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冲突看中美过往,更敬佩毛泽东3句箴言,对美评价一针见血

文丨乾凉散人

编辑丨乾凉散人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俄乌冲突延绵日久,依稀记得2023新年伊始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身前往肃穆的南部军区司令部发表致辞,鼓舞士气。

普京

他在致辞中表示,这是充满艰难但是必须抉择的一年,是为了捍卫俄罗斯主权完整、保持社会团结做出最重要行动的一年。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很有可能影响着俄罗斯的未来,俄罗斯必须为它而战。

细数俄罗斯的过往,从庞大的前苏联解体之后,它致力于发展恢复元气,也曾示好美国,但是发展形势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一路走来,他也正是置身于许多的纷扰漩涡之中。

从科索沃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反导部署到北约东扩,直到引发了现在的乌克兰危机,导致俄罗斯在自身安全不断受到损害的幕后推手,正是他曾经想要携手的美国。

为什么现在发展到如此地步?从俄乌冲突这件事情上,回顾历史,看中美两国的过往,正应了毛主席的三句箴言,不得不让人赞同佩服。

一、

先看第一句,这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毛泽东在书中写道:

“从本质上看,从长期上看,从战略上看,必须如实地把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看成纸老虎。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战略思想。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活的铁的真的老虎,它们会吃人的。从这点上,建立我们的策略思想和战术思想。”

当初这么说,我们也是实践的。从战略上,我们将其看成是“纸老虎”,面对恐吓不足为惧、有与之抗衡的信心。从战术上,我们严阵以待,不给他“吃人”的机会。

朝鲜战争时期,美国作为有核力量的的国家,当然还要忌惮世界上另一个有核武器的大国。

所以他们只是到处放出自己要使用原子弹的消息做出威胁,朝鲜方面的领导人当然有所担忧,刚来北京与毛泽东商议。

毛泽东面对美国这信誓旦旦的核威胁,表现出战略家的镇定和从容。他说:

“不要说苏联已经掌握了核武器,杜鲁门不敢冒险打一场原子战争,就是像对付日本一样,也在朝鲜使用原子弹,那杜鲁门也没有义务事先通知对方,让对方先做准备呀!说来说去,杜鲁门这种做法的实质就是威胁与恐吓。”

同时,我们中国也么没有忽视老虎会吃人的事实,即使知道原子弹是威胁,仍旧认真做好一切准备。

在思想上认清如今和日本广岛长崎的差异之处。朝鲜这里的阵地不同于广岛平原这样的城市密集之处,山地丘陵多有防御工事。

在实际作战中多用近战,就是为了让敌我双方难舍难分,让对方使用原子弹有所顾忌。

除此之外,我方志愿军在建筑上不光修筑了好多预防冲击波的坚固墙体,还加强防空洞的建设。

如此一来,才使得志愿军们在面对再次的核威胁时才有应对的底气。

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杜鲁门在大家的抵制中不再声称使用原子弹,而最后我们也能看到这么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也没有战胜我们装备匮乏的志愿军。

目光放在现在看俄罗斯,他们确实痛下了决心,准备对乌克兰加以制裁。

但是他们却没有做到在战术上的万全之策,他们没想到在《明斯克协议》的八年里,美国已经对乌克兰的军队改头换面。

同时也轻视了在这之后蠢蠢欲动北约的实力,战争在暗处,凭的就是财力了。

俄罗斯作为能源出口的大国,他的对外贸易收入来源就源于此处。俄乌冲突的到来使得西方国家群起而来,与之不对付,进行了许多经济制裁,这就让俄罗斯原本就不富裕的经济雪上加霜。

在背面他们支持乌克兰,在金钱和装备方面进行支援。这样此消彼长,俄罗斯就逐渐被拖入了冲突的泥潭之中。

二、

再看第二句:我们以“战争的边缘”来对付“战争的边缘”,结果他们不敢前进,只到战争的边缘为止。


战争的边缘这一说法最早是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前提出的。随后就被我们的毛主席加以巧妙运用。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对于我们的台湾问题蠢蠢欲动,让台湾野心蓬勃不断在东南沿海进行军事袭击。加上当时正值伊拉克政变,美国又卷入中东的争端。

毛泽东决定此时出手,他把台湾问题和中东人民反抗美国结合了起来。趁美国军队正要撤出中东黎巴嫩之时,打了个蒋介石一个出其不意。

蒋介石没有料到解放军会突然炮轰,慌忙调兵。他们的慌乱被我们解放军听得一清二楚。

“咱们的军舰告急,美国朋友呢?美国军舰呢?”

“什么朋友,都TM掉头跑了!美国人混蛋!”

毛泽东后来解释了这一战略:

“我们也是用战争的边缘来对付战争的边缘。美国扶持了跟我们打了十几年的国民党,美国军舰离我们泡汤射程之内的海岛只有三海里。我们这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们也不敢前进了,仍然是在战争的边缘。”

叶利钦

而俄罗斯这边,从苏联解体之后,首任总统叶利钦一直以为美苏分歧只是意识形态上的不和。

而等到他们走上西方化道路,在外交政策上努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甚至不惜削弱自己的武器和战略,对方的不友好和冲突也一直隐隐约约延续着。

普京与老布什

他们得到了什么呢?

一个又一个兑现不了的承诺越来越多,所谓的“好朋友”越来越多。签订的条约和协议也越来越多。

但是西方国家却又公然毁约,甚至发声:所谓的协议和条约只不过是用来暂时稳住俄罗斯,以便给北约和乌克兰发展的机会。

布什邀请普京乘坐快艇出海享用龙虾大餐

事实就是俄罗斯想要远离战争的边缘,拥抱北约,但是俄罗斯在对方的支使下始终没有达成自己和平发展的愿望。

布什普京就民主展开唇枪舌战 普京毫不退让

事实是步步为营的北约东扩和俄罗斯永远也无法加入的北约。“休克疗法”让其经济差点休克,反导部署也步步紧逼。

俄罗斯的“战略觉醒”迫在眉睫。

三、

最后看第三句: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

毛泽东在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见时曾说:

“我们是一个新中国,虽然号称大国,但是力量还弱。我们面前站着一个强大的对手,那就是美国。美国只要有机会,总是要整我们,因此我们需要朋友。”

毛泽东对于美国一直都保持着清醒的认知,能够随着局势的发展而变化。

抗日战争时期呼吁援助;美国政府隔岸观火想要坐收渔利,毛泽东便批驳其为“东方慕尼黑阴谋家”;等到美国对日宣战这种评价得到改观。

这时毛泽东也依旧保持着强烈的政治敏感性,一直持续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找战争,美国的做法就印证了毛泽东的最坏打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抗美援朝,是当时新中国做出的最难的一次抉择。最后毛泽东的答案是这样的:

“美国顽固地敌视新中国,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我们决不容许这样的情况发生!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

因此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满目疮痍中走向复兴,离不开革命前辈家的清醒认知。

反观俄罗斯,就是因为叶利钦对西方国家抱有幻想,但是俄罗斯一直是作为欧洲的“他者”被构建和认知的,这导致了他们的幻想会付诸东流,也并不被唯利是图的美国所接受。

美国总统拜登

美国偏距美洲,从一战开始就利用自己远离亚欧大陆的优势,隔岸观火,发他国国难财。如此走在战争的边缘,以谋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美国总统拜登

或者说,美国也并不是只有走在战争的边缘,当时机成熟,他甚至化身为战争的源头。

如今,权力的傲慢、他者的身份认知和霸权护持的需求等因素,推动北约一直狂飙东进,俄罗斯不得不陷入使用武力的境地。

结语

风云变幻的俄乌局势在这段时间里透支了人们的无数想象,大家的心境也随之波动。战争,随时都有可能一触即发。

老一辈的革命家慧眼如炬,在许多个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他们力挽狂澜,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让中华民族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如今,他们曾经的论断和预言,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也有源源不断地启示和指导作用,我们能够在伟人留下的话语中发现亘古不变的真理。


伟人的观点和看法从来不是巧合,他们的思想和话语也许时从日常生活中流露出来,也许是在庄严肃穆的场合所发表。


但是这一切都建立在其丰富的阅历和学识之上,结合了深思熟虑的分析和深入的调查研究,也印证了实践,运用到实践中去。

让我们聆听伟人的声音,感受历史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叶利钦   杜鲁门   北约   乌克兰   朝鲜   中东   纸老虎   志愿军   俄罗斯   原子弹   美国   箴言   新中国   敬佩   边缘   冲突   评价   战争   战略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