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回应太刚了!面对西媒集体发难,反手发布“全球悬赏令”!

印度搞全球通缉!加拿大成为印度头号敌人?这种论调折射出的是印度与加拿大最近一段时间的连连矛盾。

先是舆论场上的互相指责,再到G20峰会上双方领导人的冷漠态度。G20峰会之后甚至直接开始互相驱逐外交人员抗议。

而印度与加拿大同为英联邦国家,且印度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中的友好伙伴,加拿大是美国的传统友好国家。按理说双方关系应该不错,那这两个国家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枪响加拿大

印度与加拿大如今的矛盾还要从一场枪击案说起,今年六月中旬,一辆停在加拿大某一锡克教宗教场所外的汽车突遭枪手袭击,车上的人当场死亡。

锡克教是印度重要宗教,在全球约有3000多万信徒,而主要信徒都集中在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而车上的死者尼贾尔便是一个锡克教领袖。

这位领袖可不一般,他不仅仅是一个教徒,还是一个独立分子,作为“哈利斯坦运动”的领导者,尼贾尔长期在海外组织锡克教独立运动,而目标正是印度。

在印度旁遮普邦,80%的人是锡克教徒,且这些教徒有强烈的独立欲望,他们试图在横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旁遮普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王国,这便是“哈利斯坦运动”。

对于印度而言,任何分裂国土的行动都不允许,历届印度领导人对于“哈利斯坦运动”都是零容忍态度。

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锡克教分裂分子大搞独立运动,刺杀总理,组织军队发动叛乱。印度军队直接采取物理镇压政策,大量独立运动领导者逃离海外。

虽然被暴力镇压,但“哈利斯坦运动”的领导者依旧没有放弃独立,他们积极在海外活动,希望依靠海外锡克教徒的努力支援国内的独立运动。

这个被刺杀的尼贾尔就是长期活跃在加拿大的锡克教独立运动领导者,他也因此被印度列入了通缉名单,且认定其为恐怖分子。

如今尼贾尔在加拿大被枪杀,印度自然成为了头号嫌疑犯,印度锡克教团体直接上街游行悼念尼贾尔,一方面抗议印度刺杀尼贾尔,一方面向加拿大政府施压。

锡克教徒在加拿大政商两界都有不小的影响力,且许多人都与印度国内的独立运动有关,尼贾尔被刺杀是他们不愿看见的,而加拿大政府也用自己的行动回应了国内的抗议声。

一个长期在印度搞分裂活动的加拿大人,加拿大政府真的会因此与一个十四亿人的国家发生冲突嘛?如果发生了,原因在何?

加拿大:印度要负责

尼贾尔是一名加拿大公民,在自己国家的领土上被刺杀,加拿大政府理应负责。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选择了亲自站出来为加拿大公民发声。

9月9日,G20峰会在印度举行,而加拿大丝毫不给这个东道主面子,特鲁多刚到印度就开始了对印度的指责。

特鲁多表示,加拿大如今掌握了一些有力证据可以说明印度与尼贾尔被刺杀有关。但这一指认马上引来了印度总理莫迪的反驳。

印度还指出本国公民在加拿大长期遭遇锡克教分裂分子的威胁,尤其是印度教社区难以得到安全保障,这些问题加拿大政府却不关心。

在整个G20峰会期间,两国因为此事闹得不可开交,加拿大总理连印度安排的酒店也不愿意入住,最终两方最终闹了个不欢而散。

为了表达不满,印度直接驱逐了一名加拿大外交官,以表示对加拿大政府的抗议态度,而作为回应加拿大也驱逐了印度的一名外交官。

印度在尼贾尔遇害第一时间便站出来发言,表示本国会密切关注这一事件的调查,但尼贾尔遇刺与印度并无关系。

世界各国都密切关注着印度与加拿大之间的矛盾,加拿大面对“嘴硬”的印度迫切需要再国际上寻求支持,而正是这个时候,美国站了出来。

美国态度突然改变

尼贾尔刚刚被刺杀的时候,美国的态度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美方表示自己关注到了这件事情,但仅此而已,对于事情的定性美国并未表明。

而英国与澳大利亚等英联邦国家也纷纷表示对此关切,但在立场上,谁也不敢轻易站队加拿大,尽管印度有很大嫌疑,但如今加拿大确实拿不出什么证据。

然就在最近,美国却突然表达了对此事表的关切。美国方面表示美国对特鲁多提到的指控深感担忧。很明显美国这波站了加拿大。

而接下来美国表示自己会与加拿大一道调查尼贾尔之死,并敦促印度方面给予配合。美国的态度便是大多数西方媒体的态度,印度这波要面临的将是整个西方媒体。

美国站队加拿大也是情有可原的,加拿大和美国是邻居,其本来就是美国的传统盟友,无论是领导人关系还是民间交流加拿大都与美国更加亲近。

另一方面,印度这些年来和美国确实走得挺近,但背后和俄罗斯关系也不一般。这次事件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敲打一下印度,让其更加“懂事”。

那对于美国和加拿大的联合打击,印度是屈服还是坚持对抗呢?莫迪的选择让世界震惊,是真的硬!

莫迪:绝不低头

依照目前形势,尼贾尔的死还不能下结论,但对莫迪而言,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对此事负责。如果认了,印度在国际上的形象将大受影响。

且莫迪在执政期间是一个印度教支持者,长期以来都是在打击别的宗教发展以获得印度教徒的支持,对于锡克教,他不可能低头认错。

如今锡克教在印度国内的分裂势力依旧活跃。就在今年年初印度军队还曾断开旁遮普邦的移动网络以抓捕分裂分子。

而在印度海外,这几年来锡克教的独立“公投”也没有停过,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都曾举行过锡克教所谓的民主“公投”。

对于分裂分子组织的“公投”,印度一直持反对态度,但在国境之外也不好阻拦。且这些国家政府都不愿给予印度太多帮助,以至于这些运动愈演愈烈。

如今加拿大给印度施压,印度如果低头肯定会让锡克教独立分子欣喜若狂,那对应的就是支持莫迪以及国家统一的人心寒。故于情于理莫迪都不会做出让步。

在国家压力下,印度也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回应。近期印度发布了一则国际悬赏令。向全球通缉四十多名恐怖分子,这些人常年流亡海外,悬赏金额在50万到100万卢布不等。

这些恐怖分子有一部分都是印度认定的分裂分子,这些人长期在海外搞分裂运动,而里面许多人就居住在加拿大。

这一举动无疑是回应加拿大与美国对印度的指责,这种反制措施很快就有了效果,一名通缉犯在加拿大被击杀,刺杀者是谁不用想都知道。

这是一种挑衅嘛?对于加拿大和美国,这无疑是挑衅。但对于印度以及莫迪本身,是一种勇于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

且这份通缉令可以说是一石二鸟,回应了加拿大和美国的指责,也暗戳戳地指责国际刑警组织办事不力,不如印度自己下手。

这份通缉令可以说把西方媒体的指责都怼了回去,也表明了印度在坚持对抗的决心。这也极大打击了西方媒体的锐气。

西方媒体原本以为可以随意指责印度的“不民主”行为,没想到印度会拿出如此强硬的态度对抗,让着始料未及。

总结

加拿大与印度的矛盾仍在持续,近期印度驻加拿大和美国的诸多领事馆门前都有锡克教徒举行抗议活动,要求印度给出回应。

而尼贾尔的死仍需要一段时日才能调查出来,但也有专家认为尼贾尔是谁杀的并不取决于真相,而取决于需要用这个调查结果获取利益的人。

对于美国而言,这是一个绝佳的影响印度政坛的机会,而印度总理莫迪也必将会使出浑身解数争取自己的利益,未来还会发生什么?我们拭目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印度   英联邦   印度教   斯坦   锡克教   旁遮普   哈利   加拿大   美国   抗议   分子   态度   集体   独立   政府   国家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