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退人员过渡性养老金,只重算不补发?江苏回应了!

进入十月,关于养老金重算补发的讨论依然在持续发酵。

日前,江苏省企业退休员工群体内流传一则消息称,江苏省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将只进行重新计算而不会进行补发,引发广泛关注。

这一消息的真实性如何?仅进行重新计算而不补发的做法是否可行?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8月21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企业退休员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调整诉求,做出了回应,释放出两点关键信息:

第一,1996年开始执行的推算储蓄额的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办法,是在国家授权并结合实际情况下制定的。换言之,该计发办法合法合规。

事实上,早在1996年江苏省就制定了独特的推算储蓄余额法计算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

当时考虑到,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低于养老保险个人记账利率,这样的计算方式可以使江苏的企退休金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符合当时的政策需求。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记账利率逐渐被个人账户实际年增长率超越,两者的“剪刀差”日益明显。

这才导致相同工作年限的江苏企业退休人员,直至现在,其养老金水平只有全国统一方案的70%左右。

第二,强调将加快开展调研,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这意味着政府已经意识到过渡养老金存在差距,并正积极研究如何解决,这无疑是企业退休员工们乐于听到的好消息。

政府的回应虽然并未明确表示是否会补发养老金差额,但至少表明了积极作为的态度,这为退休员工的诉求提供了一线希望。

如一位退休职工王大姐说到:“政府的回应让我看到了问题得到重视的迹象,这已经是个好的开端。我相信经过反复讨论沟通,会找到一个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鉴于江苏省企业退休人员规模巨大,目前仅重新计算而不补发的方案,无疑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首先,从法律层面而言,现行的过渡养老金计发办法并无违法之处,当年制定该办法也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综合考虑了各方情况。虽然与其他地区的计算方式存在差异,但这不意味着就属于违法行为。

其次,从经济层面来看,仅江苏省就有800多万退休企业员工。如果全面补发养老金差额,按每人300元计算,一个月的支出就高达24亿元。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财政负担, 甚至可能会挤占其他民生支出的财政空间。

再者,从退休人员的情绪稳定来看,重新计算但不补发也较为符合部分退休人员的心理预期。

如李大伯表示:“我也希望能多拿点钱,但现在要补那么多年的账,政府肯定吃不消,只要今后发放标准合理就行。”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仅重新计算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进一步优化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快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消除地区差异。

2. 加大对关键时期退休人员的照顾力度,对老弱病残人员可酌情给予补贴。

3. 建立养老金动态调整机制,实现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4. 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加强政策执行监督,保障退休人员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从当前情况来看,江苏仅重新计算企业退休人员的过渡性养老金而不予补发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但这只是一个折中方案,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养老保障政策,真正实现对退休人员的公平对待。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研究,争取早日找到一个让更多人满意的解决之道。

让老有所养是整个社会的责任,也是衡量一个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与我交流讨论!#养老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过渡性   养老金   江苏   江苏省   差额   员工   办法   人员   方案   政府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