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都没有偷狗,怎么还骂她偷药呢?

说起中秋,羊也推送一点应景的,今天和大家一起聊聊嫦娥。


作为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神话女性之一,关于嫦娥的神话流传一直都蛮多的。



中秋节赏月,人们会想起她在高远的广寒宫独守空房,同情她,祭拜她。


但要认真掰扯起来她是如何去到月亮上去的,我们大部分人听到的流传甚广的传说是嫦娥奔月是因为偷了丈夫后羿的不老药。


换句话说,嫦娥一边作为神女被祭拜,一边又作为小偷,是人们眼中的失德者。




她的形象几经演变,人们对她的感情也蛮复杂。


德国作家克里斯塔·沃尔夫曾说,“挖掘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角色,重写herstory”是发现女性文学史的重要手段。

羊今天就来扒一扒,神话故事中最初的嫦娥是一个怎样的女性,以及她这些年形象演变背后的底层逻辑。




从常仪生月到嫦娥奔月

嫦娥本是创世之神




不同于现在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传说,最早的嫦娥,称为常羲(也有说是常仪),为月神。


根据《吕氏春秋》记载,“毕沅曰:尚仪即常仪。古读仪为何,后世遂有嫦娥之鄙言”。


意思是,常羲因为在古代读音是嫦娥,常羲的身体又有女性特征,后来用同音字女子旁的嫦娥代替了常羲。


常羲和嫦娥,本是同一位女性。




再来看看神话传说中常羲是干嘛的。


根据《山海经》记载,常羲本是天帝帝俊的妻子。


天帝帝俊是中原地区的天帝,人类发展到殷商时期的时候,还在祭拜他。


帝俊有三个妻子,分别是娥皇,羲和,常羲。


羲和生了多个太阳,即有了后来的后羿射日。


常羲则生了多个月亮,被称为月母,月神。


常羲不只生下月亮,她还制定了传统的时历,如今一年12个月的年历,就是由她最初创建的。




由此可见,常羲在古代神话中不但地位尊贵,还神力非凡,她最早统领了时间概念,维系了天地之间的时间秩序。


和后来流传的嫦娥奔月,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再来看看常羲变成嫦娥之后,这位女性的形象也经历了诸多演变。


汉之前的嫦娥,只是一个名为嫦娥,身份不明的仙女。


到了汉代,嫦娥的故事开始丰富起来,她开始有了一个叫做后羿的老公。




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药,最后这药却被嫦娥吃下奔月了。




嫦娥为啥会吃下这个药,原因也流传出多个版本。


最开始在《周易》里嫦娥奔月被记载为仅是偷食仙药,却不知缘何偷食。


到了屈原的《天问》中被屈原填补了此前的空白,嫦娥吃药奔月是因为后羿成了荒淫无道的君王。




他射伤了河伯并霸占河伯的女眷,要实行多妻,让嫦娥伤心不已,于是吃药离开了后羿。


还有一种说法是,嫦娥和后羿的感情蛮好,但是后羿的徒弟逢蒙趁后羿外出打猎,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情急下吞下药,便立刻成仙,飞上了天。




在这些说法中,嫦娥吃下本应该属于后羿的不老药都是有正当的理由的。


但到了汉代的《淮南子》中,嫦娥奔月第一次被记载成是嫦娥窃取了后羿的灵药。


《淮南子》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妲娥(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高诱注曰:“妲娥(嫦娥),羿妻。”


大意为:后羿从西王母处求得不死之药,妻子嫦娥偷吃而奔月。


这一个“窃”字的使用,让嫦娥的形象彻底变了。


她从一个和丈夫同心的女人变成背叛丈夫自私自利的女人。



在这一改动的影响下,汉至元明间,人们把嫦娥看作“背叛丈夫的逆妻”,多持批判态度。


大量汉画中,嫦娥以囚犯形象出现,文人笔下的嫦娥,也多为孤独悔恨形象。


比如唐李商隐诗“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宋王沂孙词“料素娥,犹带离恨”。


嫦娥在月亮上和玉兔蟾蜍在一起,是在广寒宫里忍受漫长的孤独,这种忍耐,也被解读成嫦娥应受的惩罚。



距离我们最近的一版关于嫦娥的记载,是鲁迅先生《故事新编》中的嫦娥。


在鲁迅笔下,嫦娥的形象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后羿因为超凡的射箭技术,不仅把太阳射的只剩一个,天地间的万物也被他射的几乎不剩。


每天外出打猎一天,只能给作为家庭主妇的嫦娥带回来几只乌鸦。


吃够了乌鸦炸酱面的嫦娥,最终忍不了这样无能的丈夫和贫穷生活。



类似“分手的那天天气很好,她穿着平时穿的风衣一如既往出门,却再也没有回来“。


嫦娥在一个普通的黄昏静悄悄服药奔月,后羿听了都不敢相信,还想着第二天继续找她。



到了这里,嫦娥不仅变成了家庭主妇,还嫌弃老公,背叛老公,行动起来的干脆利落的性格在这里也变成了不动声色处心积虑。


令人不得不感叹,从常羲到嫦娥,这位女性在神话中的待遇真是天壤之别。




从女神到主妇

女性的失落和被污名化



一句话总结嫦娥在神话故事中身份的跌落:她经历了女神、女人、坏女人三个阶段。


从仙女变成凡人再到人妻,不仅是失去了原来的仙界身份,还被迫背上了两性道德的枷锁。


这种女性形象的变迁,嫦娥还不是唯一的一个。


我们都知道,古代神话是初民的积极向上,乐观进取或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反映,是我们祖辈的智慧的闪光。


神话的发展也是人类历史的发展,远古时期作为母系社会,初民对女性繁衍能力的崇拜演化出了诸多女神,包括女娲黄帝炎帝蚩尤。



但随着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发展,很多神话中的女性,都遇到了和嫦娥形象类似的演变。


学术界把她们形象的演变称为:女神的失落。


这种失落,一是身份上的。


比如女娲,女娲捏造万物,本来是创世纪之母,但会冒出来盘古开天辟地与她争权。


论神话的流传,女娲造人要早的多,但盘古开天辟地的叙事出来后,变成了盘古先开天辟地,女娲再造人,还说这两个举动的先后顺序正,这…



她们失去身份并不只是说失去了本应该属于自己的title。


还有王母娘娘这种,本来她的管理能力不输给玉帝,可以和玉帝分庭抗礼。


但到了后期,就完全成了玉帝的王后,她的职责范围被彻底的边缘化去中心化。


其次,她们作为神女,还会被不断的污名化。


她们会被写的和凡人妻子一样善妒,争宠。


观看这些神话中女性形象的演变,不难看出,女神的失落,即女性的被迫沉默。



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女性地位的沦丧以及女性话语的消亡。


故事由父权书写,那么理所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男人为中心,以男人的视角为正确的。


在父权制社会里,女性是他者,是被压抑的群体即便贵为王后,却也逃不过作为一个“物件”的命运。



女性想要拥有自己的记载和叙事,必须要掌握属于自己的发声能力。


说到这里,羊不得不提一下之前写过的女书。


女书是由于古代普通女性不允许进入学堂,由此发明专在女性之间交流的文字。



女性有了自己的文字,就意味着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她们就能为自己被否定和歪曲的地方正名,就能让自己隐秘却又丰富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能自由地表达长期以来被压抑和禁锢的观念。


她们留在历史上的形象就不再是刻板肤浅失德的样子。



同样是描写嫦娥奔月后的独居生活。


我们听到的版本是各种诗词描写嫦娥过得凄苦悔恨,女书版的故事中,嫦娥过得逍遥快乐。




对比来看,两种叙事大为不同,其背后的动机,大家也不难想象。

最后羊想说,在从古到今的女性叙事中,虽然说女神已经失权,但希望现代的每一个普通女性以及后来的女性都可以通晓这其中的逻辑,明白自己本可以不失落。


希望所有的女性,都可以勇敢讲出自己的故事。


女性不是任何人类历史的边角料和任何男人故事中的配角。


女性就是人类的起源,所有的女性,都是和男性一样的宏大叙事主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后羿   玉帝   女娲   盘古   嫦娥奔月   嫦娥   女神   神话   形象   女性   袁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