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红军创始人之一,淮海战役功劳不输粟司令,女儿官至副国级

在战争中,后勤起着前线有力的支援作用。我国有句古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明确指出,只有后勤保障跟得上,才能为前线作战的战士们提供支持。因此,后勤保障的及时性常常决定了胜利的关键。今天,我们要谈论的这位英雄,他是解放战争中负责统筹后勤工作的干部。在淮海战役中,他的贡献甚至不逊于粟裕司令。他就是刘瑞龙,一位备受推崇的革命家。



刘瑞龙于1910年10月出生在江苏南通的一个知识渊博的家庭。他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他在7岁时就开始学习,并在14岁时考入师范学校。从那时开始,他逐渐接触到了红色思想。1926年,他完成了学业,并顺利毕业。同年,他加入了共青团,成为了革命队伍的一员。次年,革命形势严峻,中共面临巨大挑战。然而,刘瑞龙没有选择离开组织,而是主动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同志们并肩作战。1930年春,刘瑞龙被委任为中共通海特委书记,负责筹建十四军。十四军是我党最早的一批武装力量,但不幸的是,它最终被国民党主力军队击溃。为了保住有生力量,刘瑞龙带领部队转移到中央苏区。然而,由于受到敌军强大的围剿,十四军人员损失惨重,已无法继续构成一支正规军,因此红十四军的番号被撤销。1933年3月,刘瑞龙前往川陕革命根据地,被任命为陕南红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在他的领导下,红二十九军参加了反“六路围攻”和嘉陵江战役,取得了全面胜利,使川陕革命根据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



解放时期,刘瑞龙被调到后勤部门,主要负责向前线战士提供物资和装备的运输。在这个过程中,刘瑞龙没有辜负组织的期望,为最终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淮海战役中,刘瑞龙领导整个后勤部门,筹措了高达5亿多斤的粮食。除了粮食外,他还负责送弹药和抬伤员。正是由于后勤部门战士的辛勤付出,一方面减轻了前线战士的作战压力,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战略思想。淮海战役胜利后,刘瑞龙不以功劳为荣,而是将胜利归功于人民群众。



新中国成立后,刘瑞龙被派往农业部,负责推进农业集体化进程,积极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粮食产量,解决了亿万人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身体力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的儿子刘延申现在是华中师范大学的教授,女儿刘延东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



1988年5月25日,刘瑞龙正在广州主持中国农史学会学术讨论会时,因长时间工作过度,导致心脏病突发,在广州逝世,享年78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7

标签:淮海战役   陕南   嘉陵江   通海   共青团   农业部   特委   革命根据地   作战   功劳   司令   红军   后勤   创始人   前线   中共   粮食   战士   女儿   部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