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仅用2万,就攻克中国斥资2千万解决的难题?现实令人哭笑不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中国花了2千万才攻克的技术难题,印度用2万块就能解决吗?

印度似乎在2022年做到了,不仅省了“冤枉钱”,又在中国面前疯狂炫耀了一波。

这到底是什么技术?

研发资金缩减一千倍搞出来的成果真的能一样吗?

印度又一神操作

我们要说的这个东西叫做牵引车。

俗话说得对,好马配好鞍,这玩意儿是航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航母虽然是国之重器,但本身并不具备战力。

它的价值在于为战斗机群提供起飞、降落、加油、维修的一条龙服务。

而这个牵引车,就是战斗机在起飞与降落时,离不开的关键装置。

飞机要安全起飞或降落,是需要跑道和停机坪的。

但我们知道,航母上战机密布,寸土寸金,甲板再大也比不了地面机场。

这时候,飞机的转向等操作就不方便施展。

稍不注意,就容易控制不好方向和速度。

那该怎么办?

这才有了牵引车的诞生。

即,靠牵引工具拖进起飞或降落点就行了。

早期的舰载机体重都还比较轻。

因此,那时候都还能靠人力推动的。

现在动不动几十吨,离了牵引车真没法移动。

除此外,专家们还有一个考虑。

如果起飞降落靠战机自己滑行到指定地点,那也太耗油了。

这不仅增加成本,而且还会缩短战机的飞行时间。

要知道,续航能力在战斗中可尤为重要。

所以有了牵引车,就完美解决了以上难题。

它拉力巨大,身姿小巧,行动灵活,轻轻松松拉着战机快速转向移动,减轻战机起落负担,延长其使用寿命。

只不过,牵引车虽好,研制却不简单。

目前能独立研发牵引车只有三个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

连英法这种老牌工业国,都得从美国进口。

毕竟,要制造出一台牵引车,不仅需要尖端工业制造技术,还要庞大的资金投入。

这两点要求,不是随随便便什么国家就能做到的。

中国在这条路上也没少走弯路。

刚开始,我国采用的是机场牵引车。

然后用一千万进口了一辆牵引车,最后还是得靠自主研发。

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我们攻克了这一难题。

但也花费了近2千万人民币的高昂代价。

这还只是研发费用,

要知道,一台牵引车的制造成本也达到1千万人民币。

一艘航母上的牵引车加起来那真是天价了。

据悉,美国尼米兹航母上的牵引车造价更高,超过了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25万)。

只是没想到,2022年7月的一天,印度海军在宣布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即将服役时,会同时嘲笑这些国家:

你们都花了冤枉钱!

明明只2万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什么要花两千万!

拖拉机真能取代牵引车吗

印度的大放厥词,无疑引来全球网友的围观。

大家都想知道从2千万缩减到2万的技术,能造出什么样的牵引车来。

而这一瞧,真给人下巴惊掉了。

好家伙,不愧是神奇的印度,居然想到用拖拉机代替牵引车。

这操作也是绝无仅有了。

对此,印度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其实很简单,首先他们没那个军工能力与技术自己制造;

其次又不想花巨额成本去进口牵引车。

然后一拍大腿,嘿,苏联不就用拖拉机当过牵引车嘛!

更加巧合的是,印度还是拖拉机制造强国。

全球40%左右的拖拉机,都是印度生产,妥妥的拖拉机第一制造国。

显然,他们对自己的拖拉机质量信心十足,也故意忽视了拖拉机在苏联那儿试验失败的事实。

最后直接搬上航母,当牵引车的平替,完成震惊世界的“壮举”。

全世界都笑了,只有印度沾沾自喜。

不过拖拉机真的能取代牵引车吗?

要知道,牵引车之所以难以研制,正是因为它的要求极高。

首先要拉动舰载机,对拉力的要求就很高。

同时要满足矮小灵活的体型。

美国牵引车的设计都低于一米,这样才能畅通穿梭于战机间,保持在船上的低重心。

大型拖拉机或许能满足拉力,但那庞大的身躯根本做不到在战斗机群间灵活移动,乃至360°转圈。

如此笨重的存在,只会拖累战斗效能。

试想,当海上开战,敌方的飞机打过来了,印度的战机恐怕都不能第一时间起飞。

因为拖拉机还在磨磨蹭蹭地倒车呢。

更何况,如果遇到海上大风浪,拖拉机的高重心哪里经得起颠簸。

很可能一个浪拍过来,它就侧翻了,运气不好甚至连带飞机一起跌海里。

不说甲板损坏,就看战斗机这玩意儿都是平均以亿计价。

那损失可比2千万多多了。

就说日常的使用,一个不注意,拖拉机的体积与迟钝,都会对战机造成大大小小的磨损。

维修费都够叫人心碎。

其实,我国起初也曾用过机场的牵引车。

结果就是,战斗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出于长远和综合利益考虑,牵引车再贵再难研制,中国也非要造出来不可。

除此以外,牵引车长期在海上工作,必须具备防水防腐功能。

显然,拖拉机顶不了多久便会报废。

综上所述,2万块的东西怎么可能代替得了2千万的水准。

拖拉机虽然省了钱,却牺牲了安全和效能,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极可能捡了芝麻丢西瓜,省了小钱坏大事。

可印度偏偏这样做了,还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只不过,这种离谱的事儿发生在印度身上,似乎也没那么奇葩了。

毕竟这些年来,印军的神操作一茬接一茬,人们已经见惯不怪了。

可笑又可悲的印军

众所周知,印度一直都有个大国梦,想要称霸南亚,征服印度洋,乃至更远的地方……

然而事实是,他们一直在家门口徘徊。

印度军队的笑料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印度的军事实力排名靠前,航母、核弹、核潜艇等等样样不缺。

看起来颇具实力的样子,但实际上不管是装备质量、人员素质等各方面都与大国水平相去甚远。

就说印度最出名的战机。

摔毁战机已经是印度的常规操作,人们也见惯不怪。

据不完全统计,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印度发生事故的战斗机高达四千多架。

其中摔毁的超一千多架,一年平均摔毁几十架。

最严重的一年是2003年,共有52架战机坠毁,频率高得吓人。

哪怕是发展到2021年,印度一年也能摔毁12架战机,牺牲20名飞行员。

然而对此,印度还在庆幸,才12架啊,真是进步太多了。

大家都说印度战机买的还没有坠得快,印度是飞行员最短缺的国家之一,并非没有道理。

至于摔毁的原因,出事的战机多是进口的。

质量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主要还是在于印度本土的战机保养维修工作不行。

再来看印度海军,更是一言难尽。

甚至,他们的消息更多是出现在娱乐版块……

2013年,由于操作失误,基洛潜艇误发2枚导弹,一枚炸毁码头,一枚导弹炸了自己。

2016年,刚做完保养维护的贝特瓦号护卫舰一下海就侧翻,真是闻所未闻。

2017年,印度自研的“歼敌者号”核潜艇下水海试,忘了关潜艇舱门,系统设备被烧坏。

2018年,维克兰特号航母因维修工抽烟引起一旁钻井船化粪池爆炸,不幸被上百吨排泄物袭击,甲板被腐蚀,伤亡十几人……

说到这维克兰特号也非常有意思。

它还发生过在停靠港口期间,被盗舰载武器系统中央处理,第一次入水测试就撞上礁石返厂维修的糗事。

印度自称维克兰特号是国产航母。

但它的设计是意大利的,燃气轮机是美国的,电力系统是芬兰的,传动系统是德国的,雷达是俄罗斯的。

这就是莫迪所谓的,本土化率高达75%、本土研发和创造力的象征?

缝合如果好用,倒也没啥。

可维克兰特号能发挥多少战斗力呢?

从配备的舰载机还是以过时的前苏联米格-29为主,以及拖拉机牵引车就可见一斑。

这艘航母可是建造了20年,完全没有体现出印度的自主研发技术。

兜兜转转还是得靠进口,实在很令人无语。

印度军队这些事儿在他国民众看来是笑话,对印度而言,真是悲剧了。

件件都反映出军队素质的低下与国防的不自主。

这也是印度最大的心病。

国防自主化,任重道远

作为全球最大的武器进口国之一,印度“国防自主化”的口号已经喊过无数遍了。

别看印度在太空、IT技术等领域取得好成绩。

但是国防军工这块,还真是没法看。

你敢相信吗?

2020年的印度,连高海拔地区使用的突击、狙击、冲锋枪这类轻武器都还要进口。

士兵80%的特制防寒服,也不能自己生产。

嘴上喊着的大国梦,手里端的进口枪。

空有野心没有实力,光说“国防自主化”,又不努力搞研发,再给印度二十年都造不出国产航母。

现在印度打的主意是和别国联合研发生产,也是治标不治本。

说到底,打铁还得自身硬,这样永远也摆脱不了对外国军工的依赖。

印度如果要拿军工这块儿跟中国比,那真是输得惨不忍睹。

其实,印度的起步完胜中国。

其拥有英国留下的工业基础,虽然是轻工,但比一穷二白的中国好多了。

六十年代,他们就改造英国的航母作为己用,成为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可是印度怎么就没走出一条国防自主的军工大国道路来呢?

首先没有完整且强大的工业支撑。

印度不走寻常路,优先发展服务业,工业一直落后。

其实印度也是尝试过搞工业的,不过很快遇难而退了。

现在莫迪想要建立一条完整的工业制造链,只能说太迟了也很难。

其经济结构十分不均衡不合理。

服务业占GDP比重过半,工业才20%。

要想把工业搞上来,非一时半会儿能成。

其次人口素质太差,高级人才太少。

受宗教、文化等影响,印度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普通人没有上进心,逆来顺受。

缺乏顶尖技术人才,当然无法推动印度经济结构转型,更别说搞国防研究了。

最后就是印度积重难返的依赖心理。

一直以来,他们都在依赖武器装备进口,习惯了坐享其成,就很难从头自己动手。

反观中国白手起家,深知国防的重要性。

我们通过“五年计划”打基础,团结一致发展国防技术,重视人才培养与引进。

前期虽然也靠进口军备,但后来自主研发制造还进行了反超。

印度当初选择了偷懒,那就是选择了受制于人。

他们被别国割的韭菜还少吗?

一艘旧航母,就能被俄罗斯坑30多亿美元。

其实,大家都是抓住印度的弱点抬价,让印度一次次当冤大头。

如今,印度在美俄之间摇摇摆摆,也是因为武器装备。

他们放不下与俄罗斯长期以来的买卖,也忍不住美国尖端武器的诱惑。

军工上不自主,导致外交上的不独立。

假如一旦这些国家不再对印军售了,那么印度岂不就一击即溃了?

虽然现在这支由“万国牌”武器组成的杂牌军,实力也不算太强。

莫迪如今打造国防军工,但并没有从制度层面改革起,很难说会取得多少成效。

这事儿任重而道远,若真想做到国防进步,他们还是少打口水战,踏踏实实地前进吧。

结语

拖拉机上航母这件事,印度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除了自己实在造不出也、买不下牵引机外,其实何尝不是一种非要跟中国较量的置气行为。

当年印度看到中国有了歼20,头脑一热就和俄罗斯合作研发隐形战机。

结果又被割了一茬,花了钱,飞机也不见踪影。

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印度缺乏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可印军整体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他们对中国常怀敌意,我们更不能因此就轻视他们。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时刻警惕,独立自主,中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6

标签:印度   中国   牵引车   俄罗斯   美国   战斗机   军工   拖拉机   航母   战机   哭笑不得   国防   难题   自主   现实   操作   工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