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人工智能赋能图书出版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歌

随着区块链、元宇宙的火爆,越来越多的数字科技应用让人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强大。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图书馆新技术趋势之一,势必给图书馆的发展和转型带来机遇和挑战。9月15日,在202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上,第1分会场以“AI时代图书馆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共话图书馆人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新时代中,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和变化,并在其中寻找机遇和方向。

“在人工智能时代,文献情报领域积累的文献数据资源及其中蕴含的人类知识具有重要价值。”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看来,文献情报领域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在AI时代的优势和价值,文献情报领域不能仅仅是AI技术的使用者或受益者,也应当是贡献者,“我们应当充分掌握和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挖掘其拥有的大数据资源,贡献数据智能,推动文献情报领域能在人工智能时代有所作为,为这一时代贡献属于文献情报领域的智慧。”

国家图书馆数字资源部主任兼信息技术部主任谢强则以《从战略创新到实践创新:智慧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思考实践》为题进行了他的分享。谢强认为,应从履行图书馆功能,支持科技创新、构建知识服务业态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方面谋划智慧图书馆建设。

“对于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与服务,我认为要从夯实技术底座、赋能数字新生态、赓续中华文脉、线下服务空间智能多样化几个方面入手,转变运营管理体制机制,优化再造图书馆业务格局与管理结构。”谢强说。

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窦天芳的分享中,她提到,智慧图书馆不只是一种适应技术变革的图书馆新发展形态,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图书馆新发展理念,其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升图书馆服务能力、管理效能,改善现有服务体验,创新新的发展模式。

“大数据技术的进步让我们现在已经有可能建设具有全面智能的智慧图书馆,从基于物理载体和实体空间的服务,到基于数字资源和虚拟空间的服务,都可以全方位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各项最新成果。”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说,但目前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研发也存在不小的隐忧,主要是学界和业界对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造成调查研究不充分、资源投入不足。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籍出版则成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如何利用数字化做好古籍融合出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认为,做好新时代古籍出版,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古籍原典本身的保护为“本”,提升古籍保护水平;以影印、点校等系统整理为“体”,做好珍稀文献揭示、刊布,为学术研究提供源头活水;以古籍的解读、当代阐释、数字化与立体传播为“用”,以现代手段展示古籍之美,以《典籍里的中国》等多元的传播手段让大众了解古籍、爱上古籍,让古籍从“小众”走向“大众”,“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2

标签:人工智能   国家图书馆   古籍   情报   文献   图书馆   智慧   领域   数字   时代   图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