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杂了、受凉了,肠胃“节日病”怎么办?中医西医齐支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徐媛 通讯员 曹晗 刘美红)小长假里,吃喝玩乐打乱了身体原本的节奏,可能引发各种紊乱。加上近日长沙秋凉容易造成腹部受凉,国庆小长假里,医院急诊室里多了一些闹肚子的孩子。假期里肠胃闹“节日病”怎么办?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医生提醒,在亲朋聚餐频繁的节假日里,孩子的饮食健康不要放松,小心放纵过后,肠胃病也紧接着找上门来。

儿童腹泻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及非感染性腹泻,腹泻的治疗是以止泻对症、补锌、补液预防脱水、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为主,若为特定的细菌性病原体感染则需加用抗生素治疗。

孩子腹泻,防止脱水特别重要,腹泻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从而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最初并不太容易发觉孩子脱水,等发现孩子脱水时,孩子可能情况已经较为严重。如果孩子有以下情况,就要注意可能发生了脱水:1.尿的次数、尿量的减少或者尿布比平常轻;2.疲倦、烦躁或意识模糊;3.口干舌燥(口渴);4.哭时无泪;5.婴儿头顶的软点(前囟)、眼窝凹陷;6.孩子末梢循环不好,四肢末端发凉。

小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惊慌。对于不伴有发热症状的腹泻,可以先观察然后给予简单饮食,如吃点清淡的米粥、面条,加点少油的青菜等。但是对于伴有发热症状的腹泻,化验便常规和轮状病毒特别重要。尤其当小儿出现水样或者蛋花汤样便时,家长们要警惕孩子是否感染了病毒性肠炎。

若孩子有以下情况的发生,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1.孩子未满6个月;2.孩子有基础疾病(例如,心脏或肾脏问题、糖尿病、早产史);3.脱水程度加重;4.精神不佳,昏昏欲睡或烦躁不安;5.剧烈的呕吐无法补充液体;6.腹泻或呕吐物中有血;7.严重的难以缓解的腹痛或者小婴儿的异常持续哭闹;8.症状没有缓解(比如呕吐超过1至2天,腹泻超过2周)或者家长觉得病情正在恶化。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很多幼儿出现易发热、呕吐、腹泻的症状,多半要警惕秋季腹泻。

“中医认为,儿童腹泻发病原因很多,主要为感受外邪,或者内伤饮食,脾胃虚弱;其病位主要在脾胃;病理因素主要为湿滞。治疗上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针对病因不同,分别用解表化湿,消食导滞,健运脾胃等法。”湖南妇女儿童医院中医儿科副主任医师邓玲华解释孩子秋季腹泻易发的原因。

针对假期及秋季易发的小儿腹泻,邓玲华也推荐中医的内服以及外治方法进行调理。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小儿泄泻的主要手段,根据孩子的症状辨证论治,给予对症的中药内服,具有解表驱邪,运脾化湿的作用,达到止泻的目的。

脐贴,是将中药贴敷在神阙穴(肚脐),经肚脐透皮吸收透入经络、血脉,起效快,作用安全,激发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功能,适用于:腹泻、腹胀、腹痛等。

小儿推拿通过特定手法作用于孩子体表的特定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起到散寒化湿,温中止泄的作用。

对于腹泻,艾灸疗法可以借助灸火的温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帮助孩子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的目的。

相关链接:

1.如何预防小儿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饮食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食物,不要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要卫生。

(2)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及小儿有病时断奶,遵守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3)加强户外活动,注意气候变化,防止感受外邪,避免腹部受凉。

2.孩子闹肚子,家长可以这样做

(1)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脾胃负担。对吐泻严重及伤食泄泻患儿暂时禁食,以后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增加饮食量。忌食油腻、生冷及不消化的食物。

(2)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泄泻变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儿童医院   目的   脾胃   经络   西医   肠胃   小儿   秋季   症状   中医   节日   作用   饮食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