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岳飞的悲剧:可能和岳飞一直把自己当做个“节度使”有关


岳飞三十二岁封节度使

看岳飞的故事,很多的人可能和我一样,岳飞到底希望和中央保持怎样的一种关系。

因为即使看根据岳珂的资料编写的《宋史·岳飞传》也可以看出,岳飞是比较特立独行的,自己不满意或者和朝廷的意见相左就喜欢闹情绪,《宋史·岳飞传》中关于岳飞辞职的记录就好几处。

一些人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岳飞不贪权或者说为了抗金大业,但是,如果不带偏见,或是站在朝廷的角度看,那就是拥兵自重,或是以退为进,要挟朝廷,要朝廷让步或安抚的一种方式,不贪权根本说不过去,因为岳飞非常自信,认为岳家军离开他谁也玩不转,辞不掉才会辞职,这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因为这是任何封建帝王都不能容忍的。

从淮西兵变,岳飞撂挑子就看出了岳飞的桀骜不驯和辞职只是要挟朝廷的一种策略。

下面只是摘自《宋史·岳飞传》几次辞职行为:

1、“当天便上奏请求解除兵权,服满丧期,让张宪代理指挥军队,自己步行归去,在母亲墓旁搭建一座小屋。张浚恼羞成怒,奏明朝廷让张宗元任宣抚判官,监督岳飞的军队。

高宗多次下诏催促岳飞回军复职,岳飞极力推辞,高宗下令岳飞的幕僚前往岳飞守丧的居处,以死恳求他回来,用了六天时间,岳飞才赶往朝廷等待处罚,高宗安慰他后派他回部队。”

上面所叙述的1137年,岳飞因为刘光世部队的归属问题,和宰相张浚闹翻,赌气辞职。

如果站在岳飞的角度,是朝廷出尔反尔,说话不算数;但是要知道部队是国家的,部队给你不给你自有朝廷的考虑,南宋部队一个方面军一般保持在五万人左右,这样可以互相牵制,岳家军由于特殊的原因,部队人数已经够多了,赵构一时头脑发热,答应岳飞随后变卦很正常,因为宋朝前面的五代十国就是一部兵变史,宋朝也是兵变得天下,所以,注重对部队的掌控,和各部力量的均衡牵制一直是宋朝制约军队的策略。

说是秦桧的挑唆其实非常可笑,赵构如果没有这点心眼,他就当不了皇帝,那时淮西兵变还没有发生,前面苗刘兵变那是血的教训。

岳飞是不待朝廷答复就擅离职守,其实这种做法很过分,但也说明朝廷对三大将这样的军事力量约束力很弱。

看下面的表现,当时张浚很气愤,有意派张宗元接管岳飞的部队,但随即得到了岳家军的抵制,军队开始闹事,如何不是张宗元机灵,很有可能会落得个和吕祉一样的结果。

问题是岳家军闹事,赵构非常狼狈,召岳飞回部队,岳飞反倒“拿一把”,高宗多次下诏催促岳飞回军复职,岳飞极力推辞,让赵构难堪,后来没有办法让岳飞的部下王贵和李若虚去请,用了六天才请回来,关键时刻掉链子、出皇帝的丑,而且岳家军这种只认岳飞,不认朝廷的表现,任何帝王都会担心,当时解决不了,都会记在心里,因为往大里说这是“不忠”的表现,这就是潜在的危机。

为什么1142年岳飞被解除兵权,张宪想故伎重演,不能奏效了哪?

因为几年中间朝廷接受了淮西兵变的教训,做了不少工作,拉拢三大将的部下,岳家军中朝廷的眼线也不少。

2、绍兴八年(1138),岳飞回军鄂州。

王庶到江淮地区视察军队,岳飞给王庶写信说“:今年如果不举兵北进,我就交还符节请求辞职赋闲。”

这个时期,实际上南宋朝廷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建立起来,因为宋金还没有达成和议,更重要的是朝廷还不能真正掌控军队,三大将和中央的关系类似于抗日战争期间,韩复榘、阎锡山、刘湘、八路军等和国民政府的关系类似。

杨沂中的中央禁军相当于国民党的中央军、张俊是赵构的嫡系部队,其它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吴氏兄弟等都和民国时期的军阀力量类似,我这里说军阀,并没有贬低的意思,因为这种局面是历史形成的,当时朝廷被金国的“斩首行动”追得到处跑,南宋的部队都被打残了,没法组织像样的抵抗。

我说以上这些的意思是:岳飞这种表现,在宋朝正常的秩序下是绝对不容许的,宋朝的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都是文官担任,大的战事、用兵都是朝廷和文官制定,不会出现带兵大将以辞职要挟朝廷如何如之何的现象。

三大将被解除兵权,是军队国有化必须走的一步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刚刚结束的淮西之战,三大将的互不配合、不听调遣、保存实力、坐观胜负的种种表现,促使赵构痛下决心。

解除三大将兵权,并不只是因为岳飞,岳飞的不援淮西的罪名放到张俊和韩世忠身上都是适用,朝廷之所以对他们比较容忍,只是因为朝廷的掌控能力太弱,他们的存在其实和“节度使”相似。

下面对节度使做一点简单的介绍:节度使在唐朝的一段时间是属于完全自治,虽然需要听从朝廷的命令,但只有在大事上,才需要请示朝廷,其他的军政事务就完全可以自由处理。

如果节度使是单纯管理军事,还可以被限制住,问题是它们还兼管财政,人事,这三种大的权力同时集中在一个人的手里,皇帝在一些地方都不见得有节度使那么滋润。

节度使后来更是可以世袭下去,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当朝廷给这些节度使这么大的权力,就很难让这些人保证一直忠心,安禄山这类的,当初估计也没有打算要造反,可随着自己的权力越来越大,他们也变得非常膨胀,开始有了更多的想法。

节度使这种存在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导致了唐朝的灭亡,也导致了五代十国这段血腥的历史。

南宋建国初期,南宋在江淮的统治秩序被打乱了,各种独立、半独立的武装力量遍布江南,为了拉拢和稳住这些武装力量,范宗尹提出了恢复藩镇,各地的武装力量只要愿意挂大宋的旗帜,就封他几个州的地方,让他们合法的割据一方。

赵构接受这种方案后,南宋中央政府给藩镇大佬们开出的条件,比晚唐、五代藩镇享有的权利更诱人,藩镇大佬在自己辖区内,不但拥有政治、经济、人事、军事权力;而且干好了,还可以让自己的子孙继承相关权力。

这些藩镇的长官称镇抚使,岳飞就是这些镇抚使之一,后来,随着伪齐的建立,南方局势相对稳定,南宋可以腾出手来整顿遍布南方杂牌军、义军、流寇,逐渐形成了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等几大军事力量。

但这种军事力量一直保持着半独立的状态。

有一件事大家非常熟悉,宋高宗要褒奖岳飞在平定南方义军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要为他在京城修建宅第,安顿家室.

其实这是历代封建王朝的潜规则,在外掌握重兵的大将都要把家眷留在京城,名为恩宠,实为作人质。

岳飞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

我们后人的理解,岳飞的选择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了更多人的幸福而放弃小我.

但在朝廷不会这样认为,因为你岳飞是想做裸官;也从侧面反映出岳飞不愿戴紧箍咒,始终希望游离于体制以外。

从岳飞被解除兵权以后的抵触情绪看,朝廷即使不得已能够放岳飞回到岳家军,岳飞和赵构也难以互相信任,这支军队只能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割据,彻底脱离南宋朝廷自立,

二是走淮西兵变郦琼的老路,

但岳家军成分复杂,不管怎样都会内讧分裂,别管那种可能都对南宋不利。

不管我们怎样为岳飞辩解,其实岳飞情绪化的过激表现,导致君臣的关系越来越僵,最后不可收拾。

岳飞这种失望最大的可能来自于他想做一个节度使,一个不受约束的猛虎,而这只老虎一旦被敲掉牙齿,关进笼子里,那种落差和失望是无法形容的。

我记得有一次去农村的一个朋友家里,看到笼子里关着一只野鸡,野鸡的头上已经撞得血肉模糊。

朋友说,这种野鸡养不活,气性特别大,不吃食,最后撞死、饿死。

我们有时感叹:何必呐!其实在笼子里也不错,不用冒着危险到处觅食!

我们这样猜测,就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志向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0

标签:节度使   宋史   藩镇   岳家   兵权   兵变   南宋   朝廷   军队   部队   悲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