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超长待机”的十二大名将:司马懿仅列第十!

第十二位:马援

马援早年在北地郡种田放牧,成为巨富,但他不愿做守财奴,因此散尽家财,投入陇右军阀隗嚣帐下,被任命为绥德将军,参与军机决策,甚得信重。这时的他已经38岁。

建武元年(25年),马援受命出使各地,观天下英雄,结果在蜀地受到公孙述的冷遇,而在洛阳,却被刘秀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回来后盛赞光武,力劝隗嚣降汉,以致隗嚣都产生了这是谁之说客的感慨。

归顺刘秀后,马援首创“堆米为山”,为刘秀指点陇右山川形势,为平定隗嚣叛乱立下头功。

天下一统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他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北击乌桓,官至伏波将军,功封新息侯,被世人尊称“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更是令后人崇敬,建武二十四年,武陵郡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结果全军覆没。62岁的马援请缨出征,为讨得这份差事,他披甲持兵,飞身上马,顾盼自豪,刘秀深受感动,允之。后马援于讨伐途中染病去世,享年64岁。因梁松诬陷,死后被刘秀收回侯印,直到章帝时才被追谥为“忠成”。

马援从38岁为将,至病逝岭南,武将生涯有26年。他虽然以老当益壮出名,其实待机时间并不算长。

第十一位:阿术

兀良哈·阿术,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父祖三代均为名将。

元宪宗二年,18岁的阿术就随父从军,在平定大理的战事中,“率精兵作候骑”,担任开路先锋,屡立奇功。

宪宗九年,25岁的阿术又参与了对南宋的万里远征,《元史》记载,在宋境,阿术随父转斗千里,“大小十三战未尝败北”。

至元四年,33岁的阿术作为元军总指挥主持了襄阳之战。阿术“观兵襄阳”,筑长围建城堡,切断水陆援道,采取长期围困之策,“俟其自毙”。

随后的四年,南宋多次派出大军援救,襄阳守将吕文德也多次率军突围,都以失败告终,后期阿术调整战略,以围城打援为主,南宋为援襄阳损失了近30万兵力,到最后元军南下时,宋廷甚至拿不出一支像样的军队来。至元十年,孤立无援的吕文焕选择投降,元军占领襄阳。

拿下襄阳后,阿术又成为灭宋的总指挥,率十万兵马伐宋,之后元军拔新城、复州、汉阳,下扬州、泰州,一路所向披靡,攻入临安,灭亡南宋。

灭宋之后,阿术被忽必烈拜为左丞相,镇守淮南重地。至元二十三年,阿术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至哈剌霍州,病卒,年五十四。

阿术一生南征北战,参与降交趾、平大理、收服诸部、征南宋等战役,从18岁从军至54岁病逝军中,36年间,一百五十余战,从未败过。

第十位:司马懿

如果问三国时期谁的待机时间最长,无疑是司马懿。

司马懿虽然入仕时间较晚,已经29岁,但他确实活的比较长,活了72岁,相比后面几位名将,寿命的绝对值虽然不是最高,但因为他熬死了同时代的诸多牛人,所以给人以寿命很长的感觉。

他的大老板曹操死了,他没死;小老板曹丕死了,他也没死;甚至小小老板曹睿都死了,他依然还活着!

同时代的谋士诸葛亮、郭嘉、荀彧、贾诩、许攸、程昱都死了,他还是没死,你说他是不是三国待机时间最长的人?

第九位:俞大猷

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他历仕三朝,一生坎坷,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囚徒。他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身经百战,战功显赫。《明史》说他:“负奇志”、“忠诚许国,老而弥笃。”

俞大猷是武举出身,嘉靖十四年,28岁的俞大猷考中武举,授千户,守御金门,此后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

万历八年,76岁的俞大猷连上三疏,请求告老。归乡后,仍亲身上校场训练乡兵。

俞大猷戎马生涯有48年,可谓超长待机。

第八位:冯子材

冯子材武艺高强,15岁时开始练剑,20岁就已经学有所成,据说有百人之敌,此后以保镖为业,直到32岁时在广西聚众反清。次年随天地会领袖刘八接受招安,擢升为千总。后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一路高升至广西提督,这时的他已经46岁。

此后近20年,冯子材一直活跃在越南边境,忙于扑灭广西、贵州等地的反清农民起义,60岁时曾率军入越讨李扬才,全歼李军并生擒李扬才后率师回国。

63岁时再次回到广西任提督,65岁时解甲归乡。但当1883年法国悍然挑起中法之战时,他又临危受命,以近七旬高龄,亲临前线,甚至冲入敌阵,与法军进行白刃战,大败法军,史称镇南关大捷。

从越南凯旋后,冯子材又率军赴琼州,平定黎民起义。光绪二十年,中日战争爆发,冯子材驻节镇江,以备战事。光绪二十二年,中英片马争界交涉事起,冯子材调任云南提督,稳定了云南局势。义和团运动爆发后,他自请率师勤王,清廷没有同意。光绪二十八年,84岁的冯子材再次告病还乡。

光绪二十九年,广西钦廉会党作乱,两广总督请冯子材出山,结果冯子材刚刚招募新兵训练成军,准备率两个儿子扶病远征,却突然病危去世,享年八十六岁。

从32岁反清开始,至86岁训练团防,冯子材的武将生涯足足有54年。

第七位:李勣

不同于大器晚成的李靖和苏定方,李勣可谓是年少成名,17岁就参加瓦岗军,年20便为天下大将,22岁阵斩隋朝名将张须陀,刚满27岁时,就已经帮助李世民一统天下,35岁更是成为一路主帅与李靖联手上演千古名局阴山之战,他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年轻的一位。

李世民去世时,他刚55岁,而且又活了21年,贞观时期仅是他的上半场。到了高宗朝,作为唯一懂军事的顾命大臣,李勣主要负责对外战略,而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高宗朝的疆域是唐朝最广大的,甚至超过了玄宗时期。可以说,这主要是李勣的功劳。

另外,李勣也并不是高居庙堂,74岁时,被李治任命为辽东道行军总管,远征高句丽,获一百七十六城,六十九万七千户。

李勣从17岁出道,35岁当统兵大将,至挂帅灭高句丽,统帅生涯有38年,戎马征战56年,可谓超长待机。

第六位:郭子仪

郭子仪的一生可以用几个数字勾勒出来:戎马一生,为国平乱,二复西京,八子七婿,尽仕朝堂,八五高龄而终,墓加十尺,生前死后,哀荣始终。作为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史书对郭子仪的评议是:“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

郭子仪是历史上著名的老将军,从25岁以武举异等入仕,52岁升任大将军,历经八载安史之乱,68岁深入回纥军孤身退敌,72岁在灵武击破吐蕃,82岁乞骸骨。戎马近58年,是史上超长待机的名将之一。

第五位:廉颇

因为一句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这个名字成了古代老将军的代名词。

廉颇的生卒年史书中并未明确记载,但秦赵“长平之战”时他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

十年后,廉颇还离赵投魏,成为魏国上卿。廉颇在大梁住了很久,因赵国多次为秦所败,所以又打算请回廉颇,但又担心其已老,便派使者一探究竟。廉颇特意一饭斗米,肉十斤,披甲上马表示尚可为国效力。此时的廉颇已经快八十岁了。

后来他还又跑去楚国寻找机会,被楚王官拜上将军,虽然未获重用,但其雄心不减。最后老死于楚地,葬于寿春。

大概估算,廉颇戎马也有近60年,算得上战国时期待机时间最长的名将之一。

第四位:王翦

相比廉颇,王翦的待机时间也不遑多让。

他攻赵时是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他68岁;

秦王政二十一年,王贲攻燕时,时年78岁的王翦“谢病老归”;

秦王政二十三年,秦将李信伐楚失利,“秦王复召王翦”,王翦此时已是80岁高龄;待到王翦挂帅出征,率军灭楚,81岁。

秦始皇东巡,登琅玡台时,85岁的王翦依然跟随。

此后,王翦的经历不详,但其戎马生涯也有60余年。

第三位:苏定方

苏定方是大器晚成的代表,虽然名满天下时已经年近古稀,但他出道极早。15岁时,就追随随父亲苏邕,领乡兵数千人,讨伐贼寇,“数先登陷阵”。20岁就替父职,阵斩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大破邯郸叛军首领杨公卿。

隋朝末年,苏定方投奔窦建德、刘黑闼义军,屡建战功。贞观初年归李唐,随李靖北伐东突厥,在夜袭阴山一役中,苏定方率二百精骑突袭突厥牙帐,颉利仓皇遁去,“余党悉降”。

阴山一战后,苏定方因为替李靖背锅(靖军无纲纪,致令虏中奇宝,散于乱兵之手),整整沉默了25年。直到高宗上位,63岁的苏定方才再次在史书中出现,跟随营州都督程名振远征朝鲜半岛。

苏定方第一次当统兵大将已经是657年,当时他已经65岁了。程咬金由于在第一次西征中畏敌怯战被免职,苏定方得以挂帅出征,结果曳咥河一战,一万唐军大破十万突厥,斩首数万级,名震天下。

西突厥灭亡后,苏定方又于显庆四年平葱岭(67岁)、显庆五年夷平百济(68岁),龙朔元年征伐高丽(69岁),短短四年就“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完成了大多数名将一辈子也未必能完成的奇功。

乾封二年,苏定方在安集大使任上病逝于凉州前线。

从15岁出道至76岁病逝,苏定方待机时间长达61年。

第二位:赵充国

西汉寿命最长的名将,也是一代福将。

赵充国从军是在元狩四年,当时的他年仅17岁,因擅骑射初任骑士,后补为羽林卫。卫霍死后,匈奴未灭,武帝只能从下级将领中提拔主帅,赵充国幸运被选中。

天汉二年,武帝派赵充国、李陵以及李广利三路大军攻打匈奴,主帅为李广利,李陵和赵充国则各带3000人,以为偏师,最终李陵被俘投降匈奴,赵充国则带着100多名勇士救出了深陷重围的李广利,被武帝亲切接见,授车骑将军长史。

后来赵充国又以大将军护军都尉的身份平定武都郡氏人叛乱,出击匈奴俘获西祁王,升后将军。

元平元年,赵充国与大将军霍光一起拥立刘询继位,由此得到了宣帝无条件的信任。

前73年,63岁的赵充国领三万骑兵从酒泉出兵北讨,他出塞一千八百多里,在候山大败匈奴。次年,匈奴十万骑兵反攻,赵充国又率四万骑兵驻守五原,匈奴摄于其威名,罢兵而去。

前61年,羌人叛乱,年逾七十的赵充国奉命督兵西陲,宣帝命他“引兵便道西并进”,铁血征服羌族各部。

赵充国对此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应严惩主谋先零部,宽恕胁从破、开等部,择良吏以慰羌民。于是他先是以将在外为由,拒不奉诏,然后两次上书陈述厉害,最终宣帝无奈,“纳其策”。

于是赵充国驱逐在叛乱中叫的最欢的先零羌,对其余部落则秋毫无犯,最终羌乱“不烦兵而平”。

然而,赵充国平叛回朝后,宣帝却犯了难,因为老将军功劳虽高,却对羌人杀伤不大,这叫朝廷如何封赏?赵充国却笑道:“封侯非我意,但愿海内平。”对朝廷的封赏一概不受。

宣帝由此更加信任赵充国。

赵充国80岁时,要求致仕,宣帝不肯,直到他三次上书,宣帝才依依不舍放其归家,此后六年,宣帝经常派使者慰问,并且一遇到“四夷”问题,必然向老将军咨询,直到前52年,八十六岁的赵充国去世。

赵充国自17岁从军,80岁致仕,待机时间长达63年。

第一位:赵佗

秦始皇南征百越的将领,南越国的开国皇帝,伟人曾说他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赵佗自小参军,具体是哪一年史书并未记载,但应该不会晚于前222年,当时的他仅有18岁,因为三年后,他就已经作为屠睢的副将率50万大军出征百越。

屠睢死后,赵佗成为岭南的太上皇帝,他杀死了秦朝安置在南海郡的官吏,禁止秦军北上平乱。

秦朝灭亡后,赵佗又起兵兼并桂林郡和象郡,建立“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汉朝建立后,赵佗在陆贾的劝说下,接受刘邦赐予的南越王印绶,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称臣奉贡。

后来吕后掌权,开始与赵佗交恶,并派兵攻打南越国,赵佗随即脱汉自立为帝,直到公元前137年,也就是汉武帝建元四年,赵佗才去世,活了104岁。他的所有儿子都没活过他,只能把皇位传给孙子。

赵佗的一生,不仅熬死了自己的儿子,熬死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秦二世胡亥,还一口气熬死了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前少帝、后少帝、汉文帝以及汉景帝这六位汉朝皇帝,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武将实至名归,共有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至元   南越   阴山   名将   秦王   襄阳   光绪   广西   匈奴   将军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