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催美国缴费,欧盟拉清单抗中,德国反对,印度想取代中国制造

中国催美国缴纳联合国会费,美国欠钱不缴却还想掌控联合国。欧盟拉清单,想与中国打贸易战,朔尔茨为何带头反对?生产了iPhone15,就代表印度制造可以超越中国了吗?

联合国大会现场,中国催美国缴费

据《观察者网》10月3日报道,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10月2日发布戴兵大使在第78届联合国大会五委常会开幕式上的发言。戴兵大使首先感谢了各方对此次大会召开给予的支持,随后提出了四个意见。

其一是建议加强联合国作用,以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

其二是强调财政对于联合国发挥治理作用的重要性;

其三是指出联合国预算应当切实体现会员国们的主导作用;

其四是代表中国方面表态,中方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联合国建和融资议题讨论。

这里对戴兵大使的发言中,通常情况下较为少使用的两个名词进行进一步注解。“五委常会”并不是指人们更加熟悉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所召开的会议,而是指联合国第五委员会所召开的常务委员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联合国的行政和预算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联合国的“财政部”。另一个名词是建和融资,这一词是指以联合国建设和平委员会为主导的融资活动。

不难看出戴兵大使的发言与联合国的财政息息相关,他在发言中特别提到,有会费大国长期拖欠联合国会费,这是导致联合国出现流动性危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中方的意见,既需要通过短期临时性措施来解决联合国财政危机,可以理解为向各国、国际组织借钱度日;也需要通过履行联合国的职责,推动全球治理的方式,来从长期的角度解决问题;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此外,戴兵大使还提到了一件事,发达国家一直在以转换供资来源的方式来规避其对于建和融资的责任,但是同时还不愿意放弃对于建和基金的控制和主导权,拒绝其他国家参与监管,这种行为是不合理也不公平的。

在拖欠联合国会费的国家之中,最为重量级的毫无疑问是世界第一的国家美国。根据相关的报道,2022年主要有八个国家拖欠联合国会费,其中最少的是沙特,拖欠会费1500万美元;第二多的是巴西,拖欠会费1.19亿美元;而排名第一的美国,拖欠会费达10.9亿美元,是其他七个国家总和的三倍。而根据美国国会的相关数据,美国理论上应当承担联合国22%的常规预算和29%的维和预算,但截至2021年,美国总计拖欠联合国会费29.3亿美元。

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实力,十亿美元级别的会费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以承担的价格。美国之所以拖欠会费,究其原因,是因为美国方面一直认为,其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联合国美元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利益,因此美国需要通过拖欠会费的手段来拿捏敲打联合国。这本质上是美国的利益诉求与联合国作为世界最大国际组织的立场定位之间的错位,美国作为唯一的霸权国,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利益,希望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维系美国的霸权秩序;但联合国作为一个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和平与公平的国际组织,天生具有反霸权色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因为客观因素而成为美国的工具,或者在美国侵害其他国家权益时无法站出来主持公道,但联合国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也因此美国与联合国的矛盾不会消解,只会一直积蓄下去。

欧盟拉清单抗中,推动单边制裁

戴兵大使的发言客观上反映出了一件事,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对于现行的国际秩序不满,发达国家同样不满。只不过,发展中国家的不满,是不满于发达国家依靠先发优势抢占赛道,阻止发展中国家竞争上游;而发达国家的不满,则是不满于等级严明的国际秩序行将就木,曾经远远落后于自身的国家开始与西方平起平坐,过往的种种特权都不复存在。

为此,西方国家在积极推动各类非法单边制裁,想要靠封锁、制裁和打压,来维系西方国家“国上国”的地位。10月3日,欧盟委员会拉了一张清单,包括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称要在这些领域对抗中国等竞争对手,在这些领域推行更密切的监控。

按照法新社的报道,这一清单发布时,正值中欧双方因为欧盟发起的新能源汽车反倾销调查而关系紧张之际;但欧盟方面在发布清单的同时也试图进行一些辩解,称该清单并不是针对中国,只是这四个领域对欧盟有重大影响,并且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有广泛用途,不得不重点关照。

法国广播公司则在报道中提到,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引发了欧洲对危机,疫情使得欧洲意识到中国已经深深嵌入世界供应链之中,而俄乌冲突让欧洲意识到其并没有将能源安全握在手中。这使得欧洲生出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产生了极大的安全忧虑。这种忧虑的源头,是欧洲希望能够在与中国、俄罗斯等国的交往中,维系住不平等地位,利用西方国家的特殊地位来迫使中俄等国对欧洲让利。

但客观现实却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欧洲已经不再有维系特权的能力,但却依旧有着维系特权的念想,因此才会做出这样的应激反应,想要靠新时代的“闭关锁国”来恐吓中国,从而延续自身“国上国”的特殊地位,而不是在西方国家已经被彻底祛魅的这个时代,因为自身的实力、科研能力、人才储备、思想道德都普遍衰败的情况下,被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视为一个正常的、寻常的、通常意义上的国家来进行交往。一般人所认知的公平的国与国的关系,在西方国家看来就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这会让西方国家无法从非西方国家那里平白无故地攫取超额利益。

欧盟忙着“筑墙”锁死中国科技,朔尔茨反对

不过,欧盟试图在高科技领域“筑墙”来针对中国的举动,也有来自内部的反对者。虽然德国的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和外交部长贝尔伯克均对反倾销调查持欢迎态度,但德国的社民党总理朔尔茨对此的态度却是反对的,多次警告不要采取可能会损害德国产业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此次反倾销调查,背后有法国的推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国内的销售价格远低于在欧洲的销售价格,与之相对的,德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的销售价格要比在中国的销售价格高得多。考虑到中德双方均在对方国家设有生产线,同时德国的生产要素价格要比中国高,因此从正常经济学逻辑来说,任何认为中国是在倾销的观点都是错的离谱的,是违反人类常识的,倾销是指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在对方国内进行商品营销和售卖,而中国显然是以高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在欧洲出售新能源汽车,因此中国压根就不符合倾销的定义,反而是德国有这样做的嫌疑。

朔尔茨担心法国和名义上是德国人,但实际上是“七分之二”个美国人的美国代理人冯德莱恩力推的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会伤害到德国,原因正在于此,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出于经济因素考量而推动的反倾销调查,而是出于政治因素被强行通过的决定。

德国《慕尼黑信使报》在报道中指出,如今的美国一直在将矛头指向中国,因此除了在太平洋方向上与中国不断角力博弈外,还在积极加强与大西洋伙伴们的关系。德国或者说整个欧洲的绿党普遍亲美,在各种政策和决议上都倾向美国、支持美国,这一点自不必多说;法国之所以积极推动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是希望能够借欧盟和美国之手打击德国汽车产业,从而给被德国汽车产业压制许久的法国汽车产业寻找出路;而冯德莱恩之流之所以积极推动此事,是因为冯德莱恩是“德奸”,默克尔时期就积极出卖德国利益给美国。

默克尔已经是被外界视作是铁娘子一般的存在,但实际上默克尔时期德国政府的决策极易受到受美国所掌控的主流舆论的影响,开放难民入境便是最好的证明,默克尔前脚反对因为美国所制造的阿拉伯之冬而产生的难民入境,后脚美欧媒体变媾和串通,制造了著名的新闻图片“沙滩上的小男孩”来对默克尔施压。如今的德国政府不是默克尔时期的联盟党政府,而是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三党组成的“红绿灯”政府,朔尔茨所代表的社民党在各项事务上并不能够一言九鼎,反而因为来自联合执政的另外两党的掣肘,而显得德国政府在各项事务上都更像是一个小政府,处处庸懦无为,只能任人摆布。

供应链重构,印度制造能取代中国?

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本质上是想要打击中国的产业发展。不过,在打击中国产业发展这件事上,美欧之间也存有分歧。法国希望能够借机提振本国产业,德国希望维系住自身产业优势,而美国却希望能够“产业回流”,将国际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都迁回美国。美欧之间、欧盟内部的分歧,使得各方在打击中国产业发展这件事上的态度复杂多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种观点是支持产业链从中国迁出,至于是否迁回到美国、法国、德国则无所谓。因此,以印度为代表的不少国家都积极支持和配合美西方对中国制造的绞杀,希望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分一杯羹。

市场调研机构“对比”此前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过去10年时间里,印度从中国进口的手机减少了98.78%,从2014年的1.8亿部降低至219万部,甚至已经有少部分印度制造的手机开始回销中国。以最新发布的iPhone15手机为例,中国制造的iPhone15优先供应给美西方国家,而印度制造的iPhone15才是目前中国市场上所主要售卖的。这被认为是印度的制造能力追上中国的象征,许多印度媒体因此夸下海口,认为印度制造已经能够取代中国制造。

不过,这份报告没有提到一些十分重要的信息,这可能会对参考这份报告的人产生极大的误导。虽然印度从中国进口整机的数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但这背后和莫迪政府出台的贸易保护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莫迪政府通过提高关税等手段,迫使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设厂。在这个过程中,印度自中国进口的手机零部件大大增加,超过八成的元件进口自中国,印度仅仅负责进行组装。这在上世纪的中国是十分常见的,当时还有一个专有的名词“两头在外”来形容这种情况,简单来说就是原料和销售均在外国,仅有加工生产环节在中国,整个生产过程中中国仅能够挣一点微薄的加工费,在产业链上、经济模式上均是依附于外国。如今的印度,可以说是在制造业领域依附于中国,离开了中国就无法进行有效生产。

哪怕是组装过程,印度也并没有做的太好。此前有手机领域的博主对印度生产的iPhone15进行拆机检测,拆了三台手机,后摄镜头均存在灰尘,边框存在油污污损。这被认为是印度工厂没有能够做好工厂除尘的结果,印度制造哪怕再来料加工和组装这件事上都存在品控不严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何印度制造的iPhone15会优先供应中国市场而非西方市场,毕竟对苹果公司而言,最好的商品是优先供应本国的,最好的商品自然是中国制造的iPhone手机;次一级的才是供应外部市场的,也就是印度制造的iPhone手机。印度制造想要取代中国,所面临的困境根本不是西方国家积极推动针对中国产业链就能够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3

标签:印度   德国   美国   中国   欧盟   清单   联合国   会费   法国   欧洲   大使   领域   政府   国家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