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维生素,竟吃出肝衰竭?医生劝告:这2种维生素别乱吃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方便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每天为您更新科普内容!

王女士是一位爱美的中年妇女,为了保持皮肤的光泽和弹性,她每天都会服用一些美容产品,其中就包括维生素A胶囊。

她认为维生素A可以促进皮肤的更新和修复,防止皱纹和色斑的产生。

她没有按照说明书上的建议剂量服用,而是自己随意加大了剂量,每天吃了好几粒。她觉得这样可以让效果更好更快。

可是,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样做却给她的肝脏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可以帮助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

但是,你知道吗?过量服用维生素也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肝衰竭!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的事例。究竟事情真相是怎样的呢?

一、吃维生素A吃出肝衰竭

王女士在服用了几个月后,就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黄染等症状。她去医院检查后,被诊断为急性肝衰竭。医生告诉她,如果不及时治疗,她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王女士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过量服用维生素A的危害那么,除了维生素A之外,还有哪些维生素也可能导致肝衰竭呢?

无独有偶,李先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他平时很注意饮食和锻炼,但是他的血压仍然控制不佳。

他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维生素B3(烟酸)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血压,于是他就在网上买了一些维生素B3片剂,并且每天服用了很高的剂量。

他以为这样可以改善他的血管健康和心脏功能。

维生素B3虽然是水溶性维生素,但是过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肝硬化等。

李先生在服用了几周后,就感觉到全身无力、腹部胀痛、皮肤发黄等症状。

医生告诉他,他服用的维生素B3剂量远远超过了安全范围,是导致他肝衰竭的主要原因。

二、什么是肝衰竭?

肝衰竭是指肝脏功能不足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负责多种生理功能,如解毒、合成、分泌、储存、代谢等。

当肝脏受到严重的损伤或破坏时,就会出现肝衰竭。肝衰竭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肝衰竭是指在没有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肝脏在短时间内(通常在8周内)发生广泛坏死和功能衰竭。

慢性肝衰竭是指在有慢性肝病的基础上,由于长期的肝脏纤维化和硬化,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逐渐恶化,最终发展为肝衰竭。

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肝衰竭都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三、肝衰竭有哪些常见的原因?

1.药物中毒或过敏

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肝细胞,导致急性或慢性的肝衰竭。

其他一些可能引起肝损伤的药物包括抗结核药、抗癫痫药、抗癌药、抗真菌药、抗生素等。

此外,某些人对某些药物或化学物质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的肝脏,也会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衰竭。

2.病毒性肝炎

这些病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传播,如食物、水、血液、体液、针头等。病毒感染后,会侵入和繁殖在肝细胞中。

3.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是指由于长期过量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和功能障碍。

酒精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当它进入肝脏时,会被肝细胞分解为乙醛和乙酸,这些物质会干扰正常的代谢过程,产生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造成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4.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指由于免疫系统失调,产生针对自身肝脏组织的抗体或细胞,导致肝脏的慢性炎症和损伤。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

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都会导致肝脏功能逐渐下降,最终发展为肝衰竭。

四、怎样诊断和治疗肝衰竭?

如果出现了以下一些与肝衰竭相关的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体重下降、皮肤黄染、腹部胀满、出血倾向、意识障碍等,就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是否患有肝衰竭,并评估其严重程度和预后。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血液常规、生化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血气分析、电解质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治疗肝衰竭的目标是消除或减轻导致肝损伤的原因,保护剩余的正常肝细胞,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类型而有所不同。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解除或改善肝衰竭的症状和并发症,如利尿剂、蛋白质限制、乳果糖、抗生素、肝素、血管活性药物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保护肝脏或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如谷氨酸钠、甘草酸苷、硫酸镁、硫酸乙胺等。

支持治疗是指通过输液、输血、营养支持、氧疗、呼吸机等手段,维持患者的循环、呼吸、代谢和神经系统的稳定,防止器官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特殊治疗是指针对某些特定的原因或并发症,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治疗肝衰竭,如血液净化、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物等。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但是也存在一些限制和风险,如供体的匮乏、排斥反应、感染、出血等。

五、怎样预防肝衰竭?

预防肝衰竭的关键是保护好自己的肝脏,避免或减少一些可能导致肝损伤的因素。

1.合理用药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

尤其是对于可能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要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或者与其他药物或酒精混合服用。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异常的症状,要及时停止服药,并向医生反馈。

2.预防感染

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吃生或不洁的食物,不喝生水或污染的水,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牙刷、剃须刀等。要避免高危行为,如不安全的性行为、吸毒、纹身等,不与他人共用针头或注射器等。

要及时接种预防肝炎的疫苗,如甲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疫苗等。如果有可能接触到肝炎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或体液,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眼镜等。

如果有感染的迹象,如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皮肤黄染等,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和治疗。

3.健康饮食

要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肉、蛋、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要少吃一些含有高脂肪、高糖或高盐的食物,如油炸、甜点、咸菜等。要适当控制饮食的总量和频率,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

如果有特殊的饮食需求或禁忌,要按照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进行调整。

4.适度运动

适度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和免疫力,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从而有利于肝脏的健康。

一般来说,每周至少进行三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如散步、跑步、骑自行车、游泳等。

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运动,如举重、拉伸、瑜伽等。

运动时要注意适量递增,避免过度劳累或受伤。运动前后要做好准备和恢复活动,保持良好的呼吸和姿势。

结语

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是并不是越多越好。过量服用维生素可能会对肝脏造成危害,甚至导致肝衰竭。因此,在服用维生素之前,要先咨询医生或药师,了解自己是否需要补充维生素,以及应该服用哪种维生素和多少剂量。

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肝脏,避免或减少此外,还要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体态,增强肝脏的功能和抵抗力。

如果出现了任何与肝衰竭相关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和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你对维生素和肝衰竭有什么看法或疑问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我交流。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也请给我一个赞或者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维生素   医生   剂量   劝告   肝脏   肝病   损伤   药物   皮肤   原因   功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