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朱元璋打江山的34个人,朱元璋杀了30个,为何却不敢动这4人?

前言

1348年,一个叫朱元璋的穷苦少年在故乡破落的寺庙中出家为僧。他本想在佛门清净之地终老一生,却被好友汤和的一封信改变了人生轨迹。

一、跟随朱元璋34年,立下汗马功劳的生死兄弟

汤和是朱元璋的启蒙老师,两人从小就交好。长大后汤和加入了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看出起义军势大,便信誓旦旦地劝说朱元璋一同投身。起初朱元璋还有顾虑,但在汤和数次恳请下,他终于鼓起勇气离开寺院,加入了红巾军。

很快,朱元璋的军事天赋和领导才能就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他先后率军击溃元朝官军,了周围一些叛变的起义军,声势日益强大。在他麾下打拼的,还有一群出生入死的兄弟。

有的是他的故交,比如徐达、蓝玉等人。他们听说朱元璋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纷纷前来追随。有的则是朱元璋收为义子的儿时孤儿,比如沐英。还有一些是投奔起义军的寒门将领,渴望一展抱负。

这群人把朱元璋视如手足,整日披甲捶胸,誓要报主公大恩。他们深入敌后纵火劫掠,生擒元朝官员,为朱元璋积威加力。有些人甚至孤身深入敌营刺杀元帅,立下了汗马功劳。经过数年浴血奋战,这批来自草根的少年终于长成稳稳当当的猛将。而他们的首领朱元璋,也从一个赤手空拳的乞丐,成长为握有十万大军的起义军魁首。

1368年,朱元璋的大军终于攻入元大都,元惠宗北逃漠北,明朝正式建立。为庆贺大业,朱元璋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明”,史称明太祖。在这场改天换地的战争中,跟随朱元璋出生入死的兄弟有34人。他们或裨血战场,或谋军机,可谓功不可没。如今明朝基业稳固,他们理应沾光受赏。

汤和作为朱元璋的启蒙老师,引他入伍投奔起义军,可谓有担当又有远见,空手套白狼般铸就了一位开国皇帝。起初朱元璋还迟疑不决,汤和多次耐心劝说,直到朱元璋毅然削发从军。汤和就像一位慧眼识英雄的挚友,不遗余力地帮助朱元璋走上人生巅峰。

徐达、蓝玉等人最初也是朱元璋的故交好友,听闻他在起义军逐渐崭露头角,也纷纷前来追随。他们曾肝胆相照,一同漂泊江湖。如今看到老友有出头之日,自然奔赴而来,共谋大业。

沐英是朱元璋年少时收养的孤儿,从小跟随在麾下,感恩戴德。朱元璋没有亲生儿子,就把这群义子当作自己骨肉,教导读书练武,视同手足。沐英也倾心追随这位恩人兼导师,孜孜不倦习武,终成一员猛将。

郭英是朱元璋最宠爱妃子的兄长,自小就受朱元璋礼遇。他本可以儿女双全,享清福。但看到朱元璋举旗反元,毅然投身,誓要效犬马之劳,报答朱元璋知遇之恩。耿炳文等人则是朱元璋麾下的优秀统帅,虽无私人交情,却对朱元璋抱持忠诚。他们或渴望一统,或仇恨元虏,都选择追随朱元璋这个英主,一心一意为他开拓疆土。

这些兄弟们并肩浴血沙场,夜谈军机,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他们共同见证了朱元璋从赤手空拳的穷僧,一步步成长为开国皇帝的惊天逆转。朱元璋也视他们如同骨肉, 他们是明朝基业的栋梁之才。

二、大封诸臣,明太祖感念旧情

1368年,明朝正式建立,结束了元朝在中原的统治。作为新朝的开国之主,明太祖自然要重賞当年功臣。他举行隆重典礼,面向天地宣告自己的登基。然后一一召见元勋,按照功劳封赏。其实按照这些猛将的功劳,封王称侯也不为过。但明太祖没有像元世祖那样大肆散封皇亲国戚,他派封的爵位谦逊低调,更多是重在地方治理。

汤和这个引路人,明太祖封他为信国公,掌管选拔官员。汤和劝勉有方,让朱元璋找到人生方向,可谓功不可没。明太祖也明确表示,汤和之功,诸臣难及。徐达屡建奇功,封为武义侯,辅佐朝政。他频频立军功,是保卫明朝最得力的猛将,明太祖自然不会吝啬赏赐。但也未过分封赏,主要是望徐达继续效力边防。

李善长得到崇国公爵位,担任心腹谋士。他不仅谋划战略,还擅长人事布局,被明太祖倚重。封赏李善长也展现明太祖看重才干超越血缘的用人观念。

此外,耿炳文以一人之力屡次殊死搏杀,建立长兴侯封号。郭英深入敌后纵火烧粮草,大破敌军,成为武定侯。沐英训练有素的部队也为明军锦上添花,他被封为西平侯前往云南治理。

明太祖一一召见这些旧部,亲自颁赐册封诏书。他缅怀往昔艰辛,感念诸人英勇果敢帮他建立大业。明太祖不吝啬溢美之词,赞许大家为天下社稷立下汗马功劳。在简朴隆重的册封仪式上,明太祖神情凝重,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当年我们不过是一群穷愁浪荡的赤子,谁料今日竟成就一番大业,实乃天意。诸位功不可没,我定当感恩图报。”

在座的将士们也深受感动,纷纷叩头称臣,誓要继续辅助明太祖巩固江山。现场一片肃穆热烈的氛围,所有人都沉浸在这历史性的时刻。他们一统天下的梦想终于实现,朱元璋也从此与这批兄弟结下了生死不渝的情谊。

三、猜忌心起,权力集中化

明朝建国之初,蒙古残余势力仍然盘踞漠北,时不时南下骚扰边疆。明太祖为了加强皇权,需要依靠这些猛将镇守边境,保卫国土。比如徐达就以一人之力数次击退蒙古入侵,称得上是保家卫国的时艰知交。明太祖也不再像初期那般猜忌功臣,而是给予徐达更多兵权,希望他继续效犬马之劳。

然而好景不长。1380年,明太祖突然以“谋反”的罪名赐死了自己的心腹大臣、丞相胡惟庸。并且株连了胡惟庸的党羽,其中就包括了老谋士李善长。胡惟庸只是在朝议上与皇帝意见相左,就遭诛杀。而李善长已经告老还乡,竟也难逃一死。明太祖下手之冷酷无情,令全朝震惊。

原来,随着明军连战连胜,明太祖觉得边患已经解决,更担心来自朝堂的威胁。特别是太子朱标早逝后,朝野对皇帝的威慑力大不如前。明太祖为了加强集权,开始警惕起手中的臣子。胡惟庸之死,正是朱元璋集权的信号。为防止第二个胡惟庸出现,明太祖设立锦衣卫,加强皇权监控。他还多次以言语警告大臣不可妄议朝政,否则后果自负。

这起震惊朝野的诛杀使得明朝上下都心惊胆战。大家都在猜测,究竟是胡惟庸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死罪,竟遭明太祖痛下杀手。朝中愈加谣言四起,人人自危。胡惟庸与明太祖私交很好,两人常在御花园散步讨论国事。明太祖也曾笑谈有胡相辅佐,大明基业可安如泰山。没想到一转眼功高震主,竟被赐了死罪。

李善长更是明太祖的心腹之臣,早在起义军时就建言献策,屡屡破解危机。没想到他已经功成身退多年,仍逃不过被株连的命运。明太祖出手果断冷酷,令所有大臣为之胆颤。党羽一杀,鸡犬升天。群臣们争相表示君主圣明,更不敢有任何逾矩之举。明太祖的疑心病于是更加严重,他警告道:“天下事,唯赋税之法,不许置喙!”

可惜总有人不长眼,继续触犯明太祖的逆鳞。比如蓝玉,他是朱元璋的故交,又是皇亲国戚,依仗这层关系开始跋扈。甚至在朝堂上直呼明太祖的字号,旁若无人。明太祖虽然多次容忍,但蓝玉就是不知悔改。1394年,明太祖终于忍无可忍,将蓝玉一族老少通通赐死,任由锦衣卫把人送进刑部的死牢。

至此,跟随明太祖打天下的34人,已经死了30位。剩下的4人,也在明太祖猜忌的阴影下岌岌可危。

四、侥幸躲过一劫,4人的不同命运

面对明太祖疑心越来越重,曾经的死党们一个个横祸袭身,剩下的4人却各有侥幸,躲过了这场血雨腥风。其中汤和可谓濒临边缘。他引荐朱元璋入伍,对明太祖有生命之恩。但功高震主,明太祖也很忌惮。于是汤和放弃权力,转任吏部,远离政治中心。

汤和不卖弄权势,也从不插手朝政。他甚至在诸多兄弟被杀后,主动向明太祖请辞告老还乡。明太祖看他无私无欲,加上当年知遇之恩,就准了他的请求,送他回乡享清福。沐英因为是明太祖的养子,两人从小一处长大,关系十分密切。明太祖对这个养子也疼爱有加,给他取名“沐英”,寓意受恩惠的光辉。沐英性情恭顺,从不越矩,倒让明太祖很放心。

长大后的沐英也颇有才干,训练出一支军队助明太祖夺取江山。明太祖遂派他去远离权力中心的云南镇守,一方面笼络土司,一方面避开朝堂风头。沐英去到云南后,深得边疆各族人民拥戴。他学会了各民族语言,亲自下基层访贫问苦,关心老百姓疾苦。明太祖对他在云南的治理非常满意。

沐英也没有因功露锋芒,对明太祖始终孝顺恭顺。每年春节,他都会从云南远道而来,向明太祖拜年问安,望见养父欣慰的笑容。郭英是明太祖宠妃马皇后的哥哥,也就是皇上的小叔子。他为人低调谦逊,从不插手政事,让明太祖也放心不少。明太祖就把他安排在西北镇守,不仅避开权力核心,还能防御西北胡虏。

郭英带领部下深入沙漠腹地,历尽艰险招抚当地蒙古各部。他给予蒙古人优厚待遇,让许多人自愿归附明朝。也有些愤恨汉人的蒙古部落,郭英用兵夹击,终于令其臣服。西北边疆渐渐恢复平静,这多亏了郭英的用心治理。明太祖见郭英从未有望权之心,也就让他长期驻守在西北,同时避开了朝中斗争。

耿炳文为人最为低调,从不显露锋芒。他力战沙场,为明朝剿灭元朝残余势力立下赫赫战功。可一旦战事结束,他就悄无声息地隐退下来,从不参与政治竞争。明太祖见他对权力没有任何觊觎之心,就放心地任命他为边疆大将军,镇守西北防范蒙古。明太祖也乐见耿炳文远离政治权力中心,以防日后出现变数。

在这些旧部之中,耿炳文最让明太祖放心,因为他只专心训练部队,从不过问朝政。每每边防有事,明太祖只消拨一道旨意,这位大将军就能迅速调兵遣将,果断出击。

凭借这些不同的本领,4人均侥幸躲过了这场浴血宫廷政变。但其他人就没这么走运了。明太祖晚年疑心越来越重,几乎大半辈子的知交好友都被他赐死。这也让他在去世前,变得孤独而凄凉。

结语:

明太祖朱元璋曾与34位兄弟并肩奋斗,最后却因权力斗争猜忌杀戮,让人不胜唏嘘。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教训和启示却值得今人深思。朱元璋并非生性多疑,只因权力引发猜忌之心。而那4位侥幸存活的功臣,也在历史洪流中锻炼出低调求生的智慧,不负韬光养晦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明朝   故交   蒙古   起义军   江山   朝政   元朝   猛将   云南   边疆   权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