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书都是真的吗?

#古籍里的历史#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但现实情况是,许多人即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衣冠不整他也不会去打理。

大家好我是大司徒,在我们看史书的时候总会有这样的疑问,史书上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吗?统治者和皇帝们会不会利用自己的权力去篡改历史?记录历史的史官们会不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去篡改历史?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什么人写历史会更有说服力?是历史的亲历者?还是学识渊博的历史学者?还是心思细腻的侦探?相信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

知识渊博的学者去书写历史会更全面,从更多角度去分析,侦探去书写历史会发现许多常人难以发觉的细节,亲历者书写历史更加具有可信度。

但不论是谁似乎都不那么完美。

学者看似学识渊博,但往往过于刻板教条,不敢打破成规,拘泥于现有资料不可自拔。

侦探看似能洞穿一切,但缺少专业知识和宏大视角,往往止步于细节。

至于亲历者,看似更具说服力,但往往当局者迷,甚至有个人利益牵扯其中,造成的结局往往比后人书写更加罗生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918东北不抵抗事件的始作俑者,多位历史亲历者都有不同说法?你信谁呢?

这还只是距离我们几十年的历史,千百年前的历史就只能从史书上寻找蛛丝马迹了。

实际上我们通行的史书比如二十四史,一般来讲分两种,一种是官修史书,一种是私修史书,比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类所谓前四史,都是私人修订。

而唐代之后的,基本都是官修史书,一般来讲,私修史书中作者夹带的私货更多一些,官修则更能体现统治者的意愿。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官修和私修史书没有进入二十四史,比如作为官修的《资治通鉴》和作为私修的《国榷》等等。

大家都听过这样的话,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有错吗?没错,但就我之前谈明清历史的时候说过,历史的确是个小姑娘,但你对她进行打扮,无非是对她进行粉饰或者抹黑,你不能把小姑娘变成老大爷,更不能变成猪狗牛羊。

历史当然是胜利者书写的,因为失败者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

但即使我们拥有了刘慈欣《镜子》中的模拟宇宙,我们也很难对历史做出公正的评价。

最典型的就是纣王,前段时间热映的《封神》让商纣王是否是暴君的话题又上了历史热搜。

我们谈到历史上的暴君时,有两个人物是绕不开的,一个是商纣王,一个是隋炀帝,但即使是这种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暴君,在我们讨论历史时也往往会引发巨大的争议,不光是我们,两千五百年前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有过同样的疑问,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子贡恐怕不知道,两千五百年后,自己的老师孔子也面临着与商纣王同样的处境。

新文化运动前,孔子是圣人,几乎天下所有的善,所有的好都是孔子一人所为,新文化运动后,孔子变成了孔老二,似乎中国近代所受的所有苦难都是孔子害的,但两千年前的孔子何罪于今人,又何功于今人呢?

隋炀帝和唐玄宗也是,如果他们死的早一点,那妥妥的明君圣主,但现如今,他们一个成了暴君,一个成了昏君。

面临同样处境的还有明朝的海瑞,在老百姓心中海瑞是青天大老爷,但在某些人口中就变成了,迂腐残忍的饿死自己亲生女儿的礼教暴徒。

至于真相究竟如何?这恐怕就要见仁见智了。

历史真相往往需要后人挖掘,但即使再接近真相,我们也无法深入当时,这时候,有人会寄希望于考古,认为考古是最客观,最真实的,但考古的问题是,考古资料太过稀缺,太依靠运气,而且往往过于片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之前谈秦朝历史时说过,经常有人拿睡虎地秦简来反驳陈胜吴广起义,我当时就说了,法律文书与法律执行是两回事。

两千年后如果有人挖出了一部美国宪法,据此推断,美国是一个热爱和平,人人平等自由,没有歧视的国度,你觉得这真实吗?

回到最初的问题,当权者会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去要求史官篡改历史?当然会,但就我刚才说的,他最多只能进行粉饰和抹黑。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烛影斧声到底是怎么回事?没人知道,但赵匡胤突然死了这是事实,赵光义继位了这也是事实,赵光义他权力再大,他也只能说我哥暴毙而亡,传位于我。他也不可能说这天下是我打下来的,不存在我哥这个人。

史官会不会根据自己的好恶去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也备不住。

最典型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后人经常诟病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实际上史记的真实性要分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先秦史,一方面是汉代史。

先秦史的问题没办法,因为缺乏资料,以至于司马迁要用大段大段如小说版精彩的对话来描写,但汉代史的问题许多人无法原谅,

比如司马迁对项羽的吹捧和对刘邦话里话外的贬低,以及对卫霍二人和李广的区别对待。

虽然史记中并没有像许多营销号说的那样贬低卫霍,但相比于李广,你的确可以看出司马迁在态度上是有偏差的。

南宋学者黄震就曾评价过,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你要说司马迁没有偏心,那是胡说,但即使是有偏差,司马迁也没有凭空为李广捏造功绩,给卫霍捏造黑料。

他对李广更多是从人品上,主观上进行夸奖,对于卫霍,虽然在《佞幸列传》中说俩人是靠裙带关系上位的,但也没否定二人的能力和功绩。

这就是一个正常的人该有的情感,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认为这是阶级矛盾,司马迁作为世家出身,看不起靠裙带上位的卫霍很正常,但从一个个人的角度来讲,司马迁从情感上更加偏向于李家,而对亲近汉武帝的人有看法这是再正常不过了。

当然,这也不是司马迁小肚鸡肠,这就是一个人应该有的正常情感。司马迁更多的是借用史记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点在他对刘邦和项羽的描写中更为明显,

从他将项羽编入本纪就可见一斑,很多人为了给太史公洗白,找各种理由解释这件事,但这个事他不用洗白,你越洗白司马迁本人反而越不乐意。因为太史公这么做就是在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你以为他是在吹捧项羽,实际上他就是在告诉世人,你刘家搞皇权专制,我!不同意!

明面上,秦是汉的对立面,但意识形态上,项羽才是。

不管你认不认同,司马迁的确在《史记》中参杂了许多个人情感,但这些个人情感,难道不是历史的一部分吗?

史书本身就是写史的人的情感表达,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再比如,你觉得资治通鉴算是一部史书?还是政治类书籍?我更倾向于它是一部政治类书籍,为什么很多人说读懂资治通鉴就读懂中国历史了,不是因为这本书揭露了什么历史事件的真相,而是他所要表达的观念内核。

包括现如今各位历史类的自媒体,实际上大多都是借用历史表达自己对某事物的看法。

因为历史事件虽然可以被涂涂改改,但历史的影响确实深入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深入到每一个受历史影响的人,即使千百年后,也依然如此。

不管你对秦始皇汉武帝如何评价,你能说两千年前的他们对今天的我们没有任何影响吗?

我们都知道,先秦时期列国都有自己的史官,各国也都有自己的史书,但秦始皇焚书之后,过去各国的史书都被焚毁,如今我们想再看到它们,就只能依赖于考古方面的突破了,但你说,如果考古没有发现,他们的历史就白写了吗?我觉得不尽然。

因为史书的消亡过程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过程。

我们经常诟病史书上写的与真实情况不符合但历史的乐趣就是不断的从其中挖掘真相,挖掘真相的过程是其乐无穷的,如果历史都如史书上写的一样,那也就没多少人愿意了解了历史了。

而且我们其实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历史只是一个个历史故事,但历史中真正有意思的,我恰恰认为是那些并不起眼的衣食住行,制度设计,材米油盐。

那些王侯将相们固然重要,但组成历史的大多数并不是他们。

再说回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句话,这句话本身没什么问题,但你什么史料都没看过,同你熟读史书,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虽然同样都是说这句话,但对于熟读历史的人来讲这句话的意义是更加激励自己探索历史,而对于一般的狂妄之徒,这句话会让他对历史不屑一顾。

所以我说,读史最怕的是两种态度,一种是唯史书论,认为史书里说的就是对的,不允许怀疑,一种是怀疑论,认为所有历史都是统治者为了粉饰自己抹黑敌人而编造的。这两种态度都会让你陷入死循环。

最后我们再说说学习历史的意义在哪里?

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屠龙之术,无用之学,的确,你要说历史能创造什么价值吗?并没有。它唯一的价值似乎只能是吹吹牛逼。

当然,历史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娱乐作用,也可以理解为吹牛逼,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离不开历史的加成,但仅此而已吗?

如果历史真的没有意义,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纠结西方历史究竟是不是伪造的?四库全书到底有没有篡改历史?

当年明月说:“我们从历史中吸取最大的教训就是,我们没有在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唐太宗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但现实情况却是,许多人即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衣冠不整他也不会去整理。

那历史真正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我倒认为,历史真正的意义恰恰就是镜子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照镜子并不是为了正衣冠,纯粹就是想照,难道说我们不正衣冠的话,镜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吗?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

“要了解现实就必须超越现实,要探讨历史亦不可囿于历史。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往往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漠然无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历史学最终要阐明的论题是人类的意识,对历史学来说,人类意识的内在联系,人类意识的错综复杂,人类意识的影响,正是现实本身。”

最后我再说一句,如果历史真的只是历史,那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好,我是大司徒,喜欢我的可以点赞三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史书   项羽   史记   孔子   史官   暴君   衣冠   意义   现实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