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正兵团级干部,也是唯一一个没被授上将军衔的正兵团级干部!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


新时代下,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一切都源于各行各业的奋斗和付出。然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过程中,军衔制度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本文将带您回到1955年,探讨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的推行,以及一些杰出将领在面对高衔位时表现出的谦逊和担当。



毛泽东主席曾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授衔时。”这句话意味深长,体现了当时干部们对军衔的态度。1955年,中国军队开始推行军衔制度,这是一项必要的改革,有助于提高部队管理效率,增强战时作战力量。但与此同时,一些干部也开始表现出对军衔的争夺与降衔的请求。



让我们回顾一下当时的情景。元帅罗荣桓得知自己将被授予元帅军衔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写信给组织,谦逊地表示自己参加革命较晚,贡献有限,请求不要授予他如此高的军衔。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徐向前元帅身上,他坚决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认为自己只是幸存者,应该由其他更有资格的战友来担任元帅。



而许光达大将,虽然得知自己将被评为大将,但内心充满了矛盾。他的战友贺龙元帅安慰他说,他是黄埔五期的老资格,拥有苏联红军的经历,应该接受组织的评定。然而,许光达仍然不安,多次请求降衔,甚至写信给毛主席,以表明自己对中国革命贡献的微不足道。



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提到了这些降衔申请,他将许光达的申请举起,称之为“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并表示许光达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这些杰出将领的降衔申请虽然没有被通过,但他们的谦逊和担当让人铭记于心。



然而,并非所有人的降衔请求都遭到了驳回。有一位将军多次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最终被降为中将。这位将军曾在红四方面军担任政委,解放军兵团政委,拥有正兵团级的职务评级,理应具备被评为大将的资格。这一决定的通过,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显示了组织对干部的公正评定。



徐立清中将的降衔申请成功通过,其中的原因也值得一提。他作为军衔评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决定以身作则,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以示对组织的尊重和负责。尽管起初遭到驳回,但他坚定地改动了自己的名单,将自己划入中将名单中。最终,他的决心感动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降衔申请被批准,授予他中将军衔,但继续享受上将待遇。

整个降衔过程充满了曲折与坚持。一方面,老战友和领导们劝说这些将领们接受高军衔,认为他们符合条件。另一方面,这些将领们坚守初心,请求降低自己的军衔,以体现对党和革命事业的谦逊和担当。

最终,这些杰出将领们在降衔请求上的坚持与谦逊,不仅是对自己品格的体现,也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一面镜子。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伟大的事业面前,自我牺牲和担当是最可贵的品质。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军衔   兵团   干部   政委   谦逊   元帅   将领   大将   上将   中将   杰出   本文   组织   制度   作者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