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妻当如薛宝钗?她出身无恶不作的家庭,本人是暗黑挂,谁敢娶

#好书我来评#

有一种说法,叫娶妻当如薛宝钗。在那些读者的眼里,宝姐姐身体好、举止得体、个性稳定、会当家、会劝谏丈夫,这样的宝姑娘简直是好妻子的模范。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总想反问一句,这些读者是有多不了解薛宝钗呀!

这些读者,是只看到薛宝钗给自己做的那华丽的包装了。当然论包装谁也比不上薛家人,人家是商人,比任何人都懂包装的重要性。

谁想娶薛宝钗,那就要爱宝姐姐的全部,试问一下宝姐姐的缺点他们爱吗?

宝姐姐的缺点那实在是太大了,无论是她的家庭背景,还是她暗黑挂的为人,那都不是一般男子能掌控得了的。

薛宝钗那样的姑娘,绝不是普通的男孩子能追求的……

至于贾家为什么可以和薛家联姻,答案很简单,荣国府这百年国公府内部的宅斗和龌龊,那要比薛家还厉害百倍,就凭薛宝钗的那点本事,还没资格在荣国府内玩聊斋。

荣国府能把宝钗压得死死的。

但如果换一个方向,一个普通的读者要把薛宝钗娶进家门,那简直是为自己选了一条不归路,自己找罪受。

《红楼梦》中的好女孩很多,为了避免钗粉拍我,本篇图文我只字不提和薛宝钗并列的,同为女主角的林黛玉的优点。

我只说其他12钗的优点:

谁想娶个能干的,那可以选贾探春;

谁想娶个温柔和顺的,那可以选贾迎春;

谁想娶个俏皮、活泼妹妹挂的,那可以选史湘云;

谁想娶个端庄稳妥的,那可以选择李纨;

谁想在老婆背后做个小男人,那就直接选王熙凤……

这些女子,谁娶回家中都是优秀的好太太,为啥要盯住薛宝钗不放呢?

薛家人除了能做广告会带节奏之外,一无是处:

薛家无恶不作;宝钗本人是个暗黑挂的姑娘。

当知道了这些之后,还有人会认为娶妻当如薛宝钗吗?

一.无恶不作的薛家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一点从古至今皆是如此。

古人讲究门当户对,那自然是有道理的。同时古人所说的门当户对,并不完全指的是家庭的社会地位,有的时候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落魄但是德行兼备的书香门第家的女孩,没有嫁不出去的可能性,而薛家则正相反。

薛家是大富豪,可他们一家人在京都住了10年,竟然没有人向薛宝钗提亲,这个角度可能很少有人注意,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谁家想要娶妻之前,总要先打听一下妻子家庭的口碑,而薛家的口碑是什么?

这个答案在小说中很容易找到:

无奈薛家原系金陵一霸,倚财仗势

金陵府那可是最富庶繁华的地方,薛家人能在这样的地界有金陵一霸的名声,他们一家人都做了什么?

作者对薛家人的出场描写,那时候薛蟠和薛宝钗年纪都不大,就凭薛蟠一个少年男子,就算再坏,也顶不上金陵一霸这样的头衔!

这足以说明,从薛老爷,甚至是从薛家老太爷开始,这一家人已经从根上坏了,利益熏心成为了金陵一霸。

遥想当年的紫薇舍人薛公,那可是薛宝钗的高祖,人家自然真有学问。

可有学问这件事情不是天生的,也不是靠祖荫能够得来的,那要靠着十年寒窗苦,那要靠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学,而到最后有了学问又能如何?

也许未必有那雪花银来得实在,也许薛宝钗的曾祖就这么想了……

薛家在捞钱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当年因为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四大家族,都首先成为了薛家捞钱的工具。

当年四大家族鼎盛的时期,薛家人可以轻松地将手伸向内廷,多少民脂民膏就被薛家人挖走了,这才奠定了薛家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家底儿。

当年的荣国府和王家接驾的时候,这时候花钱如流水没有节制,薛家也少不得会把手伸进去大佬特捞一笔。

然后呢?

然后亏空是贾府和王家的,薛家那是只赚不赔。当然这笔钱最后会由谁来买单?

这笔钱要几代人的时间来还。

这就是四大家族同时落魄的原因!

薛家人就是其他三大家族的吸血鬼,而像宝钗一样的大小姐,就是吸血鬼家族养出来的人间富贵花。

想把宝钗娶进家门的读者,都只见了宝钗的美,可如果宝钗的美,是吸他们家庭的血来换来的呢?

我很想问一问,这笔钱他们家愿不愿意出?当然还有一问,他们家撑不撑得住薛家敲骨吸髓般的吸血?

薛家如果只是盯着其他三大家族来吸血,那还不至于留下金陵一霸的恶评,他们还做了什么事儿?

给皇帝接驾,这种事百年难得一遇,薛家人只能利用这种事情来吸血,却不能将这种事情当成工作。

这一家的皇商,还要找其他的事情来做。薛家人真正是皇商的时机会很短,因为皇商那是带着专属经营权的。

就比如人称桂花夏家的夏家,那才是真正的皇商:

其馀田地不用说,单有几十顷地种着桂花,凡这长安那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供奉。

这种专属经营权薛家根本没有,当然也许祖上有,可是在薛蟠父亲这一代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薛家从内府皇商,成为了在户部挂名的营销商。

之后呢?

薛家人就得自己找辙生利了,生意人有两种:

一种是靠着诚实守信、靠着不断改良核心技术而在行业中生存的,很多饭馆、茶楼、布庄、点心铺子,都是这样经营的;

而另一种是靠着有强大的背景,直接干来钱快的买卖,为了钱什么都敢干,比如开当铺、开青楼……

薛家就是这种。

薛家开当铺那可是实锤的:

湘云、黛玉二人听了,方笑道:这人也太会想钱了。姨妈家当铺也有这个么?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是呀,薛家人真是太会想钱了!开当铺这些事,就不是诚信商人能做的。

开当铺的人自己都承认,当铺不是二手转卖,当进去的任何货物都卖不出原来的价值,人的就是要利用其他人急缺钱的心理,狠狠地压价。

开当铺赚的就是昧心钱,很多温饱之家,会被当铺压榨得成为赤贫之家;

而一些真正的穷人之家,则会被当铺压榨的卖儿卖女。

当铺的盈利方式,那就是用穷人的血和泪去赚钱。

还是那句话,而薛宝钗就是用这样的钱,养出来的人间富贵花。

薛家的盈利方式,已经注定了这家人无恶不作,金陵一霸的恶名,就是在穷人的血泪中产生的。

当薛家的男主人从薛老爷变成薛蟠之后,这个恶名不仅不降反而更胜!

当薛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居然有呆霸王的名声,他得有多么作恶多端,才能让街坊四邻厌恶如此?

不用我去解读,作者直接给了读者薛蟠让人厌恶的论据:

整个葫芦案的故事,作者用生花妙笔勾勒出一个欺男霸女、草菅人命的呆霸王。

就是为了争买一个姑娘,薛蟠就可以放纵手下,将冯渊活活打死。

冯渊是什么意思?那就是逢冤啊,连作者都在直接为这个可怜之人鸣不平。这冯渊的身份不简单,他是小乡绅的儿子,出身书香门第,就连这样颇有出身的,人家薛蟠都敢直接让手下去揍,那对于普通人,薛家会有多么的横行乡里、鱼肉百姓,读者就可见一斑。

而这时,那些读者认为的好妻子的模范宝钗在干什么?

暗黑挂的宝姐姐,对冯渊之事置之不理,小说要看细节,要知道冯渊并没有被薛蟠直接打死,而是:

那薛家公子岂是让人的,便喝着手下人一打,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家去三日死了。

就算薛蟠无耻,只要薛家的宝钗善良,宝姑娘完全可以选择请名医为冯渊医治,这样可以留下冯渊的性命。

可宝姐姐也不管,人家从来都是这么冷,薛家一家人就没把冯渊的性命当回事儿,人家一家人进了京都……

在金陵府薛蟠仗着出身敢横行霸道也就罢了,到了京都他还敢这样:

在贾氏家族的家塾里,他敢于贾家的子侄不清不楚、争风吃醋,这份霸道可没谁了;

他在外面也敢乱来,居然敢去调戏柳湘莲,人家柳湘莲可是在京都混贵族圈的世家子弟,人家可不会惯着他,把他揍的起不来床,那还是给荣国府面子了,如果没有荣国府的面子罩着,柳湘莲能直接把他打个半死。

顺便说一句薛蟠这个人不仅横行霸道,还常因为没文化,在饭局上被人当成戏耍的对象:

把唐寅说成庚黄;

在行酒令的时候,说出了那段极为搞笑的:

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女儿愁,绣房撺出个大马猴。

那些口口声声说娶妻当如薛宝钗的读者,谁娶了薛宝钗就要附赠这样的大舅子,还有人愿意吗?

谁娶薛宝钗不仅要附赠薛蟠这样的大舅子,还要扛起大舅子一家的家族责任。

薛姨妈对薛蟠和薛宝钗,那是按照两种截然不同的路线来抚养的:

因为薛蟠是独子,薛姨妈对薛蟠的要求很简单,他能平安长大生儿育女就够了,因此薛蟠在一众少爷中显得如此“天真烂漫”。

可薛姨妈对薛宝钗的要求不一样,薛姨妈是把振兴整个薛家的责任,一股脑的压在了薛宝钗的头上,薛姨妈可不会管薛宝钗承不承担得住,能不能扛得起这份重任?

这份责任薛宝钗扛不扛得起都得扛,当然如果宝钗一个人扛不住,她可以拉着夫家来一起扛。

薛姨妈为什么那么想把女儿加进荣国府,答案很简单,只是读者可能从未注意过这个角度:

也许除了荣国府之外,薛家也许再也找不到愿意罩着他们那一大家的人的家族了。

从第4回薛家一家人进荣国府,一直到第80回,薛宝钗从十二三岁过度到了20岁,他们一家人是足足在荣国府住了七八年。

薛家一家人在京都混商圈,他们一家人在京都混人脉,那是全靠荣国府罩着呢,他们早没了独立生活的资源?

为什么?

在葫芦案中薛蟠就已经被死亡了,薛家的户口上就只有薛姨妈、宝钗母女,不靠着荣国府,这一家就得喝西北风。

而薛蟠的葫芦案事关人命,他们家得时时求着人将这件事情往下压,以荣国府的人脉可以暂时压下去。

可这件事情要是放在读者您的身上,您管得了吗?您压得住吗?

这样的宝姐姐,您真的敢,或者愿意娶吗?

谁娶了薛宝钗,那可不止娶了薛姨妈一家人,还得娶薛蝌、薛宝琴一家人。

薛家没有大家长,薛姨妈就是最大的长辈,薛蟠就是长兄,他有扶持薛蝌、薛宝琴的义务。

可事实上呢?

薛家混商圈要靠荣国府罩着;

薛宝琴要被梅家退婚,这件事情还得要荣国府帮着解决。

荣国府有国公夫人贾母坐镇,荣国府还有贵妃娘娘贾元春做支撑,这样的人家,梅一家自然要给几分面子,当荣国府给了宝琴贾家养女的身份后,她就有了嫁进梅家的资源。

而这种事儿,喜欢宝钗的读者能解决吗?

谁的背后有这么大的资源和人脉?

负担这么重的宝姐姐真有人敢娶吗?

薛家无恶不作、负担极重,这是宝钗身上的严重短板,那宝钗自己呢?

抛开家庭的负担,只看宝姐姐一个人,这宝姑娘同样不是什么佳配。

二.暗黑挂的薛宝钗

薛家人特别会做广告,总能把宝钗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众人,可真实的宝钗是什么样的?

这是很多都是看不出来的,就需要写书评的人去解读。

什么样的姑娘是佳配,适合娶进家门?

这种事情没有固定答案,每个家庭、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一个适合婚姻的姑娘,对婚姻要有忠诚度。

很明显,宝姑娘的身上没有这种忠诚!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不在一棵树上吊死,这是典型的商家思维。

这种思维,同样被宝钗运用在对婚姻的选择上。

钗粉别忙着怼我,我有足够的论据证明宝钗对婚姻不忠: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则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第4回,薛宝钗一家进荣国府的目的之一是为了选秀,可才到了第8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金玉良姻这个噱头就第1次出现了。

当时宝姐姐选秀了吗?

当时宝姐姐被撂牌子了吗?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宝姐姐已经落选,那就意味着有待选资格的宝姑娘,还是属于皇室的女人。

可这时的薛宝钗,已经开始精心经营金玉良姻这个噱头了……

宝钗是暗黑挂的女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实锤了。

宝姑娘的胆子有多大,她居然胆大到敢对皇室脚踏两条船!

薛宝钗胆子这么大的后果,那有可能是激怒皇室,连带另一个家族为她的野心陪葬。

值得吗?凭什么?

这是我直问想娶薛宝钗那些读者的问题,如果娶薛宝钗,会连带他本人和他家族为这个选择陪葬,他是否还愿意大言不惭地说出那句话:

娶妻当如薛宝钗呢?

再来看很多读者认为娶妻当如薛宝钗的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宝钗的身体好,珠圆玉润适合生养。

可这是个伪命题,宝姑娘的身体其实相当差。

先来说宝钗的身体:

宝钗的身上,胎里带着一股热毒。

而这种热毒也有一个解释,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

热毒二字,画出富家夫妇,图一时遗害于子女而可不谨慎。

宝钗身上的热毒,带着多么香艳的故事,是没有办法展开来分析的,此处省略几千个字。

只能说宝钗的父母,就没有给薛姑娘留下忠贞自守、淡泊名利的基因;

更没有给宝钗留下结实、健康的身体,林黛玉咳嗽被钗粉强烈讽刺身体不好,不知道宝钗的身体又好到哪儿去了,宝姑娘和哮喘呀。

在身体这一点上,薛宝钗和林黛玉那是半斤对八两,宝钗根本不比林黛玉身体好。

林黛玉是药陪着的,可宝钗也要吃冷香丸,那冷香丸可是奢侈品级的药: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

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

凑齐这一副药,那得花多大的时间成本和多大的人力物力?

身为普通读者的您,总不能看着宝姐姐生病不给宝姐姐配药吧,这样一个能吃到您破产的药罐子宝姐姐,还有人说她身体好、宜生养想娶回家吗?

再来说宝钗的举止:

很多人会认为宝姐姐举止得体,其实这是不存在的,在大观园的圈子里,最特立独行、也最毒舌的就是宝姐姐。

贾母出钱给宝姐姐过生日,这真称得上是给晚辈天大的脸面,换成一般的晚辈,那一定会花时间、心思把贾母奉承好的。

可宝姐姐呢?

人家点戏直接点了一个《醉打山门》,过生日的时候点和尚戏,为了特立独行,宝钗是连自己都咒:

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宝钗点戏、能点出不吉利的话让长辈心惊肉跳,宝钗做灯谜同样如此: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谁家过元宵节都是做阖家欢乐的灯谜,可暗黑挂的宝姐姐不知出于什么想法,一定要说丧气话,这哪里是举止得体?

这简直是吓人好吧。

宝姐姐不止在口舌方面不得体,在应对方面同样上不得台面。

贾母在接待客人刘姥姥的时候,那是给了薛宝钗和自家孙女同样的机会,可宝钗做了什么?

贾母一进蘅芜苑的门,就领着众人看到了雪洞式的房屋,宝姐姐的房间里居然装饰品全无,宝钗是什么意思?

她是不是要当着客人刘姥姥的面,打整个荣国府的脸,暗示荣国府不善待客人,贾母也好、荣国府也罢都对不起这个人。

这样做事不得体的宝姐姐,还有人想娶进家门吗?

三来说宝姐姐的个性:

宝姐姐的个性稳定,不像黛玉一样冲动,宝姑娘个性稳定就真的好吗?

这个答案很深刻,一个冲动、爱发脾气的人,骨子里可能很善良。

同时,一个个性非常稳定的人,并不代表这个人就善良,骨子里可能非常冷酷,能对所有的事情都表现得波澜不惊。

宝钗就是这种冷酷的人。

在小说《红楼梦》中薛从来都代表着雪,这就是冷酷的象征,还真不是我硬凹的。

当王夫人的身边首席大丫头金钏儿投井之后,看宝钗说了什么: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是这么想。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边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

我不否认,宝钗的情绪稳定性是真是高,她还能在第一时间马上就想到去安慰王夫人,她为人处世的心机和手段都是杠杠的!

可这丝毫不代表着宝钗善良,她心底冷酷至极没有一丝温度。

金钏儿是王夫人身边的首席大丫鬟,她和宝钗必然有很多交集,她们也曾在一起玩耍聊天过……

可一旦金钏儿死了,宝姐就可以马上把她的死用来做自己讨好王夫人的垫脚石,一般情况下,人走茶凉也得走几天才凉。

荣国府的大部分下人,都会为金钏儿之死叹息流泪……

可到了宝姑娘那里,这种感情那是马上就冻成冰霜。

再来看更有名的滴翠亭事件,宝钗偷听到了丫鬟小红和坠儿商量同男子贾芸私相授受的事情。

这时候宝钗会怎么办?

宝姑娘的情绪稳定性是真高,马上就来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把她做的事情甩锅到无辜的林黛玉的身上: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


无辜的林黛玉,那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她凭什么要给宝姐姐顶这个锅?这是很多读者从未注意到的角度。

当然就算林黛玉顶了这个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小红再有本事也不过就是个丫鬟,而林黛玉则是荣国府的养女、是贾政的亲外甥女,小红拿林黛玉毫无办法。

可如果人物关系换了呢,如果宝钗偷听正好听到了您的顶头上司,在做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然后她依然情绪稳定地张口就叫出来的您的名字……

这时候谁还会觉得娶妻当如薛宝钗呢?

四说薛宝钗的管家能力:

接下来,看钗粉夸宝钗夸得最厉害的会管家:

宝钗真会管家吗?

其实薛家人口简单,人际关系更是简单,宝钗在自家的生意上有绝对的话语权。

如果宝姐姐真的是一个大女主,真的是一个能纵横商海的女强人,她完全可以把薛家带上一个新的层次,让薛家迎来新的辉煌!

可这件事情并没有发生,宝钗每天都忙着什么?

宝钗每天放着自家的生意不管,反而每天在荣国府晨昏定省,陪着贾母王夫人说话聊天,她这么干是为什么?

就是很多读者从来不会注意到的角度,她这么干不就是为了让自家的生意可以受到荣国府的庇护吗!

一个真有本事的人是不会这么干的,说宝钗能干的读者可以洗洗睡了。

宝钗绝不是一个能纵横商海的女强人,此时我们退一步,把她的工作范围放回到内宅,她会是一个合格的当家少奶奶吗?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其实荣国府已经给了宝钗在荣国府当家的机会,可她的实习成绩是不及格。

王夫人曾经给过李纨、探春、宝钗一起协理大观园的机会,可看宝钗都干了什么?

宝钗除了拼命地为自己立人设、捞资源之外什么也没干。

这是宝钗白天的工作:

宝钗便一日在上房监察,至王夫人回方散。

这份工作凭什么落到薛宝钗身上?

这是很多读者从未注意到的角度,荣国府的上房是哪儿?

荣国府的上房是荣禧堂,这里象征着荣国府的百年荣耀和地位。

宝钗在这里工作,那就是一个资源咖,谁家的实习生能直接到老板的办公室工作?

能到这里实习的女子,那不是大小姐就是少奶奶呀!

宝钗只要在荣禧堂一站,她什么都不用说,那金玉良姻的说法就会越演越厉害……

可其实宝钗应该站在这里吗?

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王夫人命的当家的人选,有荣国府的正牌少奶奶李纨,也有荣国府的正牌小姐贾探春,她们尤其是李纨,才更有资格直接站在荣禧堂内。那她们为什么都靠边站了呢?

是王夫人直接让她们靠边站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放着儿媳妇和庶女不用,用外甥女去当家,这根本不符合那个时代的伦理,王夫人就算是再霸道,也不敢同当时的整个社会秩序叫板!

那就只能是宝钗、李纨、探春三人分工的时候,宝钗自己挑着在荣禧堂内工作,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李纨、探春都是大小姐出身,她们真抹不开直接卷了薛宝钗的面子,然后宝姑娘有了足够的机会在荣国府内捞资源。

这份工作宝钗干得好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宝钗的眼皮子底下,王夫人的上房就丢了玫瑰露和茯苓霜。之后为了丢了东西,玉钏儿和彩云吵的整个荣国府人尽皆知,宝姑娘就能装没听见。

这件事情最后是由平儿出面解决的,而平儿不过就是王熙凤身边的一个心腹丫鬟而已,她的工作范围可从来进不了荣禧堂。

这是宝钗晚上的工作:

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

这份工作宝钗管理的怎么样?

答案同样是极差。

在宝钗巡夜的这段期间,老婆子开始吃酒赌钱,当然这还不算大事。

更大的事情居然是老婆子敢牵线搭桥,让外男私会荣国府内的丫鬟。

之后绣春囊事件,就是宝钗管理不善打下的底子。

宝钗的荣国府管理实习,那就是不合格。

管理实习不合格,宝钗是不会在乎的,这时候读者更能看到一个暗黑挂的宝姐姐:

人家宝姑娘更在乎的是,趁此机会好好巴结一下宝玉身边的贴身小厮茗烟儿,让茗烟的娘在大观园内管理花草;

给自己贴身丫鬟莺儿的娘谋个好差事,这样他们就能够更好地为自己嫁豪门铺路了。

宝姐姐还要利用探春的策划案,为自己收买人心;

在明知道大观园可以以盈利的情况下,宝姑娘还是要劝着王夫人把大观园关闭,这是什么逻辑?

这么做那是会彻底坏了荣国府的口碑:

大观园是贵妃游幸过的地方,有无限接近于皇家园林的属性,这样的地方一旦关闭,会造成外界舆论对荣国府的恐慌,怎么贵妃要倒了吗?

那时候,世家是不会再把宝贝女儿嫁给宝玉的,那金玉良姻不就成了吗……

娶妻当如薛宝钗?是不是个笑话!

最后再来看宝钗能劝谏丈夫:

宝钗所谓的劝诫丈夫,她会劝丈夫顶天立地吗?

她会劝丈夫为人处事无愧于天地之间吗?

不会的,宝姐姐所谓的劝谏丈夫,那是劝丈夫读书、考功名,然后呢?

然后,自然是她可以凭借丈夫给她的资源上青云;

然后,自然是她要凭着丈夫的资源,让薛家一家人去吸血,赚得盆满钵满;

然后,自然是丈夫要为薛家摆平所有的事情、扛下所有的责任,而薛蟠还可以做那个呆霸王……

娶妻当如薛宝钗?谁娶了宝姐姐,那一定会被他们一家子人拖累死。

这才是真正的宝姐姐,娶宝姐姐的重担,真有人敢立帖为证,敢扛:

永远为他们一家子人经常输血;

永远为不知天高地厚的呆霸王善后;

不学无术的薛蟠是自家的大舅子;

极品泼妇,随时都敢撒泼撒野的夏金桂是自家的大舅嫂;

自私自利,只想着娘家利益暗黑挂的薛宝钗是自己的亲媳妇儿。

这样的日子可咋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大观园   京都   金陵   无恶不作   丫鬟   当铺   姨妈   出身   家人   丈夫   姑娘   姐姐   事情   身体   答案   读者   家族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