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和“宦官”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虽然“宦官”和“官宦”两个词很接近,但含义却截然不同。

“宦官”是指失去了性能力,专门侍奉天子的人,称为太监。他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几乎活跃在各个朝代,所以很多正史《二十四史》都有特殊的《宦者列传》。

“官宦”指的是普通官员,常用来形容某人当官多年的家庭。例如,“官宦家族”指的是世代从政、为官的家庭,“官宦夫人”则指的是官员家庭成员的女儿。

但为什么两个如此接近的词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呢?这要从“欢”与“官”的由来说起。



“环”字与“官”字形状十分相似。事实上,两者确实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甲骨文中的“官”字,形如“此地有师”。它最初的意思是“学校”,但很快扩展为“在学校担任教师的人”。甲骨文之所以这样描述,是因为商周时期,统治人民和军队需要一定的学习和训练。自商代以来,就有了“大学”、“小学”、“秀”、“续”等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鲜明教育机构。周朝还建立了严格完整的“国学”、“象学”制度。在“大学”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被分配官方职位和头衔。这样的待遇恐怕会让现在的大学非常嫉妒。

因此,“官”离开“府”的意思后,很快就扩展为“侍奉皇帝的官员”,即作为统治地方的官员而忠于皇帝的人。



甲骨文中的“环”字是“内务大臣”。 “臣”字的本义是“低头的仆人”。因此,“欢”的本义是“在宫中侍奉的仆人”。

但实际上,这里的“奴隶”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全职奴隶”不同。例如,战国时期的《国语·越语》记载:“越王(勾践)命官仲镇守国家,与范蠡并入吴国”。在吴国,战败的越王勾践以奴性的态度侍奉吴王夫差,甚至不惜尝屎治病,从而取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就连伍子胥也无法撼动,最终他得以回到越国,并集结力量灭掉吴国。



在奴隶主时代(包括西周),由于官职的任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奴隶主)的喜好,下级奴隶主也有强烈的与权贵保持密切关系的需要。奴隶主并确保他们的青睐,因此,为贵族担任“仆人”的职位并不可耻,而是极为常见。欧洲中世纪时期,在很多大贵族的家里,几乎所有的仆人都是下属的小贵族及其后裔。奴隶和主人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密切。既然“欢”也是贵族,只不过是地位较低的贵族,自然不可能被阉割。当时的贵族宫廷也有阉割的奴隶,但大多是战俘,地位很低。他们大多从事家务,无权干涉政务。商武丁王时期,有“俘羌人三千人,悉数阉割,押至院中”的记载。以战俘虏、阉割战俘,也是当时宦官的主要来源。



西周建立、周公行礼时,宫中太监的职位和人数都有明确的规定。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建立和后宫妃嫔的扩大,导致宦官的宦官数量逐渐增多。其中,阉割太监是专门管理后宫和朝廷的太监,但作为“免刑者”,他们仍然没有政治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势力的扩张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没有独立政治诉求、天然亲近君主的宦官逐渐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春秋时期齐桓公曾问管仲,自己死后谁来继承他的王位?管仲明确指出,齐国的三位宠臣——夷牙、叔调、开方——并没有担负重要的责任。被驱逐出境的人。

被称为“三奸”的三人中,有伊牙期的齐桓公的厨子;开方(魏开方)是魏国的儿子。他放弃了魏国的继承权,侍奉齐桓公,父母去世后,他也没有参加葬礼。蜀雕主动阉割自己,侍奉齐桓公。齐桓公很欣赏她的“忠”行为,甚至将自己的一个儿子收养给不育的蜀雕。



蜀调又称蜀刀。据说他的原名是刁。所谓“叔”,在当时是一个令人鄙视的名字,比如“叔子”。 “刁”是因为他阉割了自己,所以被称为“刁”。这三人后期支持齐桓公反抗诸侯,甚至饿死了齐桓公。最终,原太子回到赵国,在宋襄公的帮助下即位。易雅元逃走,舒雕被杀,而韦开方仍身居高位。甚至在赵太子(齐孝公)死后,原来的赵太子也被取代了。盘王(齐昭公)即位。

出身普通的伊牙和蜀雕,能够得到齐桓公霍乱朝纲的力量。正是君主集权的加强,君主们对宦官宦官(被阉割的宦官称为宦官)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并逐渐开始走上政治舞台。



不过,直到战国后期,“宦官”和“宦官”之间仍然有区别。例如,赵国名将苗贤在宦官令期间推荐了名臣蔺相如。太监的官职负责所有儒家宫殿的管理,其中不仅包括掌管后宫的太监,还管理宫殿的出入和奏折的递送。可以说,他既是近臣,又是重臣。但缪贤并不是太监。值得一提的是,秦朝著名的权势太监赵高也担任过太监的官职。汉朝刚兴起时,部分沿袭秦朝制度,在宫中增设“中常使”等宦官职位,但仍由士人担任。东汉王朝刚建立时,或许是为了遏制贵族势力日益壮大,规定“宦官只用宦官,招收其他士人并不困难”。汉光武帝、明帝的儿子刘庄开始扩大“宦官”的范围,以保证其数量。

整个东汉时期,年轻的统治者登基,女主进宫,太后不方便与外国大臣交朋友,只能依靠宦官。法庭案件并与外交部长沟通。宦官对此也有更多的控制权。权力与贵族集团有着天然的冲突,甚至在与外朝权臣的多次对抗和叛乱中,拥有分土造主的特权。



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与贵族之间的利益冲突已经达到了近乎棘手的程度。何进将军被宦官的十常侍杀死后,贵族们带兵入宫,处死了宦官,只留下了少数地位极其低下的人。宦官仍然负责宫廷和后宫的内部事务。王允在位期间,所有儒生被逐出宫,宫中完全由士人管理。

在曹魏、西晋的短暂时期,宦官并没有取得多大的成就。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漫长时期,世家势力增强,皇权削弱。长期的混乱和短期的割据,都决定了政权很难支撑起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儒家集团。

这一时期,虽然“墙顶王旗变”,但当地长期为官的家庭却保持稳定。因此,“官宦之家”这个名字也出现了,指的是富裕的家庭。

唐朝初年,世家的势力达到顶峰,但很快就走下坡路。随着唐朝的衰落和五朝十国的到来,世家的势力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至于宋代以后,世家已经没有了,教育制度也相对落后。受欢迎的。而科举考试的兴起,也严重降低了“官宦”的标准。 《大宋宣和遗事》,他称呼李大师“这个美女不是官宦,也是个有钱人”。宋代诗人冯时行也在一首诗中抱怨“官宦误导了很多人”。可见,“官宦”此时已经脱离了“官宦家族”的局限,转向了小家庭和个人“官员”的含义。



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宦官”一词逐渐从儒家的老用语变成了宦官全体的总称。儒家的影响继续依赖于皇权,并成为政治舞台上的决定性力量。

从“太监”与“官员”的区别,到“宦官”与“官宦”的斗争,一切都随着时代的需要而演变,随着皇权的强弱而变化。两个词虽然只有细微的差别,但含义却相差千里。这证明“欢”与“官”从来就没有交织在一起。作者:杨端河 校对/编辑:莉莉丝

参考:

【1】《后汉书•宦者列传》叶凡

【2】《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王士祯

【3】《大宋宣和遗事》匿名

【4】《说文解字》许慎

【5】《甲骨文说文解字》养生河南人民出版社

文字由历史大学团队创作,插图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宦官   官宦   管仲   儒家   奴隶主   宫中   太监   贵族   官员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