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杀手:“三姓家奴”吕布,背叛义父的逻辑是什么?

在历史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之间,三国时期的江山如画,涌现出众多英勇的豪杰。其中,吕布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角色,经常被形容为“天下无双,三姓家奴”。他似乎有着高尚的原则,但也因为种种行径,被冠以“义父杀手”的名号。那么,吕布真正杀人的动机是什么?是否只是为了美女和千里马赤兔?实际上,将吕布的行为放置在真实的三国历史中,情况要复杂得多。

吕布首次登场是在董卓进京的时刻。那时,曹操、袁绍等一众权贵之后,与宦官集团发生冲突,导致两败俱伤。东汉的都城洛阳瞬间出现了权力真空。在黄巾起义之前,东汉政权由宦官、外戚和世家大族三足鼎立。然而,随着黄巾起义爆发,中央政府无法有效镇压,开始将地方权力下放,允许地方自行组织军队对抗农民起义。这导致了国家权力舞台上出现了第四势力:武人集团。这并不是说这些武人在起义之前不存在,而是说他们只有在黄巾起义后才有资格进入政治舞台。在此之前,这些武人分布在东汉的边疆,如幽州、并州和凉州,这些地方是对抗少数民族侵略的前线,拥有众多武人。然而,在过去,东汉政府仍能够控制他们。但随着黄巾起义的爆发,老一代和新一代武人开始合流,朝廷再也无法约束他们。

这一新的政治格局让董卓、丁原和吕布等武人集团有机可乘,他们在国家最脆弱的时刻抢夺了政治权力。吕布杀丁原的情况涉及到丁原挡住了众人的道路。两百多年以来,自汉武帝以来,武人集团一直等待机会。然而,意外的是,当世家大族丁原成为进京摘果子的两大军阀集团的领袖时,他却没有任何阶级觉悟,而是毫无保留地成为世家大族袁绍的忠实傀儡。用现代的话来说,丁原已经跪久了,已经站不起来了。尽管自己占据明显的优势,他却心甘情愿地为别人端茶送水。但是,这种行为激怒了众人,因为他们跟随丁原来到京城,不是为了给别人工作的,丁原断了他们的财路,就像杀了他们的父母一样。

吕布并不是一味下定决心要杀掉丁原,而是试图与丁原进行交涉。他们通过签订合同,吕布杀丁原,然后王允、王司徒开出更高的价码,允诺与吕布共同执掌朝政。吕布的目标是争夺武人集团的二号位置。至于所谓的赤兔马,它只是凉州集团和并州集团握手言和的象征。吕布在这个时候并不是传说中丁原的贴身保镖,而是并州的主簿,即二把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杀掉丁原后,张辽、曹性等并州集团的将领纷纷跟随吕布,没有反抗。这不仅是因为吕布的勇武,更是因为这些人在面对千军万马时,理性选择了合作,而不是抵抗。因此,吕布杀掉义父的行为实际上得到了整个并州集团的默许。丁原,这位“跪族”,注定了没有好下场。

吕布杀董卓的情况与杀丁原的性质是一样的。董卓与吕布等底层武夫不同,他作为东汉帝国的高级将领,明白治理国家离不开世家大族。政府的官职有限,每个官职只能有一个人。如果将所有职位都交给武人集团,国家是否能够稳定?董卓并没有谋求篡位,他只是想成为像西汉时期的权臣霍光一样,统治一代。因此,在董卓成功掌权后,他没有提拔手下的武人集团成员,如李傕和郭汜只是被提拔为校尉,而吕布被提拔为中郎将。这个职位相当于现代的师团级军官,比杂号将军(军长)高一级。董卓对世家大族则封官许愿,例如王允,他没有出任何政绩,却被封为温侯。这让吕布感到不满,因为他认为这与最初的协议不符。因此,王允和王司徒开出了更高的价格,让温侯之位交给了吕布,并承诺与他共同执政。所以,吕布的行动更多是为了争夺武人集团的二号位置,而不仅仅是因为美女或赤兔马。在历史中,一切都是为了权力和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义父   司徒   黄巾起义   家奴   大族   武人   宦官   东汉   世家   逻辑   杀手   权力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