命运。”

“这次演出,明显感觉到孙午更成熟,也更自信了。”舞台上,孙午的演出正酣;舞台下,邓立伟不时拿起手中的对讲机,与其他工作人员对接流程。这已是他第二次以统筹人身份为孙午的音乐会保驾护航。他的眼神中满含感动和欣慰。

2016年,朋友们为孙午举办了小型独奏会。2018年,孙午踏上长沙音乐厅的舞台,举办了钢琴音乐会。这次大家讨论良久,将主题定为“让爱传出去”。

“如果说上次音乐会是以孙午的成长故事为主线,那么这次的定位则是‘孙午和她的朋友们’。”邓立伟介绍,此次音乐会全程参与的演职人员有200余人,既有福利院的孤残人士,也有孙午的学生和社会爱心人士,大家因为梦想而“集结”。

“特别是福利院社工部的哥哥姐姐们,每次最辛苦的就是他们。”孙午说。曾经孙午是他们呵护的宝贝,如今他们是走在同一条路上的伙伴。

2018年初,长沙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启动“孙午梦想基金”公益项目,联合长沙市慈善总会发起“我有一个梦想”的筹募活动,上千人次和团体为项目捐款,筹集爱心款近20万元。在“孙午梦想基金”的支持下,孙午得以两次走上大舞台,举办钢琴演奏会。

2018年至今,项目还支持开展孤残儿童、青年的才艺培养和艺术体验活动,成立孤残青年辅助性就业项目——七彩手工坊,助力孤残青年圆“艺术梦”“就业梦”。

5年过去,在孙午的带动下,更多梦想正在拔节生长:

孤残青年蔡丽已完成3本小说的撰写,秀秀和达达正在学习古筝,七八位青年每周能固定上两次书画课,十余名青年在七彩手工坊可凭借自己的手艺赚取经济收入……

舞台上,当《让爱传出去》的旋律唱响,灯光次第点亮,如同一个个璀璨而又触手可及的梦想。灯光下,一张张感动而充满希望的脸庞熠熠生辉。

从福利院长大到融入社会,从坐轮椅到拄拐杖走动到成为专业钢琴老师……孙午的“反转”人生,令人感佩,更是为孤残人士带来自强不息的力量。

“让爱传出去。”这是孙午和她的朋友们共同的心愿。待这场爱的传递,有更多人加入进来,用爱驱散黑暗,让更多孤残孩子有机会“反转”人生。


— END —


来源 | 长沙晚报

统筹 | 周彩丽

《教育家》杂志投稿邮箱:gmjyjzz@126.com

新媒体投稿邮箱:jyjzzxmt@126.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长沙市   钢琴   孤残   福利院   音乐会   福利   老师   青年   梦想   教师   人生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