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古代的“黄金周”怎么休?

□ 王臻儒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假期合二为一,形成了长达八天的“超级黄金周”,为人们休假期间的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休假,古已有之,休假的“黄金周”并非今人独创,古人的假期比我们想象中更丰富。

我国最早的休假制度出现在汉代。《汉律》提及“吏五日得一休沐”,无论职位高低,工作五天后休息一天,已成定制。古人认为洗浴有“澡身浴德”之效,官吏一般利用休假日洗沐,当时的假期便因此得名休沐或洗沐。休假的另一层意义,在于省亲。秦汉时期,官吏大多单独住在官府,工作日久,难免思念居住在故里的父母妻儿。放假期间,归谒双亲、看望妻儿成为官吏的主要活动,也有人趁此假期游戏市里、请谢邻里宾客。秦汉时期,官吏依制享有定期休假或不定期休假,除了五日一休的规定,每年的夏至、冬至,官员也可放假若干天。

魏晋南北朝时,政府颁布的《魏令》和《晋令》中均提及休假制度。此外,官吏有了两个新假期——五月的田假和九月的授衣假。田假的设定,方便家中有田的官员在农忙时节回家务农;授衣假的主要内容则是添置冬衣。值得一提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首次出现了轮休制度,曹植的《求通亲亲表》记载:“惠洽椒房,恩昭九亲,群后百僚,番休递上。”当时被称为“番休”的轮休制度,后来也被称为“番假”。

唐代从五日一休改为十日一休,实行旬假制度。“一月三旬,遇旬则下直而休沐”。韦应物写“九日驱驰一日闲”,每个月的上、中、下旬各休假一日,这种休假方式被称为“旬休”。正常“旬休”之外,唐代还有大量的节日假,共同构成了当时的休假“黄金周”。春节、冬至各有七天假期,寒食与清明节则实现连休,同样组成了一个小假期。在当时,不论是立春、秋分等节气,还是端午、中秋等民俗节日,都有两三天不等的小假期。

唐代还建立了销假制度和超假处罚制度。假期休满后,各种级别的官吏应当到各自的官衙里“参假”,不遵守制度的人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唐文宗年间,御史台对不同级别官员每月请假的人数和每次请假的天数都进行了规定,倘若有所逾矩,就要罚俸一月。

宋代沿袭了唐代的“旬休”制度。与前朝有所不同的是,节令假被大大扩充。宋人庞元英的《文昌杂录》记载,“官吏休假,元旦、寒食、冬至各七日;上元、夏至、中元各三日;立春、清明各一日,每月例假三日,岁共六十八日。”休憩时间太多,也招致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假期过多容易导致政务堆积。包拯曾上书宋仁宗,“每节假七日,废事颇多,请令后只给假五日。”

元代之后休假日大为减少。元代全年假日仅五十余天。京府州县官员,“元正、寒食,各三日。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立春、重午、立秋、重九、每旬,各给假一日。”但在休假规定之外,又备注“公务急速,不在此例”,让人假日期间也不能忘记工作的责任。明代不再实行旬休,改为一月休息一日,大部分传统假日也被取消。清代的公休制度建立在明代公休制度的基础上,由于冬至、元旦、元宵全部集中在冬天。因此采取“封印”制度,由钦天监测算吉日,将这三个节日贯通,变为一个长假。这也成为清代唯一的“黄金周”。

今天,假期已成为一种调剂生活的方式,人们可以暂时放下工作的压力,尽情享受假日的轻松和欢乐。从古至今,“黄金周”展现的消费活力和游玩热情,都折射出社会发展的动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黄金周   公休   官吏   立春   冬至   唐代   假日   官员   假期   古代   制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