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昭友:令人担忧生产歼20战机的成飞集团要借壳上市


1. 中国军工进程之争议

最近,成飞集团的借壳上市消息吸引了众多目光,而我对此感到忧虑。这家生产歼20战机的集团即将走向市场化,这一进程让我对中国的军工企业感到不安。然而,我想探讨的并非成飞是否应当走这一步,而是引用苏联对抗纳粹的历史,来分析军工市场化的双刃剑特性。

2. 苏联卫国战争:一场考验

1941年的夏季,纳粹德国与其盟友突袭苏联,这场战争不仅考验了苏联人民的坚韧和信仰。

更考验了苏联的军工能力。事实上,是苏联强大的国有军工体系,支持了红军与人民在四年之内打败了纳粹。

3. 军工市场化:一种可能的风险

假如在那时,苏联的军工是市场化的,追求利润,前线的每一项需求都需支付巨额费用。这种模式很可能让整个国家的经济承受不住。相反,国有军工企业的存在,确保了武器和物资的稳定供应,无需担忧成本。

4. 私有军工的弊端

私人资本注重的是利润,可能会导致产品的降低质量,涨价,甚至腐败。这些情况在战争中可能会导致士兵的伤亡,甚至国家的灭亡。因此,军工市场化可能会对国家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5. 结论:平衡市场与国有化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军工企业的发展是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我们需要平衡市场和国有化,确保国家的防御需求得到满足。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国防工业的稳定与强大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卫国战争   纳粹   苏联   集团   国防工业   可能会   军工   战机   中国   进程   利润   强大   需求   稳定   国家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