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能源科普活动走进海口这所学校 同学们互动热情高涨

同学们体验等离子体原理实验,还原《星球大战》中的光剑。陈婧摄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0月7日消息(见习记者 陈婧)由国家科技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主办的“点燃中国的人造太阳”核聚变能源科普活动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举行。活动旨在宣传中国核聚变事业发展成就,普及核聚变科技知识,向青少年介绍我国参与ITER国际大科学计划采购包执行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带动国内聚变相关产业发展的情况。

10月7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实验学校的礼堂中响起一波又一波“哇——”的惊叹声。

中科院核聚变专家分享科学知识。陈婧摄

用神奇的等离子球就可以点亮灯管?小灯泡可以悬浮在空中?干冰吹起的气球和用嘴吹的气球区别在哪里?来自中科院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的张素贞老师带同学们用科学实验“还原”了《星球大战》里的名场面,生动形象地解释了核聚变应用过程中部分技术的原理。

接下来来自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郑雪老师,带大家进行了两场“科学小游戏”,彻底点燃了同学们的科学热情。台下的同学们密密麻麻举起了手,“老师!选我!”的声音此起彼伏。

同学们互动热情高涨。陈婧摄

据了解,这些科学实验展示的,都是ITER国际大科学计划采购包执行过程中的重要技术原理。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其目的,就是建造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推动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

提到核能,大多数人想到的是原子弹、核废水,核聚变的应用鲜有人知。

核聚变专家展示空气流体实验。陈婧摄

与煤、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和常规清洁能源不同,聚变能具有资源无限,不污染环境,不产生高放射性核废料等优点,是人类未来能源的主导形式之一,也是目前认识到的可以最终解决人类社会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参加ITER计划是基于能源长远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核聚变的应用能力已经处于全球前列。

“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的科普活动,让公众从‘恐核、惧核、厌核’向‘知核、爱核、用核’的方向转变,让大家对核的应用有更好的了解。”活动上,科技部科技人才与科学普及司二级巡视员王俊峰对同学们表达了极大的期望,“同学们,你们今天是科学教育和科学活动的受益者,明天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我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在空气波击中杯子的时候,我特别开心特别兴奋。”初一(1)班的朱同学是一个“小科学迷”,从小学就很喜欢各种实验,今天,他在互动环节每轮都举了手,最后上台参与了两个实验,“学校这种活动丰富了我们的课余活动,我相信包括我在内所有学生都很喜欢这种活动!”

据悉,近年来,国家发布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把科学普及放在了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同学们体验真空拔河。陈婧摄

“我们希望在活动和科学家的讲座中,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孩子们认识科学。同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素养,比如今天展示实验时也遇到了失败,孩子们也可以学到科学家们在失败中坚持探索的精神,这既是科学素养,也是作为人的成长必须有的涵养。”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校长蒲煜表示,“办学之初,人文立校,科技强校就是办学的理念。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心里种下努力学习的种子,长大了能够报效国家,解决我国科技被卡脖子的问题。”未来,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会继续通过暑期夏令营、科学课程、科学家进校园等活动,不断点燃、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核聚变研究是国际关注的重大攻关项目,通过这个活动的激发,同学们在学习中可以关注其前沿发展。这次我们带着老师同学们来参加活动也非常开心。培养挑战国际化科技难题的人才,一直以来是我们人大附中的期望,希望我们的力量能够助力自贸港,办以科技为特色的学校,培养自贸港的科技后备人才。”人大附中三亚学校校长宓奇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海口   能源   聚变   科普活动   附中   热情   人大   老师   计划   科学   学校   国际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