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美国总统窜访台湾,毛主席果断下令:用七万发炮弹迎接他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搬运必究!


战火洗礼,岁月交融。回溯至1960年的6月17日,夜幕笼罩下的金门岛,战火轰鸣,台海悚然若白昼。炮火如雨,近3万发炮弹齐齐而发,厦门对岸同样炮声不断,惊心动魄。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原计划突访台湾,与蒋介石会晤,却在这突如其来的炮击下,颜面尽失。这场旅程虽然虎头蛇尾,但却成为了一段历史的见证。



溃逃台湾,隔海对峙。1949年,解放军渡江战役,国民党陷入溃败,蒋介石携着财宝、文物以及大批国民党高层溃逃至台湾。他眼望大陆,心系复国,却无力再对大陆构成威胁。毛主席洞察国是大势所趋,制定了解决台湾问题的三点设想。首先,制空制海权牢牢掌握;其次,建立基地,为战役做好充分准备;最后,在一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展开战役。然而,抗美援朝战役的爆发暂时搁置了渡海作战。此后,两岸进入了战略对峙阶段,解放军攻克台湾周边岛屿,但金门岛和马祖岛仍被国军占据。



毛主席策略谋略,牢牢钳制美国。时至1958年10月3日,毛主席主持政治局常委会议,讨论金门炮击问题。他深谋远虑,意图借炮击台湾牢牢钳制美国,以期推动台湾解放。他指出,蒋介石不会放弃金门与马祖,也不会为了抱美国大腿而任由两岸永久分离。此时的金门与马祖成为了双方对峙的焦点,美国则无理干涉,对解放台湾构成了困难。



战略停火,和平背后隐忧。1958年,毛主席提出“单打双停”策略,每逢单日炮击金、马,双日停火。国军对此并不信任,然而解放军兑现诺言,确实停止炮击。两次意外交战让双方更加警觉,但金门与马祖始终成为了制约美国的桥头堡。艾森豪威尔上台后提出“战略模糊”,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另一方面保持明面上的和谐,然而这种政策未能奏效。



突如其来的“窜访”。1960年6月,艾森豪威尔意欲突破尴尬形势,突访台湾,企图借此彰显其政治声望。然而毛主席不愿见他与蒋介石,暗中策划突如其来的炮击。突然间,炮火如雨,金门岛上空烟雾弥漫,炮声震耳欲聋。艾森豪威尔心情大好,然而炮击让他颜面扫地。蒋介石在外面张罗庆接,台湾群众热情迎接,却不知这场窜访已注定无疾而终。6月19日,艾森豪威尔在炮火中结束了这场闹剧。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9

标签:台湾   艾森豪威尔   马祖   金门   金门岛   炮声   国军   炮火   炮弹   美国   蒋介石   果断   突如其来   战役   解放军   本文   战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