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系大飞机数量,还是想少了,解放军最近的行动,俄制机不出国了

最近几次解放军的境外活动,清一色的都是运-20承担运输任务,初看不奇怪,但是每次都是运-20,就有几分门道了。解放军装备的战略运输机并不只有运-20,还有从俄罗斯多次引进的伊尔-76系列,难道出国执行任务就只有运-20承担了吗?伊尔-76又在干什么呢?

(抵达拉萨贡嘎国际机场的运-20)

9月26日,解放军第26批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乘坐解放军空军运-20战略运输机返回祖国。就在同一天,解放军“和平天使”医疗队圆满完成中柬“和平天使-2023”卫勤联演和医疗服务任务回国,他们乘坐也是解放军空军运-20战略运输机。

(“和平天使”医疗队乘坐运20回国)

运-20战略运输机列装以来,逐渐取代了伊尔-76战略运输机的主力地位。现在解放军空军重要任务例如运程兵力投送、维和撤侨、抢险救灾等等基本上都由运-20来完成,尤其是在所有的出国任务中,我们已经看不到伊尔-76的身影。随着运-20运输机的装备不断规模扩大、飞机不断性能升级,解放军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功成身退的日子相信也不远了,在未来五六年里可能就要陆续退出作战序列。

1991年,首批3架伊尔-76MD战略运输机飞抵解放军空军某机场,正式开启伊尔-76战略运输机在我军中服役的历史。在运-20战略运输机列装之前,伊尔-76是解放军空军最大的运输机,也是唯一的战略运输机,作用关键。伊尔-76的最大起飞重量大约190吨,载荷为45吨。解放军的远程投送、物资运输、抢险救灾、维和、撤侨等等跨区域投送任务,都需要伊尔-76战略运输机来完成。

(从塞尔维亚起飞的运-20)

尤其一些出国任务,由于距离远、载荷大,当时的国产运-8、运-7等运输机,载荷在20吨以内,性能有限,航程有限,无法承担这些任务,只能由伊尔-76战略运输机来完成。例如2011年利比内爆发内战,解放军空军首批派出4架伊尔-76远赴北非,接运在利比亚的国人回国,这也是空军首次派运输机赴海外,执行撤离人员回国任务。

(国内第一批伊尔-76MD采用的是以前联航的涂装)

由于性能出色,加上价格相对便宜,中国在2010年前从俄罗斯进口了17架伊尔-76MD,2015年又从俄罗斯海军俄和民航手中买了10架二手的伊尔-76MD运输机,此外也有从乌克兰等国家淘来的10余架二手伊尔-76TD运输机,如果算上三架伊尔-78加油机,总计将近40架。因为频繁的使用,一些早期进口的伊尔76已经退役甚至直接报废。目前国内只有两个以伊尔-76为主力的运输机团,数量在22架左右。

(执行战训任务的伊尔-76运输机)

由于解放军空军伊尔-76战略运输机数量并不多,任务繁重,这些伊尔-76平时担负配合空降兵训练任务,支持其他军兵种进行远程投送,还要执行其他任务,因此飞机使用强度非常高。飞行小时在这些任务之中迅速消耗,尽管部队官兵竭尽全力保证飞机安全运用,但是这些飞机状况越来越来差,难堪大任。

(伊尔-76在运20没服役的年代里,出镜率相当高)

实际上,现代运输机使用年限一般是日历年30年,因此解放军空军引进第一批伊尔-76已经到了淘汰退役的日子。2010年之后引进的伊尔-76,本身就是俄罗斯,停飞的二手飞机,虽然经过整修,但是使用年限依然很有限。从这个角度来讲,解放军空军的伊尔-76运输机顶多使用到2030年之后,最终被被运-20完全替代。

(伊尔-76改用了运-9类似的白底淡蓝色涂装)

由于战略运输机作用关键,解放军空军下决心在新世纪实现战略运输机国产化。经过广大航空战线人员不懈努力,我们终于研制成功了运-20,运-20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载荷达到50吨以上,采用了超临界机翼、主动控制技术和电传操纵系统、先进货舱,因此技术水平要优于伊尔-76。

(运-20是深灰色空优涂装)

2016年首批2架运-20战略运输机交付部队。经过部队小批量领先试用,随后投入量产,目前已经实现了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为大批量列装扫清了障碍。去年曾有推测,运-20的数量已经超过40架,如今来看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了,再加上运油-20也能执行运输任务,运-20家族已经能够挑起大梁。

现在的运-20可以说是风华正茂,如同早晨初升的太阳,不仅性能好、形象好、同时出勤率也高。相比较之下,伊尔-76已经是英雄迟暮,用在国内任务会更合适。在这种情况下,解放军空军就把许多重要任务交给运-20来完成,伊尔-76退到次要和配角。例如解放军到国外进行联合演训、运送防疫物资等等。甚至塞尔维亚从我们购买的FK-3防空导弹系统,也是由运-20运送的。

(前往奥地利的运-20)

国产运输机还在不断发展之中,运-20的升级型运-20B已经研制成功。运-20B换装了国产大涵道涡扇发动机涡扇-20,整体性能明显优于伊尔-76的最新改进型伊尔-76MD-90A。另外我们还在运-20基础上发展了运油-20大型空中加油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结束了空军没有国产大型空中加油机的历史。

(夜间加注的伊尔-76)

展望未来,国内相关单位已经在战略运输机总体设计、气动布局、结构材料等取得技术突破。尤其国产35吨级大涵道涡扇发动机研制,为我们研制巨型运输机铺平了道路。如果解放军空军有需要,我们可能会研制类似安-124这个级别的巨型运输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能超过400吨,载荷超过100吨。这种巨型运输机研制成功将会大大提高解放军空军的战略空运能力,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它的英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8

标签:塞尔维亚   解放军   医疗队   加油机   载荷   运输机   二手   俄罗斯   空军   伊尔   部队   数量   飞机   性能   战略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