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贤臣择主而事?两位三国顶级人物的跳槽经历让吕布都汗颜

有句谚语说:“智者像良禽一样精选巢穴,而贤臣则像明智地选择主公。”这句话源自经典小说《三国演义》,为具备才华的人们的跳槽提供了理论支持。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伴随着诸侯政权的兴衰,历史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跳槽人物。徐晃、张郃、陈群、黄权、赵云、黄忠、马超、徐庶、贾诩、荀彧、郭嘉等等,这些三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臣和武将都曾经历过跳槽。即便是以忠诚闻名的关羽也曾有过一次跳槽经历。然而,这些跳槽都被视为出于正当原因,是“贤臣择主而事”的表现,因此受到了积极评价。



当然,跳槽的反面也存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吕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当提到“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曾嘲讽他说:“三姓家奴休走”,这句话将吕布永远地贴上了背叛者的耻辱标签。尽管在跳槽方面,众多人物都有过经历,但吕布之所以恶名昭彰,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亲手杀害了前主公后恶意跳槽。他曾杀害丁原,又杀害董卓,尽管跳槽次数不算频繁,但其性质极其恶劣。因此,当吕布在杀死董卓后寻求投靠袁术和袁绍时,没有人敢接纳他,因为“术恶其反覆……绍患忌之”。在找不到雇主的情况下,吕布只好自立门户,夺取了曹操和刘备的领土,变身为一名诸侯。然而,在被曹操俘虏后,刘备的一句轻描淡写的话“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就导致了吕布的悲惨结局,被斩首处死。吕布的跳槽故事是一个充满警示的例子,展示了他的叛逆行为带来的巨大后果。



实际上,三国历史上还有其他跳槽次数更多的杰出文臣和武将,本文将举两位例子,他们都是当时最卓越的超级人才。



第一位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辽。正史记载了张辽在归附曹操之前的经历,《三国志·张辽传》中提到:丁原任命张辽为从事,派他募兵诣京都,之后又被何进遣去河北募兵,最终成为董卓麾下。但董卓失败后,张辽归附于太祖刘备。张辽的跳槽经历较多,先后归附于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五次更换主公。然而,与吕布不同,张辽的跳槽都是被动的,因为前任主公的失败和死亡,他不得不寻找新的归宿。从丁原到何进,都是上级下令的正常调动,之后都是前主公失败灭亡,张辽选择不跟随失败者。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张辽在每次跳槽时都是“以兵属”,意味着他是作为一名独立指挥官而归附的,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这一点可能使曹操对他不太放心,不愿意给予他太多兵权,这是张辽频繁跳槽的唯一负面影响。



然而,总的来说,张辽的跳槽虽然频繁,但都是出于被动,最终的功绩也证明了他的正面向跳槽,远远优于吕布的恶意跳槽。



第二位是被尊称为“凤雏”的庞统。在归附刘备之前,庞统的经历也相当丰富,《三国志·庞统传》中记录了他的出仕历程。庞统一开始在南州做官,后被刘表任命为功曹。之后,吴将周瑜助助刘备攻占荆州,庞统被任命为南郡太守。周瑜去世后,庞统将他的灵柩送回吴国,但无法找到合适的职位,最终加入刘备阵营。这一经历表明,最初庞统对刘备并没有太高的期望,他更看好东吴的前景。然而,庞统的才华在刘备领导下迅速得到发挥,他为耒阳令的职位作出了杰出贡献。



庞统的归附是出于周瑜去世后,东吴改变了西进攻蜀的战略,庞统在吴国找不到合适的位置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虽然庞统后来为刘备而战死,但这使他的评价变得更加悲壮。总而言之,庞统虽然曾经有跳槽经历,但最后为刘备效力并献出生命,这表明他的跳槽是出于正当原因,而非恶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贤臣   耒阳   东吴   吴国   主公   武将   汗颜   频繁   恶意   例子   原因   人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