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咖啡半杯冰?高价茶饮不应沦为“水货”

“点到手的咖啡发现三分之二都是冰块,只喝了几口就没了。” “想要点一杯去冰的饮品,结果店员说只能做正常冰。”“既然冰块放得这么多,那就改卖冰得了。”……天气炎热时,各类解暑降温饮品成为消费者的刚需。然而,若那些动辄需要花费二三十元的高价饮品中掺杂的“水分”过多,那么到手的清凉显然就变了味了。近期,有不少消费者投诉称,自己买的一杯饮料半杯都是冰块,更有部分饮料店甚至拒绝消费者提出的饮品“去冰”需求,有刻意减少成本、欺诈消费者之嫌。这样的情况是否存在?记者展开调查。

记者打开被消费者投诉较多的瑞幸咖啡的点单小程序发现,大部分饮品只有冰和热两种温度选择,部分饮品的温度可选项甚至只有“冰”,且消费者无法就具体的加冰量做出选择。记者选择其中一款拿铁饮品下单到手后发现,在温度选择“冰”的前提下,咖啡中自带的冰块超过了20块,已接近杯身的一半。待冰块融化后,手中的咖啡俨然相当于多兑了半杯水,口感已经大打折扣。

这是不是普遍现象?记者随后随机走访了南京几家瑞幸咖啡门店,并实地察看了部分门店咖啡制作的流程。记者发现,大部分门店都不会专门咨询顾客需要加入冰块的量。顾客点单后,店员通常都是先用冰铲加入一定数量的冰块,再兑入调制后的咖啡摇匀。当记者询问为何不能由消费者控制所加冰块的量时,得到的回复是“冰块的配方一般是固定的,顾客如果做少冰或去冰需要单独备注”。对此,瑞幸官方客服也回应称,所有饮品都严格按照流程制作,此种选项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咖啡的口感。消费者若感觉口感不适可备注去冰或少冰。他们也会将冰块多和无去冰选项的问题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

记者发现,不仅是咖啡,不少茶饮店的加冰方式也饱受争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茶颜悦色、茶百道等多个新式茶饮品牌也曾被不少消费者投诉“掺水”过多。一杯饮料半杯冰,仅仅是一句“固定配方使得制作工序无法实现”就能够解释吗?恐怕并非这么简单。记者梳理发现,不管是咖啡、奶茶还是其他茶饮,其他各种个性化选项可以很好地实现“定制化”,比如糖分的选择普遍已经细化到无糖、3分糖、5分糖、7分糖 等多个选项,茶底、奶盖、小料也可以按需自由定制。即便是加冰块的量,同为咖啡竞品的星巴克、Costa等品牌也能够实现加冰量的自主选择,为何冰块偏偏就成为瑞幸的“标配”呢?对此,有业内人士解释,一些连锁品牌有着严格的冰块与饮料配比,来确保出品的一致性,冰块太少会影响口感。然而,正如消费者可以自主选择糖度一般,饮品温度如何,这些不应同样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的口感吗?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咨询了省消保委相关人士。

对此,省消保委认为,除冰沙、冰淇淋类饮品外,冰块本就是由制作者另外添加到饮品中,无法“去冰”的说辞难以成立,消费者如需选择“去冰”还需单独备注,是为人为增加沟通成本,若消费者对规则不了解,无异于被剥夺了选择权。此外,对“口味”的解释也站不住脚。部分消费者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吃冰,自然需要去冰或常温饮品,所谓“口感”更是千人千面,因此口味的话语权不单单掌握在商家手里。商家应当尊重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既然在饮品糖度上可以做到迎合顾客的个人口味,那么温度也应该一样。省消保委建议,冷饮加冰要有度,动辄20元、30元的价格,更应当真材实料、物有所值,不可使高价饮品沦为“水货”。消费者乐于为品质买单,企业也要厚道做生意,把差异化经营的赛道铺在质量上,实实在在提升消费者获得感、满足感。

8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发出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餐饮经营者应根据消费者的实际需要,为消费者提供“多冰”“正常冰”“少冰”“去冰”等个性化选项,并在消费者购买饮品时主动询问消费者是否需要加冰及加多少冰。若消费者对加冰量提出质疑,餐饮经营者应予以及时、正面的答复。此次“破冰行动”能否改善长期以来为消费者所诟病的饮品加冰过多问题?本报将继续保持关注。

江苏经济报记者 金 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糖度   咖啡   冰块   水货   口感   饮品   高价   选项   温度   消费者   记者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