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马六甲海峡扼制中国海运?这条运河,或将彻底粉碎美国阴谋

近期,在外流亡15年的泰国前总理他信终于回国,名义上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但泰国国王在他信回国第二天就特赦了他,核心原因在于由他信实际操控的为泰党赢得了2023年泰国大选。

泰国这一局势变换,跟中国有什么关系呢?不但有,且是莫大关系。

他信的妹妹英拉在执政期间非常注重与中国建交,双方曾就计划开通克拉地峡运河多次沟通,直接废除马六甲对世界各国的扼制。后因为英拉政权被推翻,计划搁置。如今他信回归,克拉地峡运河重启或将提上规程,对中国意义深远。

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在哪里?

马六甲海峡位于亚洲东南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海域的咽喉要道,被誉为海上生命线。名义上,马六甲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共治,但实际上却是美国的囊中之物。

这里平均每日可通过200多艘船,每年10万多艘,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无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经贸板块,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美国在全球控制了16个咽喉战略通道,其中就包含马六甲海峡。为什么马六甲海峡不在美国管制范围,却被美国实际控制呢?这是因为新马印三国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长期对三国的军事军备进行大量援助,譬如马来西亚很早就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印度作为美国的战略伙伴也是长期重兵部署马六甲。

而新加坡更为夸张,20世纪六十年代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后,因自身国土面积小,发展受限,为寻求一把实力保护伞,便主动邀请美军进驻,建立了樟宜海军基地,2004年5 月正式启动。

美国樟宜海军基地的建立,标志着美军具备了随时封锁马六甲海峡的军事力量,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中国就是其中之一。

马六甲海峡对中国有哪些作用?

马六甲海峡作为海上生命线,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但同样,马六甲海峡也是中国的“马六甲困局”

首先我国通向印度洋海域的航线过度依赖马六甲。从地理位置上看,马六甲海峡离中国南海海域较近,是中国通往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每年我国有近40000艘船经过马六甲海峡,但因为马六甲海峡控制在他国手中,这四万艘船90%都是外国航运,中国船所承载的份额极少。

海运路线对马六甲海峡依赖太大,海运船只又多数并不在自己手中,这就足以表明,一旦马六甲海峡出意外情况,我国的海运将会面临巨大威胁。

其次我国石油进口海运更是被马六甲主导。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原油的海上运输对马六甲海峡依赖很大。我国是工业发达的国家,制造业仍是中国经济的支柱,而石油则是工业的血液,且不可再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67%的石油进口靠海运完成,这其中80%的石油海运全部要经过马六甲海峡。也就是说马六甲海峡一旦被居心不良的国家卡死,我国的石油进口将受到扼制,经济上的损失不可估量。

最后,经济带动军事,马六甲同样是全球军事要塞。由于上述马六甲海峡在全球的经济地位,这个地方就成为了自古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已经将军事基地建在了马六甲海峡出入口,加上海盗猖獗,海湾周边战争不断。马六甲海峡离中国南海海域较近,但中国军方却望尘莫及。一但马六甲被某些国家的军事力量霸占,不但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影响,更会让我国的海域受到军事威胁。

由此可见,马六甲海峡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军事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美国已率先部署控制马六甲的战略,我国又不得不受制于人。

此时便有人问了,为什么不另外开一条路或者绕路而行呢?看地图我们就明白,绕路基本不可行,要不就绕道其他国家的领海中去了,要不就会过量拉长航线,成本太高。那么另开一条航线是不是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呢?这就是接下来我们要说的克拉地峡运河的重要战略意义了。

克拉地峡运河开通对中国的意义

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上,运河拟议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是一条双向航道运河,按计划,这条运河修建成功后,船舶可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穿过运河进入安达曼海,直出印度洋,不再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假设运河开通将对我国产生几个方面的重大作用。一方面是从航线本身看,中国航运船只单趟航程大约可节省1100公里的航程,折合约18万英镑费用,省时省力省财。

另一方面就是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船只将分流进入泰国湾,势必大量减少马六甲的穿越量,可以避免部分海盗及航线拥堵问题,保护船只安全;

最重要的是,中泰两国将因为这条运河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在航海板块减少了美国对中国扼制,也避开了马六甲军事上的威胁,加强了中国能源运输安全机制。总之,这是一条能帮助亚洲国家“撇开马六甲”的重要计划。

克拉地峡运河建设的阻碍

正因为克拉地峡的开通在多个方面对中国甚至整个亚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也将全力支持泰国开通运河,目前的消息是中国将以参股形式参与建设与管理,这无疑将加强中国与东南亚、中东、非洲等地的经贸联系。

当然,这项伟大的工程不仅是对我国有利,同样将保障日韩等国的能源运输安全,对泰国本身而言,大大增加了泰国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同时也创造更多就业,增加更多收入。相对的,这条运河的开通对一部分国家有利,必然也就威胁了一些国家的利益。

2023年8月22日,泰国前总理他信,经过15年的流亡,终于回到了泰国曼谷。虽然表面上说给他信判刑,但实际上,在他信回国的第二天,国王便特赦了他。原因是由他信背地操控的为泰党赢得了大选,相信他信已经与王室谈妥利益分配,他才能带着自己的势力顺利回国。

他信是泰国华裔后代,与中国有渊源,而他信流亡在外后,他的妹妹英拉上位,在中泰建交上,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英拉在位期间一直就克拉地峡运河计划与中国保持沟通,是这个计划的主要推动者。

鉴于以上种种迹象,近期已有专家预测,他信的回国,或将把克拉地峡运河开通计划重新提上日程。

但这一消息对于另外一些国家,却如鲠在喉。首当其冲就是美国。

假设克拉地峡运河开通,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海运将逐步脱离马六甲海峡,也就脱离了美国军事掌控的范围,变相促进了中国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美国自然不愿意看到中国的独立自强;

其次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个弹丸小国,经济之所以发达,大部分是靠着马六甲海峡咽喉的重要地理位置,若克拉地峡运河开通,将大大减少新加坡的港口收入,对新加坡的发展影响较深。当然马来西亚和印度同为管理国,自然也是反对克拉地峡运河分一杯羹。

不仅是一些利益受损国家的反对,泰国自身在这件事上也存在一些顾虑,譬如国土被分隔、巨大的投入困难、周边邻国的敌视以及美国施压等。由此可见,克拉地峡运河若开通,势必影响世界格局,因此也是困难重重。

结语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很多方面我们都将逐步强大,不再受人牵制,尤其是在能源运输的安全机制上,我国也必将竭尽全力争取。

克拉地峡运河对中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将大力争取与泰国达成共识重启克拉运河计划,秉着利于亚洲多国发展的原则,未来也不排除将与日韩等国联合参与投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马来半岛   美国   运河   海运   中国   印度洋   海峡   地峡   马来西亚   泰国   新加坡   海域   阴谋   我国   计划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