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美国封禁华为?中国出台新法,德国敢以身试法,将枪打出头鸟

文:知识分子李一

编辑:知识分子李一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华为在高新产业方面,尤其是在集成芯片上不断取得成就后,美国就无法视而不见了,堪称铺天盖地的制裁行动朝着华为呼啸而来。

2019年,美国将华为正式写入了制裁名单,这一行为象征着美国政府正式参与到了制裁华为的行列。

除了针对华为本部行动,美政府还要求其在欧洲等地的合作国家,不向华为出售相关研究材料,企图全方位限制华为发展。

美国的发难以及号召,引发了欧洲各国纷纷加入到了制裁华为的行列,一众国家向美国谄媚献策。

如今,德国成了这些国家的领头羊,带头宣布,将要全面禁止华为以及中兴入其国境,甚至还将两家企业已在其国内建好的基站拆除。

这样直白强硬的行为,明显带着一股宣战的意味,德国俨然一副跟着美国走到头的态度。

只是这种情况,我国早有预料,已经在前不久通过了新法案《外国国家豁免法》,这本法案正是为了应对这类情况而创。

待法案正式开始实行,德国这一番行为,怕是会变成一场让人当枪使的笑话。

德国“带头冲锋”,对欧美影响在哪

其实早在数年前,美国政府还由特朗普执政期间,就开始了对华为的制裁行为,当时美国就已经在动员欧洲各国加入到其中。

只是当时欧洲各国也在各自观望,并没有轻易就答应下场,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严词拒绝。

只是如今,德国政府又一次重组,对华持强硬态度的党派占了上风,德国也随之加入到了美国制裁华为的行列。

也正是这之后,德政府多次在公开文件中提到,将大力降低国内对中国的依赖度。紧接着,德国内政部长就做出了进一步规划,声称德国要在2026年前,完成国内的“去华为”化。

德国这一番行动,就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欧盟各国甚至美国即将展开新一轮制裁措施。

首先,德国作为欧盟组成的核心部分,它的举动可以说是欧盟整体的一面镜子,如今德国已经撕破脸皮,一连串行动下来,“隔绝”华为已然是“司马昭之心”。

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即使目前未有行动,但在欧盟一步步的催促之下,加入到其中也只会是时间问题了,但是德国一意孤行,带头“驱逐”华为,实在是给欧洲各国起了一个坏头。

根据统计,如今德国国内5G网络的普及,有近一半使用的是华为网络,即使其预留了4年的缓冲期,恐怕也难以完成“去华为”的计划。

作为欧盟经济大头的德国尚且如此,更不论其他成员国了,德国害怕国内网络受到中国控制而驱逐华为,将日后希望寄予美国,甚是荒唐。

若由美国掌握其国内网络,按照美国一贯秉性,等待其的必然会是变本加厉的监听、敲诈,欧洲各国若是照做,则是将国内网络大权交于美国,从此便是半分自由也没了。

而且轮到如今的5G技术,华为的研发成果已经遥遥领先于美国,德国带领欧盟这般支持美国,将来不但会威胁到本国安全,而且会连带着将本国5G普及进度大大推迟。

德国这番行为,到头来定会是害人也害己的荒唐结果。

德国“去华为”,其国内有何反响

任何时候,国家人民的双眼都是雪亮的,他们往往能够看到眼前的切实利害,德国这次的“去华为”行动,也是引起了其国内此起彼伏的讨论。

德国民众不满美国已久,国内反美情绪早就不可轻视,在俄乌战争时期,德国就跟着美国一起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封锁,还向乌克兰进行军事援助。

德国人民早就对战争深恶痛绝,美国这种教唆战争的行为更是引发了人们的怒火,民众并不希望德国继续参与到俄乌战争中。

在今年的国际和平日时,德国人民还自发进行了反战游行,表达了其渴望和平厌恶纷争的愿望。

德国人民迫切希望着祖国能够摆脱美国操控,真正独立自主地在世界上开展国家活动,由俄乌战争所引起的火焰,在这一次“去华为”行动中再次被点燃。

为了实现“去华为”,德国必须要对华为在德国设立的信息基站等通讯设备进行拆除,要知道,在如今德国全国的通讯网络中,华为技术所占的比例高达6成。

可以说属于华为的通讯设备已遍布德国,想要全部拆除,无疑是对其国内正常通讯的大破坏,不仅会影响到国民日常通讯,对运营商以及此类行业都会造成经济损失。

通讯行业一旦受到影响,多种行业的运行都会受到波及。比如铁路修建工作,十分依赖通讯技术,所以在去年年底时,德国政府还与华为签订了一笔订单。

今年“去华为”推行起来,不仅要取消这些订单,还要更换所有华为设备,直接损失高达30亿人民币,这无疑是令德国近些年本就艰难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

人民都是对祖国有着深切情绪,他们并不希望自己国家在美国牵引下坠入“泥潭”,如今德国国内几乎全部运营商都不愿意拆除华为基站,国内民众情绪也非常高涨。

示威游行已经是人民常态,他们纷纷要求其政府不要再被美国牵着鼻子,成为其推行霸权的马前卒。

但是目前来看,德国政府执迷不住,执意要进行“去华为”,面对那些不愿意拆除基站的运营商,其政府甚至同意支付高额补偿,这般政府,着实令人气愤。

可能到来的“去华为”浪潮,我国能如何应对

面对制裁,我国原本只能采取据理力争,这样颇显费力的应对手段。但是就在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外国国家豁免法》,并将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开始实行。

这项法规意味着,任何对我国企业展开不正当行为的国家,都会受到有法可依且严重的代价。

我国维护本国企业的决心,从来都未有过衰减,如果到了明年,德国依然一意孤行,执意实行“去华为”,那么法律的重锤就会发挥威力。

在这部法案之前,我国关于这类案件上,只能在外企所属国家进行控诉,而如今,就算在我国,也可以对这些企业展开调查与审判。

不只是处理这类争端从此变得有法可依,华为企业也是捷报频传。在重重制裁之中,华为突破桎梏,一代又一代新型芯片问世。

如今最新的麒麟芯片,已经是完全的中国制造,质量上也与高通等老牌芯片厂商不相上下,甚至高于它们。

国家层面法律手段重重保障,华为研发技术节节发展,双端发展之下,显露出的是我国强大适应力与独立性,在我国法律与技术双重保障之下,德国这种制裁行为,最终影响到的只会是它自身。

若是德国政府持续执迷,等待它的只会是国内更严重的经济损耗,以及国内局势加剧混乱,且被其视为“老大哥”的美国,相信不仅不会伸出援助之手,还会将之抛于脑后。

结语

现在看来,德国这一系列行为,很明显是美国想要带动整个欧洲,发动对华为乃至中国的全面制裁。相信不久之后,我国就会遭到新一轮更甚从前的挑战。

但是很明显我国已经做好了准备,面对压力我国从不畏惧,因为任何外部压力,最终都会被转换为我国发展前进的动力。

这一点,从我国这些年走过的道路,以及华为在制裁之下仍屡有建树足以说明。

相信在我国政府的指引,还有华为等高新企业的开拓之下,我国上下一定能够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无烟战争中赢得胜利,未来世界的格局之中,我国一定仍是举足轻重的一员。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粉丝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会被认定为铁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华为   德国   美国   美国政府   枪打出头鸟   都会   以身试法   基站   新法   法案   中国   欧盟   通讯   我国   政府   国家   国内   企业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