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科技”,上海科普场馆这样演绎科学故事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0月7日电(记者 陈爱平)24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项目近日在北京获得授牌,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是其中之一。近日,第29届西娅奖(Thea Awards)在美国颁奖,上海天文馆获得“杰出成就奖”。

“文旅+科技”的沉浸式体验,是以上海科技馆为代表的中国科普场馆讲好科学故事的“密码”。

小朋友在上海天文馆参观。新华社发(郑佳庆 摄)

以音乐为例,上海天文馆音乐创作者史蒂芬·贾维特对记者介绍,上海天文馆的音乐设计与场馆主题、展陈相互配合,给人们带来沉浸在宇宙中的体验。

例如,在“家园”展区的“行星八音盒”展项,音乐创作者为每颗行星赋予了不同的“音乐性格”——地球的主题音乐就像是摇篮曲,火星的主题音乐比较激进,金星的主题音乐优美俏皮。“宇宙”展区的“时空”区域由两个空间构成,旋律音乐在两个空间中播放,营造出一个相同声音环境,但又如同每个空间都有自己的沉浸式音响系统。

“我们希望音乐与博物馆融为一体,让参观者感受到宇宙的伟大,也激发他们探索更广阔的未知世界。”史蒂芬·贾维特说。他还对天文馆内展陈的艺术装置和智慧技术的应用同样印象深刻。

游客在上海天文馆参观。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上海天文馆自2021年7月开馆以来,两年间接待观众共计140.47万人次。最新上线的“上海天文馆数字孪生平行世界”全面赋能科普展陈、观众服务、场馆治理。

在管理方面,“平行世界”对接场馆客流、展项、安防、消防、环境、能耗等12个系统,实现态势全面感知。在服务方面,场馆打造信息服务看板,为游客提供实时、直观的场馆运行态势,帮助游客合理安排参观路线。在展示方面,“平行世界”模拟在春日繁花盛开、冬季银装素裹、夜幕璀璨、雨雾朦胧等场景下的上海天文馆,让人们阅尽建筑之美;结合自然节气、太阳光照、建筑光影、科普知识,巧妙延伸虚拟空间和知识空间,多形式呈现展陈之新。

参观者在上海天文馆“家园”展区内一个月球模型下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据介绍,上海天文馆以“建设国际顶级天文馆”为目标,发扬“创新精神”和“奋斗精神”,秉持精心设计、匠心打造、用心管理的理念,努力探索一条科学展示的创新之路。上海科技馆副馆长忻歌认为,让观众通过探索收获“直抵心灵”的体验,需要具有主题特色的建筑空间、权威丰富的科学内容、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环境氛围、精心设计的观展路线、精彩多元的展品展项、以人为本的服务等多种因素所构成的综合感受。

继形成科普集群,上海科技馆正在探索将文化和科普深度融合。随着故宫博物院、上海科技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基于这项合作的首批“科技与文化融合”科创教育课程也在上海发布,为青少年带来更多科创教育体验。

“与许多海外的科普场馆直接介绍知识不同,中国科普场馆体现出传统文化和东方审美。”史蒂芬·贾维特坦言,相信更多海外游客也会爱上中国科普场馆。

来源: 新华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场馆   上海   天文馆   展区   中国   科技馆   游客   科学   故事   主题   科技   音乐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