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七杯茶|为什么45岁是人生的分水岭?

羊城晚报每周日推出“七杯茶”专版,特约海内外六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专栏文章。此外,还有面向广大读者征稿的“随手拍”专栏。

文章虽短小,七杯茶有韵。请诸位慢慢品——

· 有感于思 ·

40年再回首

文/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最近这十几年来,我不时会收到大学同学的通知,要聚会,要纪念入学多少年、毕业若干年,似乎每次都有一个动情理由,不但过去的岁月值得共同回忆,更强调类似的聚会将会减少。

我的同学大多已过花甲之年,职业生涯多已进入末期,绝大多数人开始过上了悠然自得、自主安排的生活。对于青春的回忆,无疑已经成为人生中难得的亮点。

我们还有清晰的记忆能力,还在心底留存着相聚4年的青春岁月的深刻印象。大家都希望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在一起畅谈。年纪越长,人生的喟叹就越不相同。

到今天,很显然对今后难得再聚的紧迫感和珍惜度越来越浓。

真让人产生五味杂陈、难以言说的感慨。

人都是社会动物,都希望建立社会关系,都不想脱离社会生活,告别职业生涯之后,以同学的名义组织的聚会,就成了值得珍视的社会活动。

我的研究生同学其实也多是同龄人,不过这些同学,要么在高校里继续着学术生涯,要么去国多年,消息渐少。大家同样也在微信里建群,也时常交流,却似乎很少有“线下”聚会的邀约。

今年是我们大学毕业40年。对于一个人而言,40年的长度不可谓不漫长,更不用说这40年是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的历程。

人生的沉浮,生命的拼搏,生活的起落,都是最为集中的40年。为这40年作启航准备的4年因此变得格外重要而特殊。很多时候,我们会把这过去的40年在心底压缩,变成为一个整体。

时序变得模糊,远近高低打乱,记忆中的光彩如水之涟漪,散漫地闪动,引发出的是一种总体性的感叹。

应同学要求,希望能书写下个人此时的感受以为纪念,甚至书于展陈。我于是写下了如下一段话:

四十年前的昨天,仿佛日历上刚刚撕下的一页。上一次的挥手告别,却已成为记忆里消散飘零的片段。压缩时空,过滤情感;区分美与丑,判断恶与善;流失的是时间,不变的是信念。生命长河的波光里,既有繁复而至的凌乱,更有无尽的色彩斑斓。

· 名著识小 ·

孙悟空是个底层猴子?

文/杨早[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说孙悟空是个底层猴子,不只是因为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在山里长大。

这猴子身上的底层色彩就是很浓厚,比如他特别热爱屎尿屁梗,在五庄观跟镇元子耍无赖:“我才自也要领你些油汤油水之爱,但只是大小便急了,若在锅里开风,恐怕污了你的熟油,不好调菜吃,如今大小便通干净了,才好下锅。”

平顶山驮银角大王时又是:“驮便驮,须要与你讲开:若是大小便,先和我说。若在脊梁上淋下来,臊气不堪,且污了我的衣服,没人浆洗。”

话说在有些民间传说里,孙悟空正是放屁感应而生的石猴——中国民间故事趣味大抵如此,消解神圣,贴近生活,神佛也不过是二姨三外甥一类的存在。

悟空还有一般三俗之处,便是跟传统相声艺人一样,喜欢玩伦理梗,占口头便宜。

比如火云山一回,他去挑战红孩儿,不曾得手,但他“搴着铁棒,呵呵大笑,走过涧来”,沙僧问他:“哥啊,这半日方回,如何这等哂笑,想救出师父来也?”

结果这猴子说啥?“兄弟,虽不曾救得师父,老孙却得个上风来了。”

他所谓的上风,不过是“老孙想着他老大王必是牛魔王,就变了他的模样,冲将进去,坐在中间。他叫父王,我就应他;他便叩头,我就直受,着实快活!果然得了上风!”

这一下,就算沙僧十分好人,也看不过眼了,怼道:“哥啊,你便图这般小便宜,恐师父性命难保。”

· 拒绝流行 ·

经典之为经典

文/曹林[北京时事评论员]

所谓经典,不是放在书架上、书单中、文章注释中供人膜拜的,而是拿来读的。经典应该用“每年让人读几遍”来定义,比如像《文心雕龙》这样的经典,我每年起码要读两遍,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

新近读到“隐秀”一章,正好在研究评论文章中的“飞跃性概括”和“提神醒脑的金句”,刘勰关于“秀”的阐释给了我很多启发——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以卓绝为巧。彼波起辞间,是谓之秀。

秀句,就是文章的金句,句间鲜秀,如巨室之少珍,一篇文章如果没有几个有强大概括力、让人有摘抄欲望的句子,很难称是好文章。

在我看来,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它有三个特点——

其一,经过了时间的残酷筛选。黑格尔说,所谓常识,不过是一个时代的偏见。几个月、几年,甚至一两个时代流行的书,可能都浸润着那个时代的偏见,很容易被时间否定或遗忘。能经历成百上千年仍被传读,说明它涉及的命题、价值和关怀是超时代的,触及社会和人性的根系,是为经典。

其二,每次阅读都能让人有新的收获,它包罗万象,有一种强大的思想生命力,能与人们在不同的年代遇到的新问题形成对话,让读者汲取到新的营养。

其三,它站到了某个知识顶峰上,在很多基本问题上已经给出了创造性的答案,有过精巧的阐释,后人自以为是的创造或洞见,不过是拾其牙慧。

我教评论写作快15年了,自以为总结了一些“独家独到”的写作方法,但读了《文心雕龙》后才发现,人家刘勰老师几千年前就总结过了,而且比我总结得要精练精彩多了。

比如,我讲写作讲到“案例论证”时,一直强调“反例”的论证张力,文章论证不能都是正面案例(全是同质案例,仅仅只是一种合理化),一个反向案例所起到的证明效果,要高于10个正向案例。

就像波普尔说的“证伪”,要越过反向案例这个障碍。

《文心雕龙》讲得很干脆——故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

也就是我说的,罗列一堆“事异义同”的正向案例没什么论证效度,要有“理殊趣合”的反向案例。看看,经典讲得多深刻和精粹。

· 如是我闻 ·

固守与权变

文/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明史》中记载,吴县有一个名叫王妙凤的女子,因其手臂被婆婆的奸夫碰了一下,她便勇敢地“持刀斧臂”,十天后死去,被誉为贞洁。

同样是《明史》,还记载了崇祯年间的一个“失身”的事例:兴安大水,落水姐妹见到来救她们的男子的裸体,便投水自杀,以全贞节。

按照德国汉学家罗哲海的说法,这是着重于效力家庭和国家的角色伦理阶段,所谓的“习俗层次”。

康德将道德分为“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个阶段,“持刀斧臂”显然属于道德他律的阶段。只有到了可以从外部进行社会观察,而不受其他个体、群体和制度价值观约束的“后习俗层次”,人才能意识到道德与陈规的冲突,从而进入“道德自律”阶段。

这是鲁迅之所以发现历史中到处写着“吃人”二字的根本原因,这完全是极其残酷且反人类的行为。所谓的贞操,完全是一种愚昧。

清代的王永彬说:“为人循矩度,而不见精神,则登场之傀儡也;做事守章程,而不知权变,则依样之葫芦也。”

尽管制度和规则是不变的,但在不同的时代,面对不同的环境,人应当应时而变,寻求最适切的行事准则,而不是一味地固守陈规。

· 昙花的话 ·

45岁的分水岭

文/尤今[新加坡作家]

僻居于西非国家贝宁偏远地区的Taneka Koko部族,有个奇异的风俗:村内的男子,一到了45岁,便得买一头牛,广邀村人参加一项由酋长主持的庄严仪式,饮自酿的美酒、尝自烹的美食,庆贺自己进入了人生最睿智、最成熟、最安稳、最美好的阶段。

换言之,他们把45岁看作是人生的分水岭,过去的一切混沌晦暗,经过了岁月的过滤,变得风清月明,好似一瓶杂质尽去的佳酿,香气饱满、口感圆润、滋味甘醇。

仪式过后,男子会把牛儿杀了,将一条肥美的牛腿奉献给酋长。

就在今年的二月,村里就有231个男子年届45岁,酋长总共收到了231条牛腿。

我偷偷地想:酋长美滋滋地享用了那么多条牛腿,说梦话时,当也会乐得哞哞叫吧?后来得知,酋长并没独享,他本着“福泽众人”的心态,把牛腿分送给村民。

村民生活贫瘠,牛的售价高昂,万一男子到了“分水岭”的年龄,买不起牛只,又怎么举行庆贺仪式呢?对此,村民笑道:大家深谙这个仪式的重要性,因此,人人都未雨绸缪,老早就开始储备足够的钱。

把45岁当作人生的分水岭,多么像《论语·为政》篇所言的“四十而不惑”啊!

到了四十岁,不为外物所迷惑,心境澄净如水晶,的确值得庆贺。然而,如果到了这个年龄,还为财和色所迷而让生活变得乌烟瘴气,那就是越活越回去呀!

· 不知不觉 ·

遇见《金墟》

文/钟红明[上海《收获》杂志副主编]

每年夏天,上海都会有一场近30万市民参与其中的“阅读嘉年华”——上海书展。

主会场在上海展览中心,这里旧称“中苏友好大厦”,原为英籍犹太人哈同的私人花园爱俪园,1955年由苏联建筑家安德列耶夫设计建成,巴洛克风格。

今年上海书展加上分会场,有850场活动。8月18日,在书展主会场的友谊会堂,我和《文学报》总编陆梅,参加了熊育群的长篇《金墟》的分享会,这是中国作协“新时代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的第二场活动。

《金墟》的封面投影在大屏幕上:城市一隅,欧陆风情的钟楼,一条经典的骑楼街。不同建筑风格错落杂糅,浮现在暮色中,流光溢彩。分享会的主题是:一座古镇的兴衰与世界百年风云。

《金墟》以奇、偶章节设置了双线结构,背景横跨太平洋两岸,描述广东华侨之乡赤坎古镇一百年间所面临的两次大的城镇规划与重建。

故事则围绕司徒氏和关氏两大家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展开,关于土地权证的一场场官司,家族冲突甚至出动红衣大炮,土客械斗,民国时期第一次建城……中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波澜起伏。

小说有机融合了虚构与非虚构,也聚焦于历史与现实的种种考量,充满浓郁的家国情怀。

在我的印象中,熊育群是一位用心灵和脚步拥抱天空与大地的作家。

而这部长篇,也处处可以体会到作家在史实和田野调查部分所下的功夫很深。司徒氏和关氏家族南宋时自中原迁徙而来,清代时两族在潭江边开埠,建起了赤坎墟。

鸦片战争后,相继有人到美国西部淘金,修建太平洋铁路,将财富带回家乡兴建了这座欧陆风格的城镇。

一般作家“下生活”,可能是待在某个县里几个月,日出日落,大概不会像熊育群这样,漂洋过海追踪华侨的足迹,并在开平长时间“深扎”,连民间工匠烧窑、屋顶雕塑,都一一在场……

在分享会现场,陆梅说,《金墟》是一部心灵史。我很赞同,我觉得尤其难得的是,这还是一部物质进化史。

也许跟学建筑设计出身相关,熊育群长篇里对物质世界落笔细致。

城镇水系与街道布局,寄钱回乡的“银信”,图书馆与教堂等公共建筑,来自海外的建筑材料,衣锦还乡的“金山伯”与充满仪式感的“金山箱”,设立在建筑顶上的祠堂……都有详尽描述,它们是不同历史阶段与人类生活的存在证明,也是中国人的迁徙史与海外史的丰富旁证。

· 随手拍 ·

最后假期图、文/丘淑斐

8月25日,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游泳馆里,教练在教孩子们游泳技巧。暑假快结束了,往日熙熙攘攘的泳池,如今只剩下零星几个学员还继续坚持着。

随手拍专用邮箱:ycwbwyb@163.com

原文载于2023年9月3日《羊城晚报》A8版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吴小攀

编辑 | 孙旭歌

校对 | 朱艾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分水岭   上风   文心雕龙   人生   酋长   道德   周末   阶段   案例   同学   经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