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胜利者为何要烧杀抢掠?士兵为钱打仗,李世民都不敢制止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古代军队:力量与动机

在古代历史的篇章中,战争常常是一幕血腥的悲剧。人们不禁会问,为何古代打仗的胜利者总是陷入烧杀抢掠、侮辱妇女的恶行?这个问题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探讨,涉及古代军队的本质和驱动力。古典帝国的士兵究竟为何而战?古代的君王和统帅又是如何让他们不惜一切去赴汤蹈火的呢


答案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功名利禄。古代的君王和统帅通过承诺权力、荣誉和财富,激励士兵奋勇向前。然而,古代的军队也有一个更为黑暗的一面,那就是对于投降者和叛变者采取的残酷手段——杀全家。这并非戏言,而是古代历史中的残酷现实。

古代的君王和统帅依靠这种手段,确保将军和士兵宁愿战死也不投降。项羽灭秦时,秦将章邯投降项羽,却担心自己留在秦朝控制区的家人的安全。这种情况在历史上并不少见,比如关羽在东汉末年就将将士的家属集中居住,以确保他们奋勇杀敌。


古代历史上即使以仁义闻名的君主如刘备,也不得不按律尽诛投降者的妻子。黄权投降曹魏后,左右提醒刘备按律应该“尽诛黄权妻女”。这种残酷的军事法规贯穿古代历史,投降将领和士兵都要付出“杀全家”的代价。

然而,古代军队并非仅仅为了发财而存在,这不是潜规则,而是明文规定,甚至写入了奏折供皇帝审阅。明朝万历年间,有大臣在奏折中明言,南方士兵参军是为了升官发财。这一观点在历史上得到了许多证实,无论是岳家军、戚家军还是其他军队,都因为待遇较好而拥有强大的战斗力。


古代历史上,知兵的统帅了解士兵的需求,满足他们追求“发财”的愿望。统帅们纷纷采取“城破之后大掠三日”的策略,以激励士兵。这一策略被曹操、李世民、郭威、赵匡胤、朱元璋等历史名将广泛采用。这种激励手段让士兵在胜仗后得以烧杀抢掠,既能发财,又能舒缓士兵紧绷的神经。

甚至在二战时期,斯大林也认为士兵们在远征欧洲时逛一逛、拿点东西不算什么。这一现象再次印证了古代和现代军队的共通之处,士兵在战争中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统帅则需要满足他们的需求,以保持军队的士气。


在古代和现代,权利与义务常常相辅相成。古代军队的动机和行为虽然残酷,却反映出了军队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双重属性。古代历史告诉我们,背后隐藏着君主、统帅和士兵的权谋、欲望和牺牲,构成了古代军队这一历史画卷的精彩一面。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项羽   士兵   古代   奏折   君王   统帅   胜利者   军队   残酷   本文   历史   李世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