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请丞相吃饭却不给筷子,丞相走后,皇帝:此人绝不能留

前言:

西汉初年,功臣辈出,当中有能征善战的周亚夫。他协助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一时威名显赫,被封为丞相。然而由于个性刚正不阿,他与景帝日渐决裂,最终被暗杀。周亚夫的一生反映了正直官员在专制统治下的脆弱命运,其坚持正道的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一、河内少年郡守 声名鹊起

天才郡守 出类拔萃 周亚夫天资聪颖,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对兵法颇有心得。他虽年少却已颇有大略,为人沉稳老成,举止不像一般少年人。汉文帝即位后,听说河内郡有一少年郡守治理得很好,遂下诏调周亚夫入朝面圣。文帝见到周亚夫后大加赞赏,便任命他为河内郡守,开始了他的仕途。

当时周亚夫才十七八岁,在朝中也属少见。许多大臣都认为他过于年轻,难以担当大任。但周亚夫很快就证明了自己不凡的才干。上任后他整顿吏治,减轻赋役,使百姓安居乐业。他还精心选拔军队,训练有素,军容整肃。郡境内厉行睦邻政策,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抵御匈奴。

在他的治理下,河内郡经济兴旺、军力强大、百姓安居,成为汉朝北部边陲的一块磐石。这位少年郎 和政治手腕,让所有质疑的声音无话可说,他的名声也越发显赫。

屡建奇功 神勇无敌河内郡邻近匈奴,边患频仍。周亚夫上任后,训练士兵勤加演习,确保边防戒备森严。每当匈奴来犯,他总是身先士卒,与敌人血战,从未失手。

有一次,匈奴单于率大军围攻河内城。城中兵力单薄,局势危急。周亚夫镇定指挥,日夜巡逻,严加守御。单于数日无法攻下,只得挑选精锐发动总攻。就在这关键时刻,周亚夫率领伏兵杀出城外,直取单于大营。单于惊败而走,汉军获得大胜。

此后,匈奴对河内郡都很畏惧,数年不敢轻易侵扰。周亚夫用智勇双全的才能,威慑住北方强敌,立下汗马功劳,令人刮目相看。

二、平定七国之乱 位极人臣

危难之际 呼唤救星汉景帝即位后进行变法改革,引起许多原权贵的不满。元光元年,齐国先发难,其他六国响应,共同举兵造反,是为七国之乱。

七国军队势大力强,以齐国名将田广为首,很快攻占了长安以西数郡。汉军屡战屡败,死伤惨重。局势对汉朝极为不利。

汉景帝多次召开朝议,商讨对策。群臣建议启用名将卫青、赵充国,然而他们都在外地无暇赶回。景帝焦虑不已,望眼欲穿,期盼有人解救大汉于危难之中。

破敌立功 一战成名 此时有官员建言,河内少年太守周亚夫勇猛过人、用兵如神,是大汉最佳人选。景帝立刻任命周亚夫为大将军,全权统领汉军,命他率兵剿匪。

周亚夫接旨后,立即调集边郡精锐,迅速西进讨伐。他采用诡计突袭七国军大营,一举击溃敌军。接着分割兵力,各个击破,将七国军逐个歼灭。

终于,周亚夫与田广在殷墟展开决战。两军血战三日三夜,周亚夫背水一战,终于将田广击毙,七国军投降。至此,七国之乱被完全平定,周亚夫戎马一生,立下汗马功劳。

功高盖主 封宰相七国之乱的迅速平定,全仗周亚夫的军事天才。景帝亲自前来慰劳大军,对周亚夫赞不绝口。封赏之时,景帝破格封周亚夫为丞相,成为掌管百官、权倾朝野的宰辅之首。

当年那个少年郡守,经过这一役,一跃成为人臣最高位的丞相。周亚夫的崛起,让所有担忧他年少的大臣汗颜,也让天下人刮目相看,跃跃欲试,想趁机与他交好。

三、直言忤逆 决裂至亲

忠言逆耳 触怒君王 周亚夫为人刚正不阿,每每在朝堂上直言忤逆,引起汉景帝的不满。其中最典型的两件事,使两人关系决裂。

第一件事是景帝要废太子刘荣,改立刘彻。刘彻是景帝宠妃所生,景帝有意传位于他。周亚夫在朝堂上直言,太子是嫡长子,必须继承大统,请求景帝三思。

景帝本就不满太子生母谢后的专权,听闻丞相如此直言,大怒说:“你从哪里冒失言论,敢随意反对朕!”最后景帝还是废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但此事使他对周亚夫极为反感。

第二件事是景帝要封自己宠妃弟弟为列侯,周亚夫又站出来反对。他说皇妃弟弟无军功,封侯违反祖宗成法,不能开这个坏先例。景帝勃然大怒,当场与周亚夫争执不下,这 更使两人关系决裂。

言出必行 坚持原则其实周亚夫也知道景帝已开始疏远自己。但他重仁义,认为大臣应该忠言逆耳,所以每每遇事还是毫不畏惧地直言规劝。

有些朝臣怕得罪皇上,在景帝面前常常阿谀奉承。周亚夫却绝不说违心的话,每每据理力争,坚持自己的原则。正因为如此,他与景帝的关系越发恶化。

但周亚夫不以为意,他认为辅佐君主是大臣天职。他必须指出君王的过失,不能因个人得失而回避责任。正因为有了这样坚持正道、敢于批评的臣子,皇权才不至骄奢,国家才能保持法纪。

四、谋末试探 设局报复

试探忠诚 致命考题 周亚夫与景帝虽然关系恶劣,景帝还是想留他辅政,因为他担心日益嚣张的刘彻若早登大宝,自己的血脉可能难以继承。

于是景帝设下最后一个试探,看周亚夫是否还能屈服自己,成为可用之才。一日,景帝设宴宾客,周亚夫也在其列。席间众人入座,只有周亚夫桌上没有筷子。周亚夫只得恼怒地向下人要筷子,强忍着吃完饭菜。

景帝走过来故意问他:“为这样小事大动肝火,岂是丞相风度?”其实暗中密切注视着周亚夫的反应。

稍纵即逝 愤然离席
周亚夫意识到自己态度鲁莽,连忙向景帝谢罪。但他骨子里仍然很不服气。他心高气傲,并不肯对景帝下跪请罪。

席散后,他立即告辞而去,丝毫不与景帝多言,更不做任何讨好皇帝的举动。他愤然离开,对景帝的试探毫不理睬。

景帝看在眼里,就猜到周亚夫的个性未变,将来必定与太子作对。这正中了景帝的算盘。他终于确信,像周亚夫这样的人必须除掉,否则必生祸端。

狠下杀手 设套除害 景帝意识到留下周亚夫将是祸患,必会影响太子的地位,于是决心除去这个心腹大患。

他命心腹张汤暗中收买朝臣,编造周亚夫谋反的罪名,然后突然以叛逆的罪名逮捕周亚夫下狱。周亚夫完全不知这是景帝设下的陷阱,还沉浸在被撤职的怨恨中。

就这样,景帝设下天罗地网,成功除去了这个心腹大患。名相周亚夫就这样横遭报复,命运悲苦。

五、谋反囚诏 绝食殉节

冤狱归命 尽失自由 景帝设计陷害周亚夫谋反后,派人突然逮捕他入狱。周亚夫TTTo起朝堂之上还权倾天下,转眼间却成了囚犯,无法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狱卒将他五花大绑着,凌辱了一通,丢入死牢。周亚夫不断分辩自己清白,愤懑交加,然而监牢冷酷无情,对他天人交战的心境毫不理会。

周亚夫终日被锁在黑暗阴冷、满是臭味的牢房里。昔日的丞相,现在沦为囚犯,与刑具为伴,连基本的自由都失去了。这个巨大的反差让他痛不欲生,精神几近崩溃。

绝食抗议 堕入绝境对于这冤枉的罪名,周亚夫决心进行抗争。他绝食以示抗议自己的清白。然而监牢中根本无人理会他的死活。

七日过后,周亚夫已然虚弱不堪。狱卒发现他奄奄一息,连忙送去太医救治,想避免他就此饿死。然而周亚夫宁死不屈,推开一切救治,最终还是在牢中绝食而死。

就这样,一代名相在狱中殉节。临终前他想起年轻时有人为他相面,说他必将“黄口微言”,今日一语成谶,不禁痛彻心扉。他英年早逝,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六、刚正多艰 遭劫难全

刚正多磨难 遭时运蹂躏 评述周亚夫悲剧命运的起因:

首先,周亚夫个性刚正,不善变通,这注定了他在朝堂上处境艰难。他多次直言忤逆皇帝,虽出于忠良,但触怒了景帝,终致悲剧。若其能稍稍圆滑,或许能避免惨败的命运。

其次,朝中权力斗争也导致他下场悲惨。景帝疑心他的功高盖主,担心他窥视大位。于是设计陷害,置他于死地。朝堂多敌,周亚夫终难逃厄运。

最后,周亚夫在朝中结怨太深。刘武怨恨其不救之恩,时常在景帝面前诋毁周亚夫。许多嫉妒他的朝臣也助纣为虐。这都给景帝除掉他提供了借口。

结语

正气长存 精神永留 综上所述,周亚夫是个正直官员,勇气和操守值得钦佩。但他刚正执拗的性情,加上遭遇朝局变幻,导致他最终被害而终。他的悲剧反映了正直官员在专制统治下的脆弱命运。然而,周亚夫的正气和节操将永远鼓舞后人,激励每个时代的精英。

结语: 周亚夫一生经历了高山流水般的跌宕起伏。他为汉朝战功卓著,协助景帝平定七国之乱,一时功業焕发。但因其刚正不阿,招致皇帝猜忌,终被陷害于狱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丞相   单于   河内   刚正   刚正不阿   郡守   朝臣   国军   匈奴   太子   筷子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