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夏紫薇:不但自己红颜薄命,连儿子也是他人的笑柄

前言

提起清朝中期最为著名的皇帝,读者们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名字一定非乾隆帝莫属。这位英明神武的帝王不仅领导清朝达到鼎盛期,也留下了“乾隆盛世”的美名。然而,在他心中,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却在英年早逝,并且她的儿子也步上了悲惨的人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个母子二人在历史长河中惨淡的命运。

一、天生丽质的和嘉公主受宠若惊

公元1755年冬,在紫禁城养心殿内,和硕怡亲王允礼的夫人钮钴禄氏诞下了长女。按照惯例,这位刚出生的公主被赐名“和嘉”,她就是日后令乾隆帝宠爱备至的和硕和嘉公主。

据说,和嘉公主生下来时的相貌就极为讴歌,她的额头宽大,面部丰满圆润,最令人惊叹的是,她的十指间还连着蹼,与如来佛祖的相同。这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疑预示着她必将会为皇室带来无限福泽。当这个消息传到乾隆帝耳中时,他高兴极了,连忙传旨将这个刚出生的女婴封为公主,并亲自为她取名“和嘉”。

乾隆帝亲自为公主取名后,立即安排了人手日夜看护,让公主得到全方位的呵护。宫内的太医也每日为公主诊脉,确保她身体健康。为庆贺公主诞生,乾隆帝还特意命人在宫中摆放了无数红彤彤的灯笼,舞狮舞龙为公主祝寿,渡她平安喜乐。

和嘉公主在紫禁城内受到了极为优厚的照料,她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天赋和才华,无论是诗词歌赋、音律琴棋,还是书画文采,都是顶尖的好。

每当乾隆帝有空,总是喜欢召和嘉公主到身边,听她弹奏乐器、讲学问、写书法,也乐于带着她处理一些政务,以培养她帝王之女的风范。和嘉公主渐渐长大,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风姿绰约的少女。她受到皇帝的宠爱,在宫中也得以居于尊贵的位置,众皇子皇女都对她极为敬重。

"朕看你才艺无双,必将来助朕治国。" 乾隆帝经常对和嘉公主这样说道。公主也羞答答地回应:"父皇教导有方,女儿定当努力学习,不辜负父皇厚望。"

和嘉公主16岁那年,她的生母钮钴禄妃不幸病逝。那一年,宫廷里流行天花,许多宫女太监都染疫不治。钮钴禄妃本就体质较弱,很快也被传染,病倒在床。和嘉公主日夜守候在母亲床前,望她早日康复。钮钴禄妃知道自己大限将至,在病中还不忘嘱咐女儿:"女儿,母亲不能在你身边了。以后要务必听从皇上安排,嫁一个好人家。"

公主泣不成声:"娘,您一定会好起来的!求您不要离开我!"

然而,病魔无情,终究还是夺走了这位慈母的生命。和嘉公主哭得失声,乾隆帝也悲痛不已。他安慰公主,一定会找到一个才学兼优、门当户对的好夫婿,不让爱女失望。

二、蒙古求亲被拒 乾隆择偶极为慎重

和嘉公主逐渐到了婚嫁的年龄。其时,北方蒙古各部频频遣使向乾隆帝求亲,想要把自己的公主嫁给和嘉公主。他们深知这位公主不但出身高贵,相貌出众,而且聪慧过人、多才多艺,一旦嫁入蒙古为妻,必将大大提升蒙古贵族的声望。

"我等愿以百骏良驹,千里绸缎,聘请公主入赘蒙古。" 蒙古使者如此进言。

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乾隆帝对此却始终态度暧昧,既不表态拒绝,也不正面接受。原因无他,乾隆帝实在太宠爱这个女儿,舍不得让她嫁到遥远的北方去。公主苦苦哀求,乾隆帝这才勉强答应,会为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

"朕看你才艺无双,必将来助朕治国。" 乾隆帝说。

公主反驳道:"陛下,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总要嫁人的。求陛下成全,给女儿一个安定的归宿。"

乾隆帝这才点头:"那朕看来,你当嫁回中原才好。那蒙古地方风俗不同,恐怕你会不习惯。"

为了不让爱女失望,乾隆帝便亲自坐镇,对宫中和朝臣中的年轻才俊进行过筛选。经过层层考察,最后选中的人选是大学士傅恒的儿子福隆安。这位福隆安沉稳温和,文采出众,既能诗赋,又善骑射,无论是才学还是品行都无可挑剔。更难得的是,他对和嘉公主一见倾心,两人情投意合。

"你可看得上这个傅恒的儿子?" 乾隆帝征询公主的意见。

"女儿遵从父皇安排。" 公主羞答答回应。

最终,在乾隆帝的见证下,福隆安欣喜迎娶了心爱的和嘉公主。新婚之夜,福隆安对妻子郑重承诺,这一生都会尽心照顾她,让她幸福。和嘉公主也红着脸表示,会永远陪伴夫君左右。

三、英年早逝 孤儿难觅母爱

和嘉公主嫁入福隆安门下后,两人恩爱非常,也顺利地育有一子,取名丰绅济伦。乾隆帝对这个外孙更是爱不释手,经常把他召到宫中,亲自教导他读书习武,寄望他日后能够继承自己的江山社稷。

"你可要努力读书,将来继承你外公的宝座。" 乾隆帝对丰绅济伦说。

"是,外公教导有方,孙儿一定当好继承人,莫辜负外公期望。" 小济伦爽快答应。

就在人人都以为和嘉公主必将活到老年,帮助丈夫抚养儿子长大成人之时,命运却开了一个玩笑:23岁的和嘉公主突然染上怪病,起初还能勉强治疗,但病情越来越严重,终于不治去世。

整个王室为之震惊,乾隆帝更是悲痛欲绝,他亲自为爱女治丧,召来藏传高僧为她超度,才勉强度过了这个难关。

福隆安整日痛哭不已,悲恸难抑。5岁的丰绅济伦也失去了母亲的呵护,整日缩在房里啜泣。

"娘亲,您何苦这样早早地离开我!那孩子还那么小,没有您的照看,该怎么成长?" 福隆安跪在妻子灵前哭诉。

虽然还有慈祥的祖父乾隆帝经常照看,但终究不能完全代替母亲对他的呵护教导。这给小济伦的成长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四、承受不起的荣光 最终沦为笑柄

后来,丰绅济伦逐渐长大,乾隆帝对他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他前途无量,很快就获得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和硕额驸。在整个王室,他的地位仅次于皇子,深受乾隆帝宠信。只要有稍好的东西,乾隆帝总是优先想到他的外孙。

"朕赐你这匹骏马,你日后助朕出征时骑之。"

"朕这把宝剑送与你,希望你早日成为一名出色的武将。"

然而好景不长,乾隆帝驾崩后,嘉庆帝即位,开始清洗乾隆年间的弊端。他认为丰绅济伦不过是躲在祖父羽翼下的昏庸之徒,压根儿没有真才实学,所以当机立断贬了他的官职。自此,原本崇拜丰绅济伦的人马上变了态度,有的暗地里嘲笑他,有的当面羞辱他,让他前所未有的窘迫。

"哈哈,他不过是靠乾隆的宠信才上位的庸人,一点真本事都没有!"

"我看他不久就要跌倒了,到时候我定会好好嘲笑他!"

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丰绅济伦在这种善变的环境下生存着,日复一日地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讥讽冷眼,心中积郁成疾。终于,他在孤独和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这样以悲惨的方式死去,成为人们口中永远的笑柄。

福隆安得知儿子的死讯后,悲痛欲绝。他跪在儿子的灵前痛哭道:"我该拦住你的呀!你还这么年轻,何必轻生!你娘若在天之灵,也会痛心的。我们会永远怀念你,但求你安息..."

结语

和硕和嘉公主和她的儿子丰绅济伦,原本都是乾隆帝宠爱备至的心头肉,他们本该活得红红火火,享尽荣华富贵。然而,和嘉公主英年早逝,她的独子也在世态炎凉中难逃嘲笑的命运。我们不禁要感叹,世事的变迁无常,今日的荣光也许就是明日的泡影。但愿历史的残酷教训能给我们今人以警醒,珍惜眼前来之不易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和硕   隆安   紫禁城   乾隆   儿子   蒙古   红颜薄命   英年早逝   笑柄   紫薇   宫中   女儿   公主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