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大伯一家再次归来,我一丝冷笑告知公婆,用“萝卜宴”招待


导语

家庭内的有效沟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特定情境下,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引发了一些误解和不快。

假如家庭成员不能及时交流并清晰地表达他们的期望和观点,问题可能会逐渐升级,最终导致紧张情况的产生。

因此,家庭中的成员有必要培养更加开放和坦诚的沟通方式,以防止误解和冲突的发生。

周莹的自述:

在我小时候,我经常陶醉在一首童谣中,至今仍然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如昨。那首歌的歌词充满了活力和愉悦,它诉说着这样的画面:“花开翠鸟声,欢歌笑又鸣,城中亲朋到我家,门前欢喜又来临。”

这段旋律和歌词描绘了一群乡村孩子,他们怀揣着好奇和喜悦,欢迎从城市归来的亲戚。如今已是26年过去了,我已经成为了8岁孩子的母亲。由于我的丈夫李涛是家里唯一独子,所以我们一直与公公婆婆同住。

作为与老年人同住的人,我知道家里的亲戚在节假日常常会相互拜访。因此,作为家庭中的女性,需要学会做饭才行 。

不过,这对我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当亲人们团聚时,准备一顿美味佳肴对我来说轻而易举,可能就是时间会长一些。

然而,如果遇到一些特别挑剔的亲戚,我就不愿意花费太多心思招待他们。就比如给说我老公的大伯一家,就是一个特别的例子!

我公公是兄妹三人,他是家里最小的儿子,而有一个哥哥留在市里工作。

老公李涛说,他大伯从小的时候就知道知识改变命运,那时的他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凭借自己的才能在省城站稳了脚,一路摸爬滚打坐到了公司处长职位。

因此,李涛的的爷爷奶奶提到大伯时,他们都满怀骄傲。尽管当时大伯的家庭和事业都在蓬勃发展,离家只有80多公里的距离,但他通常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会回家,与家人在一起待上两三天。

有时候,像端午节和中秋节这样的节日,他们是很少回来的,只能通过电话向爷爷奶奶表达关心和问候。爷爷奶奶对此充满理解,他们深知在事业和孝道之间寻求平衡的难度。

我跟李涛结婚时,爷爷奶奶已经过世了,而大伯回家的机会也变得更加有限。但作为家中的长兄,父母不在了更是承担了更多的责任。

往后的每年,公公都会在秋收以后扛着装满新的大米、面粉、食用油以及各种家里的特产,还会带上家里养的鸡鸭,一并送到大伯家。明白这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亲情。

每次从大伯家回来,大伯和大妈总是给公公回赠一些礼品,如点心,茶叶、新鲜的水果,有时甚至会带上几瓶好酒,让公公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家。

因此,街坊四邻都非常羡慕我们,说我们省城有一个当官的亲戚就是好,这也使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在过年的时候,毕竟大年初一去大伯家不太方便,所以就在年初二,公公就催促我和老公给大伯大妈去拜年,然后我再回娘家 。

为了表示诚意,我们带上婆婆早就准备好的特产,不忘带上大伯喜欢吃的腌的萝卜条,统统装在背袋里,然后送到大伯家。这是一种亲情的传承。

开始,当我们刚结婚还没有孩子的时候,总是我跟李涛前去大伯家拜年,这是一项责任和传统。

随着时间推移,当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我开始考虑到带孩子上下车有些不便,于是有时只是我老公一个人前去,有时则是他和公公一起。这是一种逐渐变化的家庭安排。

有一年在我儿子2岁多的时候,在正月初二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本打算回我娘家。然而,公公坚决要求我们带孩子去给大伯拜年,又非让我们坐一个邻居家大哥的顺风车。

当时打心眼不情愿,但我们听老人的话去了。不巧的是,那一天恰好大妈娘家的几个侄子外甥女也前来拜年,于是我们大家都挤在130平米的三室一厅里,那真是热闹的不行。那时我真后悔不该去。

吃饭时,餐厅连我坐的地方都找不到,孩子哭闹怕吵到别人,只好抱着孩子端着碗到客厅去吃。让人生气和尴尬的还不止这些,就在我们准备离开时,大妈给孩子压岁钱。

我曾客气地说孩子还不会花钱不用给,但她嘴角挂着一丝不以为然的笑容,她说:“实际上,孩子来不来 ,我也会给压岁钱的,毕竟带孩子出门很不方便。”这种态度确实让我感到微妙的尴尬。

那一瞬间,我感到脸上发烫。难道我是为了100块压岁钱才带孩子前来的吗?她以为我是为了挣孩子的压岁钱来了?

更何况,我们带了那么多土特产还不止100元?,两只腌制晒干的大麻鸭100块钱也买不到,更不用说还有一箱的咸鸭蛋和其他礼物了。

在回程的路上,我生气地对李涛说,下次这种"热脸贴冷屁股"的事情,不要再让我去!

李涛听了我的话也有些不高兴。回到家后,不知道他是怎样向公婆解释的,但结果是公公为大妈找了个借口,表示她是北方人,说话比较直接,没有恶意的。这个解释让我感到颇有些尴尬。

我听到这番话时,内心不禁冷笑。北方人都会这样说话吗?实际上,她明明认为我们带孩子去是为了压岁钱,这番话分明是挑衅,即使是个傻子也能听得出来。

事实上,我明白公公让我们带孩子去的真正动机。因为大伯家的是一个孙女,他可能想顺便夸耀一下自己的孙子,这其中也许有些自豪之情。

或者在公公内心深处,这件事也让他觉得自己比哥哥更为杰出一些,这或许是他真正的意图。

大伯比公公大了7岁,在前年冬天正式退休。在与公公通电话时,他流露出对未来有更多闲暇时间的期待,希望能够回到老家转转,暂时回去住上一段时间。他喜欢空气清新的乡村,还能够吃上自家种植的无污染的蔬菜。

然而,近年来的疫情影响一直阻碍了他的计划。直到去年,疫情防控解除后,大伯经常与公公视频通话,显然是这几年的宅家生活让他感到相当无趣。这种突如其来的社交机会似乎又让他焕发了活力。

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大伯带着他的儿子和儿媳回到老家,与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欢度春节。然而,由于堂哥的工作突然有变,没有人能够开车,这个计划不得不搁置。

于是,他们又改变计划,于是推迟到清明节,包括踏青和扫墓的活动。正是那次的接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大伯一家的奇葩与虚伪。

我们老家在清明扫墓时有一个“前三后三”的风俗。大伯是在4月3号打电话,约定好4月5号一家人一起回家。

当得知大伯一家要回来扫墓,公公非常激动。毕竟,兄弟俩平时至少一年能见两三次面,但由于各种原因,大伯他们回不来,公公也不能去城里看他,此时的公公自然感到非常兴奋。

我完全理解农村人的热情好客和兄弟间的深厚情感。

因此,当大伯一家即将到来时,公公婆婆开始忙碌的准备工作。他们用心准备各种所需物品,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热情。

为了确保大伯一家能够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婆婆特意将一些玉米须整理好,作为礼物送给大伯一家。她认为这些玉米须有助于降低三高,对身体有很多好处。

此外,公公也提前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他选好了一只大公鸡和两只老母鸡,将它们关在笼子里,准备宰杀一只来满足大家的味蕾。另外两只则留给大伯一家带走,让他们也能品尝到家乡的美味。

在3号晚上,公公还打电话给大伯,再次确认他们的到来时间,以便做好饭菜。这种细心和周到的准备,充分展现了我们家庭的热情好客和对兄弟情谊的珍视。

接着,大伯在电话里提出了一个省事的建议:“不用在家费事做饭了,听说村里有好几家农家院,去那里吃饭更方便,而且吃完还可以出去玩。”公公听后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同意了。

挂断电话后,公公笑着对我们说:“你大伯真是体贴周到,他怕我们做饭太累,应该是准备出钱请客了。那我们就去‘好客农乐园’品尝一下他们家的‘酸牛肉’吧,我听说那是他们的招牌菜。”

几年前我们周边的村庄被划为自然古村落保护区,这些年乡村旅游业发展得相当不错。村里有七八家农家院,其中“好客农乐园”是最上档次的一家,也是生意最好的。

我之前只是听说过这家农家院,但从未亲自去过。不过,李涛告诉我,那里的装修别具一格。

在5号早上7点多,一辆黑色小汽车停在了我们家门口。当听到喇叭声响起时,公公兴奋的心情从院子里小跑出去,迎接大伯一家人的到来。

提前大伯打电话说出去吃饭,所以我和婆婆并未准备食材,只是把每个房间打扫了一下,等着大伯一家的到来。

车停下后,堂哥李扬下了车,堂嫂、大伯大妈以及侄女们一个个陆续下车。

一番热情的寒暄后,一行人便进入屋内喝茶休息。这时,堂哥遥控后备箱打开,大伯示意我和老公前去帮忙搬东西。

打开后备箱,堂哥从里面拿出来两箱酸奶和两箱杏仁露,还有两瓶酒。大伯又拿出来一个红色的手提袋,递给了公公,告诉他那是堂哥单位发的福利茶叶。

大妈走了两步回头喊了一声:“老李,那个大包提回来别忘了。”“嗯,忘不了”。

我眼看着大伯提着一个包,确实那个包一眼看出挺大的,拉链扣的严严实实的,包内形状各异,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

大伯费劲地提着那个包,我急忙接了过来,提着这个沉甸甸的包。这时,正好几位村里的大妈大爷迎面走了过来。

她们以她们特有的方式和我大伯打着招呼:“哟,这是你大伯回来了吗?”

“对,是的,我回来了!清明扫墓嘛。”大伯随口回答。

几位大妈一直注视着我们,看着我们搬后备箱的东西回家,她们私下里轻轻谈论着:“‘寒冷不能靠灯取暖,贫穷不能靠亲戚扶持。’但是有好的亲戚在,情况肯定就不一样了!你看看老李家盖的那栋楼房,他哥哥肯定给了不少支持……”

虽然我无法听到她们接下来的话语,但她们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那就是我们家受到了大伯的照顾。

然而事实上,自从我跟李涛结婚后,大伯在经济上并没有给予这个家多少的帮助。

据李涛说,在我们结婚的时候,大伯大妈送来了2000元,还有2000元是大伯私下给公公的,大妈可能不知道,一共收到了大伯家的4000元。

后来生孩子时,他们给了600元。这些年来,不管是孩子的压岁钱还是其他方面,加起来总共也不过是一千出头而已。

尽管别人口中的议论让人感到有些不舒服,但我们应该明白,金钱并不能衡量家人之间的感情。

一家人在一起稍作休息,喝了杯茶。公公说先去墓地祭拜,然后再参观一下“好客农乐园”。庄园东北角的小路通往翠湖,那里有很多人在垂钓。

听到可以垂钓,大伯和堂哥都非常兴奋,堂哥甚至后悔没有把鱼竿带来。于是,我们以最快的速度结束祭拜扫墓仪式,随后便直接去了“好客农乐园”。

进入庄园,便朝着翠湖的方向前行。李涛对我小声地说,他想提前预订一个包间的,担心中午人多会排队等很久。

果然,当我们回来时,庄园的凉亭和走廊上已经挤满了人,正值吃饭高峰。幸运的是,幸亏李涛提前预订了包厢,位于8号房。等我们到包厢落座后,随后一名服务员拿着点餐簿走了过来。

公公和李涛让大伯一家人点菜。堂哥拿起点餐簿,嘴里叼着香烟,快速看了菜单后,问堂嫂和女儿喜欢吃什么,并拿笔画上记号。

大约过了五分钟,堂哥把菜单递给了大伯,示意让大伯大妈点,把喜欢的菜品圈起来。看着也点了不少了,大伯对服务员说:“可以了先点这些,不够再点,不要浪费。”

在整个点菜过程中,他们一家人并未询问我们喜欢吃什么。

其实让我点菜我还真不知道该点什么,因为我不知道这里有什么特色菜。不过既然这是农家院,我猜菜单上应该都是一些乡村风味的菜肴,但是具体都有什么,我还真不知道。

而且我想今天大伯他们请客应该就是按照他们的喜好来,那我也不客气了,就随他们的便吧。

没想到上菜的速度还挺快,没一会儿的工夫,一张大圆桌上就已经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菜肴。大家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聊着不亦乐乎,一家人其乐融融。

这时公公拿出了两瓶从家里带来的白酒,我猜可能是前几年从大伯家带回来的,一直都没舍得喝。

然后大伯他们每人倒了一杯白酒,就着美食喝起来,而李涛酒量不行,就坐在旁边给他们倒酒。

堂哥要开车,不得不看着其他人喝酒。这个时候,女士们都倒满了饮料。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野味农家菜,纷纷追随自己的味蕾去品味不同的美味。

在吃饭的过程中,大家纷纷称赞着菜肴的美味,确实比省城的高级餐厅更实惠可口。

三杯下肚,菜过五味,堂嫂突然瞥了一眼手机,转过头看向堂哥说:“你不是早都说带我们去看‘将相寺’吗?听说‘小三亚’距离那里不到5公里,咱们可以过去拍些照片。”

妻子的话如同一声命令,堂哥闻言,急忙拿起餐巾纸擦拭嘴巴,顺手拿起椅背上的外套,然后对大伯和大妈说:“饭差不多了吧?我们可以去‘将相寺’了。”

大妈立刻起身,轻轻拍了拍大伯的背,说:“走,一起去看看吧,来都来了不去看看太遗憾了。”

原本,大伯因为已经喝了点酒,不太愿意动,但最终还是被大妈劝说走了。

大伯在走之前回过头跟我们说:“等着一会啊,我们很快就回来!”

此刻,我环顾了一下桌上的有几道还未动过筷子的菜品,再看了一眼坐在那里一脸茫然的公公、婆婆,以及发呆的李涛,然后问道:“这顿饭,谁去结账呢?”

突然,我们全家都明白,今天这顿饭是我们家请客啊。最终,当然是我的老公李涛前去结账。买完单,我问这顿饭花了多少钱,李涛回答说总共是916元。

听到这个数字后,我感到一阵心疼,我在涂料厂辛辛苦苦一周也挣不了这么多!感觉好像我们被坑了一把。如果当初知道会这样,我宁愿在家里亲自动手做饭,说不定可以省下这笔开销。

两个小时后,大伯一家的车子喇叭响起,他们已经回来了。尽管如此,我内心充满了一些不满情绪,所以当公婆和丈夫去门口迎接他们时,我故意放慢了步伐。

公婆非常客气地邀请大妈一家晚上留下,住一晚,第二天再离开。然而,大妈却说她的孙女苗苗,一直以来都容易生病,而且在陌生的地方睡觉不太安稳。她觉得还是回家更方便一些。

随后,公公开始搬运之前准备好的各种五谷杂粮、干豆角等物品,装满了后备箱。我没来得及与多说什么,公公匆忙地朝着鸡圈的方向走去,我知道他准备去鸡棚捉鸡。

然而,在公公没去之前,我已经悄悄地把两只正在下蛋的母鸡放跑了!无奈,公公只好将一只重达5斤多的大公鸡用绳子捆住双脚,然后放上车。

伴随一声汽车的鸣笛,然后他们的车辆随之渐行渐远。

大伯一家离开后,我们开始检查早上他们带来的物品清单,两箱酸奶和两箱杏仁露,其中包括两瓶白酒,以及一包茶叶。我审视着这些物品,估算它们的总价值不太可能超过500块钱。

然后,婆婆的目光忽然被那个大包吸引过去。她迅速拉开拉链,露出一堆各式各样的衣物。

沙发就在不远处,婆婆开始一件一件地将这些衣物摆放在上面,不断地抱怨着:“天哪,现在家里的衣柜都已经塞得满满的了,为什么还要搞来这么多旧衣服!”

我仔细观察,发现里面有几件秋裤和衬衣,还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大伯的孙女的校服。此外,还有一件枣红色毛衣,这一看显然是堂嫂的衣服。

然而,在那一堆衣物中,我最终找到了几件新的、从未穿过的衣服,其中包括两套工作服,都是某机械厂的。很显然,这些工作服是堂哥的厂里发的。

我微微一笑,然后不再多看,因为我对这些衣服毫无兴趣,我决定让婆婆自己处理。

几个月后,婆婆胃部有些不舒服,连续几天都不想吃饭。我建议公公带她去市里的大医院做全面检查。刚好大妈就在那家医院当护士,心想有熟人会稍微方便点。

于是,公公带着婆婆前往医院。因为天气非常炎热,我猜测检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大妈会留公婆在他们家住一晚,第二天再回家,以避免受到高温病情加重。

然而,当我一天的工作结束回家后,发现婆婆已经回来,而且已做好了一锅稀饭。我迫不及待地询问她在医院检查的情况。

婆婆微笑着告诉我,医生说检查结果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来,但大妈答应会亲自领取检查结果后电话告诉她。她还说医生说她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不必太过担心。

我在炒菜的同时,继续询问他们中午都吃了些什么,大伯家都是谁在家。婆婆微带苦笑地回答:“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邀请我们去他们家,中午是大妈带着我们在医院旁边的小店里吃了凉皮和馄饨。

大伯说他要回去接孙女放学,所以我们吃完饭后就在医院门口坐公交车回来了。” 我听后差点气炸,这大热天热的,这简直不是待客之道!

事后我开始思考,也许他们觉得把婆婆带回家不太方便,毕竟她是病人怕有传染病。幸运的是,婆婆的检查结果只是慢性胃炎,需要好好调理。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穷人不生病,就是走大运。”我感叹着,我们一家人要一直保持健康。

我不确定那次公婆去医院会对大伯大妈有何看法,但我在内心默默记下了这件事。确实,我承认自己有点小心眼。

25号晚上,儿子兴高采烈地告诉我,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放了整整8天,这真是个绝佳的机会,我们可以一家人一起外出放松一下。

突然,公公悄声告诉我:“你大伯前两天给我打电话了,说他们打算回来,然后顺道去南京旅游。”

我有些许犹豫,毕竟外面的饭店价格不菲,而我也忙于工作,不太愿意在家做饭。所以我不情愿地回答:“抱歉,我没时间准备饭菜,而且外面的饭店价格也有点高,我们也付不起。让他们可以自己安排吧。”

公公看着我,面带微笑地说:“你知道吗?你哪都好,就是有时候可能过于计较了。都是一家人,真的没必要太认真,毕竟生命短暂,我们应该学会看淡一些,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我听完后,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反问:“你说的‘计较’是指什么呢?你是否理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含义呢?不管是家人还是外人,相互尊重是最基本的,不应该轻视别人的诚意。”

我继续说道:“好吧,既然你在意亲情,那么他们回来了,就由我来接待吧。全都交给我,你们尽管放心。”

公公听了我的话,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说:“,这才对嘛。等着他们的电话,问问他们什么时候回来,然后在家里准备好食材,提前去集市上买。我可以买些排骨鱼虾,再杀只鸡,然后做几个小炒就可以了!”

我马上纠正道:“其实不必去集市上,我们家菜园里已经足够了。” 公公有些疑惑地问:“哦,家里菜园里都有什么呢?难道只杀一只鸡吗?”

我嘴角微微上扬,笑意藏在眼底:“宰鸡吗?我觉得不用了。今年我们的菜园地里,辣椒和萝卜生长得非常茂盛,这两样足够招待他们了!

我计划做一份萝卜盛宴,包括炒萝卜丝、蒜泥萝卜、红烧萝卜块,还有辣椒炒萝卜!既温馨又开胃。”

我说话坚决而迅猛,仿佛一道疾风骤雨,让公公不知如何回应。婆婆则笑容满面,连连点头道:“太好了,我完全同意!

结语

我毫不留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言辞如火如荼,宛如疾风暴雨,令公公有些措手不及,不知如何回应。而婆婆则放声欢笑,笑声如同欢快的钟声,回荡在房间里,她不断地表示支持:“太好了,我完全赞同!”

在这个瞬间,我坚定自己的立场,而婆婆的笑容成为了整个场景中一道灿烂的阳光,为我们的计划增添了更多的温馨和喜悦。这个时刻充满了团结和家庭的温暖,让人感到无比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公婆   大伯   萝卜   好客   压岁钱   孙女   国庆节   大妈   公公   婆婆   亲戚   家人   家里   孩子   时间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