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之殇:三分天下的内部地缘结构引发内忧外患,有苦难言

说起塔吉克斯坦,作为中亚五国中最小的国家,面积约等于中国的辽宁省,却全境的93%在山区,一半以上国土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只有不足7%的可耕地,所以塔吉克斯坦也被称作中亚的高山之国。其实塔吉克人并非是自古生活在山地的民族,面对地理条件所限,塔国如今的国家版图状况,潜藏着诸多“内忧外患”,成为不少塔吉克人心中难言的苦衷。

中亚五国中的“异类”

塔吉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的主体民族非突厥族系的国家,这是因为塔吉克人是欧罗巴人种,民族语言是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帕米尔语支的古波斯语,而不是突厥语,所以塔吉克人也常被认为是“东伊朗人”。实际上,塔吉克一词的一个解释是,头戴王冠的人(“塔吉”在波斯语中意为王冠)。

塔吉克人的族源可以追溯到粟特人,粟特人是古波斯的经商民族,在我国古代史籍中称“昭武九姓”(康、安、曹、石、史、米、何、火寻、戎地)国,存在于中亚最富庶的河中地区,大多以经商为业。据考证,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和五代的石敬瑭等都是粟特人后裔。这个民族还诞生了许多对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学者,比如:医学家伊本·西拿、数学和天文学家比鲁尼等。

昭武九姓国指粟特人居住的九姓胡国。公元657年大唐灭西突厥后,昭武诸国皆内附,唐置康居都督府羁縻之。

此外,塔吉克人还坚信撒马尔罕古城和布哈拉就是他们先祖修建的,他们的历史比当今占中亚地区主流的突厥人要长得多,是中亚最古老的民族。不过如今这两座古城均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文明遗址则寥寥无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与突厥人的崛起有关。

撒马尔罕古城是当年中国通向印度、阿拉伯和欧洲的必经之地,是世界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熔炉,因此四方商贾云集

公元6世纪后,突厥人强势崛起,随之西迁到粟特人聚居的河中地区(即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中游地区),不断挤压后者的居住区。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塔吉克民族随着萨马尼德王朝的建立逐步形成,有了共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之后公元10世纪,突厥人相继建立伽色尼王朝和花喇子模王国,塔吉克人被征服,文化上逐渐突厥化,随着不断东迁吐火罗盆地和帕米尔高原,古波斯语言被保留了下来。

如今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14.31万平方公里,是中亚五国中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人口1001万(2023年) ,共有86个民族,其中塔吉克族约占80%,乌兹别克族占15.3%,俄罗斯族占1%,此外还有鞑靼人、吉尔吉斯人、哈萨克人以及苏联时期被迫迁来的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德裔日耳曼人、朝鲜人等占总人口的3.7%,这也是塔国内存在民族对立的根源。

捧着金饭碗却过着苦哈哈的日子

塔吉克斯坦处在中亚的边缘地带,苏联时期,杜尚别是距离莫斯科最远的加盟国首都,而且塔国缺乏平原,地形复杂,所以苏联也不怎么重视对塔国的开发扶持。但实际上,塔吉克斯坦国内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知的矿产有50多种,已探明待开发的矿床600多个。

塔中矿业的矿区位于塔吉克斯坦北部,约70平方公里,是中亚有名的铅锌银铜矿集区,总共有大小20多个矿权。

在金属矿产资源中,银、锑、铅、锌、金等金属矿产储量可观,比如30处金矿的总储量达600多吨;银、铅、锌、铀等矿产储量更是在中亚国家中位列第一,如多与铅、锌伴生的银矿储量近10万吨,有世界上第二大银矿——大卡尼曼苏尔银矿;锑矿在亚洲排第三位,仅次于中国和泰国;还有已探明超过10亿吨的铅锌矿储量。

至于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虽然不如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丰富,但已探明储量也有1.13亿吨石油和8630亿立方米天然气。另外煤炭总储量也有45.98亿吨,其中无烟煤储量515万吨,焦煤储量近13亿吨,其焦炭质量及储量都属中亚五国中最高,而且开采条件好,基本以露天开采为主。

相比这些矿产资源,塔吉克斯坦还有一项中亚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塔吉克斯坦号称“中亚水塔”,水利资源占整个中亚的60%,居世界第八位,人均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开发量不足10%。比如2020年塔国发电总量为197亿千瓦时,其中水利发电为181亿千瓦时,剩余为火力发电。

但塔国的电力年需求量为230亿-250亿千瓦时,基本年年不够用。在苏联时期电力缺口还能通过中亚电网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进口来弥补。但随着2009年乌兹别克斯坦退出中亚电力网,塔国只能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高价进口电力。明明抱着金饭碗,却过得苦哈哈,令人费解。

发展困境是有原因的

2022年塔国的GDP约115.7亿美元,而同期上海的GDP则有4.47万亿元(约合6122亿美元),几乎是塔吉克斯坦的53倍。可想而知,塔国滞后的发展水平。而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究其根本无外乎三方面,一是国小民穷,缺资金缺技术,无力自行开发资源。因为塔国虽然矿产储量颇为可观,但资源埋藏较深,有些甚至分布在帕米尔高原之上,开发难度很高。

二是缺少长期的战略投资商。矿产资源不比其他产业,开发周期长,加上塔国单薄的基础设施,“吓住”了诸多国际矿业巨头。据统计,塔现有公路总长1.37万公里,几乎全部建于前苏联时期,其中骨干线公路仅有4条,均以首都杜尚别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分别为从杜尚别到中塔边境阔勒买口岸的塔中公路,这也是塔国最长的公路,有1009公里,09年中国路桥负责部分修复。

还有从杜尚别到东北边境城市卡拉梅克的塔吉公路(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公路),全长368公里,该线路过境后直达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城市奥什,与中吉乌公路对接;北起杜尚别,南至边境城市下喷赤,全长185公里的塔阿(阿富汗)公路;北段塔乌公路南起杜尚别,北至边境小镇恰纳克,全长368公里的塔乌(乌兹别克斯坦)公路。

中巴友谊公路(右)、土耳其承建公路(中)、帕米尔公路(左)及其它大小道路。

铁路方面,塔国有北、中、南三条互不相连的铁路线,总里程长950.7公里,但使用长度为616.7公里,其中114公里已超期服役,年货运量在630万吨,但这三条铁路需要途径乌兹别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与国内相连,这就导致要产生通行和过境费等方面的制约。

三是内部地缘格局的破碎致使内政动荡。塔吉克斯坦从1991年独立后,国内的各种政治、宗教、地方利益集团的斗争就日趋激烈,甚至还发生了武装冲突,直到2000年,冲突才在联合国的调停下平息,但由地区利益矛盾引发的地方主义是造成塔冲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将继续影响着塔国政局的未来走向。

内部地缘结构的破碎酿成的“内忧外患”

这种地方主义产生自塔吉克斯坦分裂的地缘结构。塔国全国分为3州1区1直辖市,实际上也象征着塔国的“三分天下”的格局。要知道中亚给人的印象总是跟广袤、荒凉相关,而费尔干纳盆地是个相当独特的存在。费尔干纳盆地位于帕米尔高原西侧,北靠天山山脉,南接吉萨尔—阿赖山脉,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封闭型山间盆地,仅有河谷和山口通向盆地之外,像极了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

费尔干纳盆地像是一个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宝盆。

费尔干纳盆地东西横跨300公里,南北纵深100余公里,最宽处达170公里,是中亚低海拔盆地,由东向西倾斜。在干旱的中亚,有流水的地方才有生机,锡尔河及其支流从费尔干纳盆地流过,带来丰沛的灌溉水源,滋养着这片绿洲。所以这里物产丰富,自古以盛产瓜果、苜蓿、棉花及多种金属矿藏而著称,近年又发现了丰富的石油蕴藏。周围山地还有优良牧场,历史上以出汗血良马而闻名遐迩。

可以说,费尔干纳盆地就是中亚的“天府之国”,以中亚五国1%的土地面积,养活了22%的人口,被誉为“中亚明珠”,足见其是中亚最富饶之地。但另一方面,4万平方公里的费尔干纳盆地,被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分割得七零八落,三国边界犬牙交错,中亚的政治、民族、宗教等问题在这里变得最为突出,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堪称中亚之最。

具体而言就是乌兹别克斯坦占据了费尔干纳盆地富饶的中心,吉尔吉斯斯坦则占有着盆地北面和东面的山麓地带,而塔吉克斯坦则分得了费尔干纳盆地狭窄的出口。这里看似乌国得了大便宜,实际上盆地距乌国首都塔什干虽然才400多公里,却只有一条公路连接,冬季还有数月大雪封山,公路运输更加艰难。

吉尔吉斯斯坦巴特肯以东有2块飞地属于乌兹别克斯坦,巴特肯西边有一块飞地属于塔吉克斯坦,均要跨国管辖

而塔吉克斯坦虽然占有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出口处,也就是粟特州(别称索格特州或列宁纳巴德州)的苦盏地区,但苦盏地区与首都杜尚别的联系却要翻越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阿赖山脉才能实现。至于吉尔吉斯斯坦也同样不好受,由于占据了费尔干纳盆地的山麓地带,一方面无法真正享受费尔干纳盆地的富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吉国南部与北方楚河流域(首都比什凯克所在地)竞争的本钱,所以吉国内部一直都存在南北之争。

塔吉克斯坦相比吉尔吉斯斯坦更是有过之无不及,一方面是阿赖山以北的粟特州与杜尚别的“离心”,因为该地也是塔国内乌兹别克族最多的地方,天然的亲俄亲乌,而以杜尚别为代表的吐火罗盆地北部板块,则是传统的平原塔吉克人占绝对多数;另一方面占塔国近一半面积的帕米尔高原之上的高原塔吉克人对生活在吐火罗盆地的平原塔吉克人也同样不感冒。

从整个塔吉克民族的内部结构来看,塔吉克人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活在低地平原、以农耕生活为主的平原塔吉克人,他们种植棉花、小麦、大麦、大米、马铃薯,兼营园艺和畜牧业;二是生活在帕米尔高原的高原塔吉克人,他们崇拜高飞的山鹰,除了骑马,也用雄壮的牦牛当坐骑,在帕米尔高原的宽谷中半年耕作、半年游牧,过着丰富又独特的耕牧生活。

这种分化,归根到底是由地理环境的产物。塔吉克人受突厥人挤压选择遁入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就成了塔吉克人的庇护所。只是帕米尔高原气候环境恶劣,高原塔吉克人的数量远不如平原塔吉克人,不过也因此高原塔吉克却保存了最纯粹的塔吉克基因,无论是人种上,还是文化上,所以高原塔吉克人身上也有了另一个标签:帕米尔人。

这就是塔国地缘破碎后的“内忧”,这种隐患并不一定表现为分裂,但肯定会在国家生活中体现出“离心”。何况塔吉克人的传统社会结构是地缘与血缘并行的两种社会组织模式,即微观层面以血缘关系为主,宏观层面则是地缘关系占主导。血缘性组织以家庭、家族、氏族为主要单位,地缘性组织则以马哈拉、地域集团为代表。通俗讲就是小事认血亲,大事认地域。

无论是血缘性组织还是地域集团在塔吉克人当代社会中都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地域集团是塔吉克斯坦政治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如塔总统与上议院议长的关系。但内部地缘破碎引发的族群矛盾和宗教冲突也会传导到周边,进而引发更大的隐忧。比如塔国与乌吉两国在费尔干纳盆地犬牙交错的边界划分,就引发了一系列国界之争。

比如1991年苏联解体后塔国与吉国的领土边界就成为了地缘政治争夺的中心,尤其是费尔干纳盆地地区,由于缺乏牧场和水资源以及边界的模糊性而引发的民族间的紧张关系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还有与乌兹别克斯坦,也是围绕边界、领土、民族、跨境铁路、天然气、水资源等问题,导致矛盾不断尖锐化,几乎酿成局部军事冲突,可以说塔乌关系是中亚国家关系中最紧张和冲突最多的一对。

罗贡水电站位于塔吉克斯坦境内阿姆河的主要支流—瓦赫什河上游,装机容量为3600兆瓦,中国参与了部分建设

尤其是水资源矛盾,是两国关系中最敏感和最核心的问题。比如被塔国视为“国家理想”的罗贡水电站项目,由于阿姆河属于跨境河流,塔国要在阿姆河上游修建大型水电站,势必影响下游乌兹别克斯坦的用水,再加上中亚本身就气候干旱,水资源问题格外敏感,所以塔乌两国因罗贡水电站的问题纷争不断,关系几度恶化。直到2016年才因乌领导人更迭,两国关系才回暖解冻,但问题依然尚未解决。

其中的“原罪”就是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制定的划分民族的不恰当边界设计。这种犬牙交错的划分在苏联解体前,并没有多大影响,毕竟大家同属于一个大家庭,资源能够得到协调配置,但是当分家单干,需要亲兄弟明算账时却暮然发现,这是一笔剪不断理还乱的糊涂账。于是中亚各国便在各自的边界上出现了多样的地缘战略主张以及领土争端,费尔干纳盆地甚至一度从聚宝盆变成了“中亚火药桶”。

在可预见的未来十余年,苏联解体遗留的历史问题、内部地缘结构破碎导致的各种矛盾将持续困扰着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并成为与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最大障碍。但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推进,塔吉克斯坦或许将迎来一个改善与其他国家关系的动因。毕竟想要取得东方大国的发展扶持,就需要改善同邻国的关系,以获得中吉乌铁路的延伸支线,甚至是中塔乌铁路呢。

上期回顾:帕米尔高原的阿赖山谷有何地缘价值?为何中吉乌铁路要途经于此?

备注:本文是《中亚合集》的第49章的原创作品,仅为一家之言,转发请注明【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及出处】。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   地缘   费尔   帕米尔高原   吉尔吉斯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杜尚别   中亚   苏联   有苦难言   内忧外患   突厥   盆地   储量   公路   民族   结构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