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军夫妇去武汉

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日战争爆发,萧军夫妇去武汉,住在武昌水陆前街小金龙巷21号作家诗人蒋锡金家,与胡风、聂绀弩等人共同编办文艺月刊《七月》,当年11月13日,二萧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拘捕至当地公安分局,12月10日经当时驻汉口“八路军办事处”董必武营救后获释。之后,特务仍时时在其住所附近游弋、窥伺、跟踪,形势恶化。时“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李公朴邀约聘请,萧和聂绀弩、诗人艾青、田间等去任教。1938年1月间,他们至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萧红任职“文艺指导”。2月间,由于日军准备进攻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准备撤退到吉县乡芹。萧军随“民族革命大学”去吉县,萧红随同当时丁玲所领导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乘火车去了西安。二萧于是分开了。

聂绀弩在《在西安》文中说:“萧红穿着酱色旧棉袄,外披黑色小外套,毡帽歪在一边。夜风吹动帽外的长发。......她心里不安静,说话似乎心不在焉的样子,走路也一跳一跳的。脸白得跟月色一样。在临汾分手的时候......我们本来都说是到运城去玩玩的,萧军兴趣不高,就让他留下了。一个夜晚,萧军送我,萧红、丁玲、塞克、D.M(端木蕻良)到车站,快开车的时候,萧军和我单独在月台上踱了好一会。‘时局紧张得很’,他说:‘临汾是呆不住的,你们这回一去,大概不会回来了。爽兴就跟丁玲一道过河去吧!这学校(民大)太乱七八糟了,不值得留恋。’那你呢?’‘我不要紧。我的身体比你们好,苦也吃得,仗也打得。我要到五台去,但是不要告诉萧红。’”

萧军在《侧面》文中写道:“就这样决定了,让他们去运城,我留在临汾。一定要看个水落石出才能甘心......我比他们强壮。”萧军是想去五台山的,也可窥测二萧微妙关系,聂绀弩《在西安》(收入《沉吟》散文集)称:“半月后,我和丁玲从延安回来,当中多了一个萧军。他在去五台山中途折到延安,我们碰着了,一到XX中(我们所住)的院子里,就有丁玲的团员喊:‘主任回来了!’萧红和D.M一同从丁玲的房里出来,一看见萧军,两人都愣了一下。

D.M就赶来和萧军拥抱,但神色一望而知,含有畏惧、惭愧。‘啊,这下可糟了!’等复杂的意义。我刚走进我的房,D.M连忙赶过来,拿起刷子掸我衣服上的尘土。他低着头:‘辛苦了!’我听见的却是:‘如果闹什么事,你要帮帮忙!’我知道,比看见一切还要清楚地知道:那大鹏金翅鸟被她的自我牺牲精神所累,从天空一个觔斗栽到‘奴隶死所’上了!”

萧军著文说:“1938年初夏,在延安我计划要去‘五台’,当时不能成行,就随同丁玲、聂绀弩一道到了西安(西北战地服务团)。这样,萧红也正寄居在该团。正当我洗除脸上沾满的尘土,萧红在一边微笑着向我说:‘三郎——我们永远分开吧!’‘好。’我一面擦洗着头脸,一面平静地回答着她说。接着很快地就走出去了。......这时屋子里,似乎另外还有几个什么人,但当时的气氛很宁静的,没有谁说一句话。

我们的永远‘诀别’就是这样平凡而了当的,并没有任何废话和纠纷的确定下来了。这一喜剧的‘闭幕式’在由延安到西安的路上我就准备了的。但还没想到会落得这样快!这‘快’的原因,据我估计可能是萧红自己的决定,也可能是某人所主张,因为他们的‘关系’,既然已经确定了,就应该和我划清界限,采取主动先在我们之间筑起一道墙,他们就可完全公开而自由,免得会引起某种纠纷,......其实她或他估计错了,我不会,也不屑......制造这类纠纷的。在临汾和萧红分手的当时‘约定’:我们分别以后,万一我不死,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那时候你如果没有别人,我也没有别人,如果双方同意,我们还可以共同生活下去,......如果不是这样,那就各走各的路吧!”这个“如果”却是“爱情”的“墨菲定律”了,“爱情”似乎不能“如果”或“可能”之类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董必武   临汾   运城   吉县   延安   西安   特务   武汉   夫妇   纠纷   民族   大学   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